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呈贵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教育局,江西 上饶 334099)
定地也好,追花也罢,都难免遭受农药对蜂群的危害。规模性花期、零星花期,农民打什么药?什么时候打?往往都不以养蜂人掌控。我作过以下探索。
在一采集群中,占总数60%的内勤蜂,如幼龄蜂、老龄蜂等非采集蜂是不会轻易中毒的。占总数40%的成年蜂是采集的主力,如果在怀疑、把控不定的施药期间,前一天晚上奖励饲喂1 次,它们出巢采集便不会饥不择食,采集蜂当场中毒、回巢即死的情况可减轻60%~70%。
内勤蜂一般不以新蜜、新粉喂幼。箱内有蜜,聪明的成年采集工蜂在不是饥不择食的情况下,有药味的花蜜、花粉,它们也知道避毒。
一旦发现巢门前工蜂中有死蜂,蜂尸弯钩形、吻伸出,或是工蜂在地面打圈挣扎,第一时间用“阿托品”或“解磷定”对稀糖水喷脾、喷蜂,速见效。哪箱中毒救哪箱,蜂群稳定的不需用药。我观察得出:如果是零星打药,中招的往往也只有一二箱。工蜂出工,也是以群为伍,有群界。
要注意,大量采集工蜂死亡,晚上保持巢内孵化温度就有难度,蜂王和幼虫也会跟着饿死,这是很大的危机。烂子就开始了。因为幼虫慢性中毒,早熟蜂出去采集,不足2 周日龄的内勤蜂,提早变成外勤蜂。其神经发育、免疫系统、代谢系统和能量调节都会出现问题,有的离开蜂巢后还会回不来。
网络上有资料显示,中国农业滥用农药是不争的事实,用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但也用了世界47%的农药。近年,大量使用的除草剂,直接影响蜜蜂中毒,间接造成蜜蜂食物链消失。我近年一直饲养本地的中蜂蜂种,果园、农田施药我都不在乎,发现我的蜂比我还聪明,有毒的花不太去光顾——因为我天天让它们在家都吃饱喝足了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