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独特发现”的路径

2020-12-01 03:17彭芳媛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夹竹桃白骨精一程

彭芳媛

在阅读教学中,表达是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对语言的一种理解。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上诠释自己对文本、对语文的理解,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生成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既然是表达的过程,必然伴生着独到的见解、独特的发现。所谓独特发现,是从独特的视角出发,以特有的思维获取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其路径也有所不同。

一、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亮点

成功教师的显著的标志,是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亮点。他们总是提醒学生:“哪些地方能让你眼前一亮?”“哪些词语能够吸引你的眼球?”“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一)在作者重复用词处多揣摩

在教学《大江保卫战》的第二自然段时,可以提炼出四个“一”,即“一声令下”“一条长龙”“一个念头”“一道人墙”;两个“然”即“全然”“奋然”。这四个“一”和两个“然”提携起第二段的内容,可见作者匠心独运。所谓“架领而顿,百毛皆顺”。挖掘出课文独特的写法,学生在富有创新意识的思维引领中,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也更加明亮了。

(二)在文本看似平凡处发现“奇迹”

《夹竹桃》以夹竹桃为主要描写对象,为什么又在第三段列举出那么多的花?一口气写出十四种花用得着吗?静下心来用心描摹,原来这些花都是春、夏、秋三个季节中富有代表性的花种。作者不惜笔墨写出其美,是为下文写夹竹桃作铺垫,写这些花更能衬托出夹竹桃花开三季、花期很长韧性可贵。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拷问文本

对每一篇课文而言,都有其独特的地方;考究这些问题,就会获得许多独特的发现。这两个问题理应成为学生拷问文本的两个伴随着阅读过程的良好习惯。

(一)给课文找“茬”

选入课本的文章,应该说是文质兼美的,但是学生应该从小养成“不唯书”“不唯师”的精神,教师也可以用怀疑的精神给文本找找茬用找茬的眼光进行教学。即使“找”得不对,也会给别人给自己带来许多启示。如在《广玉兰》中“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描写刚刚绽放的广玉兰花你觉得满意吗?如果让你写,你会怎样接下去呢?有的说:“色彩鹅黄,鲜艳夺目。”有的说:“像一支缠着丝线的纺锤。”有的说:“大概藏著说不尽的甜蜜。”他们从色彩形态和香气等方面续写下去,优美的词句层出不穷。解读文本,不可迷信文本,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文本,更能体现文本的育人价值。

(二)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苏教版小语六下的《三打白骨精》,是根据《西游记》的有关回目改写的一篇课文。文章是怎样描写白骨精诡计多端的呢?如果按照常规的方法,我们会抓住三次“骗”进行研究分析,但这种解读未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以为,换个角度,从“白骨精用了哪些奸计骗唐僧的?”这个问题切入进行文本解读,也许更能吸引学生。那么,白骨精到底用了哪些“计”呢?一是“美人计”,变作美貌村姑诱惑唐僧师徒;二是苦肉计,前两次被打,都惨不忍睹地“死”了;三是离间计,利用唐僧的弱点,挑拨他们的师徒关系;四是连环计,从女儿变到老太婆,再变到老翁,一条线下来,不由得唐僧不信。这样,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变化方法,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文本

(一)以“怀疑精神”触摸文本

选入教材的文本固然文质兼美,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文本有无不尽完美之处,有点怀疑精神是好事。怀疑精神就是凡事要经过自己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认为,怀疑精神须从小培养,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也应重培养怀疑精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要想富有主见地与教师、编者、文本对话,就不可完全迷信文本,而要敢于“怀疑一切”(马克思语),即使怀疑错了,也能促进对文本的理解和学习。

(二)挖掘文本独具价值的“可辩因子”

文本往往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但是适度的评价判断,并不影响文本本身的育人价值。如,教学《孔子游春》,其中子路谈志向:“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我引导学生评价:子路的志向怎样,你是怎样评价的?本来学生都认为子路的志向很伟大,我这么一问,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被唤醒:有的说能热心帮助身边的人已经很不错了;有的说只能帮助身边的人,志向不算高远。不同思想观点的交锋,自然生成一场辩论。

(三)探究文本意象和用词的渊源关系

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执教《做一片美的叶子》,一位学生说:“由‘回归大地树下的根这句话我想到‘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树。”“噢,你为什么会想到这句话?这是不是哪一句古诗改过来的?”教师点拨道。学生很快明白:“是的,因为我曾经背诵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管是‘护花还是‘护树,道理是一样的。”

孙老师春风化雨般的点拨给我们一个启示,阅读教学应该学会从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关注意象和语言表达的渊源关系。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可以大胆推测,《天游峰的扫路人》中“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是借鉴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的语言形式。探究文本意象和表达形式的渊源关系,不但有利于“温故而知新”,而且能够训练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他们在更广阔的视界中发现“美”,发现问题,从而培养他们批评文本的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夹竹桃白骨精一程
北怀集(其一)
夹竹桃下的人
你陪我一程 我念你一生
你陪我一程,我伴你一生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我的一家
我的一家
夹竹桃借微商模式偷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