编辑部推荐:闽商是中国古老而又年轻的商人群体,与中国改革开放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闽商不仅以财富反哺社会,更以成功者的思考来启迪社会,在今天的中国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从2015 年出版的《心若菩提》到2019 年获美国第92 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美国工厂》,闽商曹德旺形成了超越国界的社会文化影响力。曹德旺无疑是当代中国商人的代表性人物。为此,本刊特辑曹德旺先生《心若菩提》之“后记”,让我们共同领略当代中国商人的自信、自省与从容。
萌发著此小传之念,并非想标榜自己。缘起2014 年年初,应美国东西方中心邀请,参加夏威夷的东西方慈善论坛。在这个会议上,遇见了来自美国的一批老朋友,有洛克非勒家族的,以及美国一些著名慈善家。会议期间十分荣幸地认识了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夫妇,并单独与他们开了一个早餐会。保尔森先生与我同龄,虽贵为美国前阁僚而举世闻名,但为人却十分谦和,其夫人非常干练,据说是一位环保专家。他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会,叫保尔森中心,致力于支持有利于加强中美关系的各种经济和环境方面的研究和项目,包括关注全球的环境保护,如支持中国加强湿地保护、为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等。保尔森夫妇告诉我,保护地球上的湿地不仅因为湿地是“地球之肾”更关键的意义是保护全球数以亿计的迁飞鸟类。他们说这些可受、勇敢的鸟类一生都在不停地为了生和繁行后代而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地迁徒。它们不知道国界,跨境也不懂用护照。而湿地最关键的功能是为鸟类提供繁殖后代或迁徙途中休息、补充能量的栖息地,起到保护鸟类族群作用。这个早餐会开得很成功,我将自己的河仁基金会与其相比,觉得在普度众生中,保尔森夫妇救助的族群,无论是从高度上,还是数量上均超过我的基金会,自此心中立下向其学习的心愿。
这个论坛讨论的是中美慈善文化,也称中美慈善文化论坛,但这两年召开这样的会议所需费用却都是来自中国的慈善家们。美国业界的来宾都对中国这个族群赞赏有加。但从他们言谈中我也看到,在他们赞赏之余,却不忘对中国同行的质疑。在他们心中,或许根本不相信,在宗教信仰缺位以及经济生态环境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会产生企业家与慈善家一族。在他们看来,我们来自中国的这一族,最多只能视为土豪而已。
会议即将结束的最后一个下午,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是否将这个会议定格为常态化中美慈善文化论坛?二是2015 年这个会议费用筹集问题。会上,中国慈善家又表态出资,我发出了完全不同的声音。
我认为:
第一,这样的会议充其量只能算是中美民间个人或团体自己的集会,根本不能定格为中美文化交流,因为双方参会人员的资格都没有经过国家法定程序认定,不能代表国家组织。
第二,既然是中美慈善文化论坛,参加的人,美国更多,为什么都由中国人出钱、赞助,这有失公平。发生这样的事,不仅有损中国参会人员形象,更玷污了美国作为现代文明大国的声誉。我认为2015 年如需再开这个会议,费用就由中美双方参会代表中均出,这才有意义。我说不光是钱的问题,这里显示出我们双方代表的素质与境界问题。
未曾想到我的发言得到美国参会众多朋友的支持。立即有美国位慈善家先生表态,2015年会议由他费助。我说,那我也代表中国善家出50%。这个会议就在这样一个讨论中结束了。
晚宴上,多位美国企业家开始关心我的前世与今生,我简单与他们作了介绍,却未曾料到他们十分感兴趣。他们说,您的创业故事很精彩,您的业绩也很突出,有没有出书?我告诉他们还没有。按中国人的文化,多做少说,再加上我还很忙,想等过几年彻底退休后再说。不料他们却说,他们对中国都很友好,但却有一大部分美国人对中国不了解,很想了解中国。你们的政府在也大力推介中国,但资料中唯缺少一个真实的中国企业家的成长资料。他们说,您应该出一本自传,目的是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中国正在成长中的企业家一族。事后,我再三考虑,从他们在会上接受我的建议,再后来又建我出书:我相信他们的态度、想法是真诚的。
回国后动了写书的念头,找来了原来一直热心让我出书的几位作家,他们也都付出很多努力。他们的建议认为一本书是否成功,关键是否被读者接受,如用第一人称写,略显枯燥。建议我提供素材,他们创作。几位都写了一两章,但我都不满意,应该承认,他们通古达今,加入了许多华美词汇,却淡化了我故事的真实,这与我出书的初衷相悖。为此,我试着要求用第一人称口述,由他人整理,但照样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口述往往体现不出故事真实完整场景与思想,整理者又加入了她、他的观点,最终才决定自己动笔。对我来说,这是个十分痛苦的差事,但念到这是为了介绍中国企业家是怎样成长,促成外国人对中国的进一步了解,就这样上阵了。
回首过去,曾经的故事,历历在目,有如一幅幅的电影胶片,定格在我的人生舞台,精彩而富有哲理。通过认真总结回顾,我发现,中外虽有文化差异,但在创业路上的方法却大同小异。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追求的都是一种奉献精神与境界,他浑身充满异样力量,他是市场经济的代表性人物。为此,他首先是一位创业者,凭其高度负责的精神,充满前瞻的智慧与胆识,借助市场各方的力量,凭借个人人格魅力创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持续创新,换取良好的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同时能本着共享的精神关注企业身边的社会之和谐发展。在创业的路上,自 1983 年承包工厂开始,我始终以企业家自勉,并认为企业家的责任,是应始终坚持下面三个信念:
国家会因为有您而强大。
社会会因为有您而进步。
人民会因为有您而富足。
虽然这三句话看着有点大,但我却始终作为人生价值观的灯塔来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