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艳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幼儿园宝贵的课程资源。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念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民俗文化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并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中。《纲要》也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幼儿园应充分利用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展传统文化启蒙,使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心中根深蒂固,使优秀民俗文化得以传承。
我园地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黎里。镇内河道纵横、小弄曲径通幽、古桥飞架,保存有祠堂、园林、名人故居等。这里人文荟萃,有着独特和浓郁的古镇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以民俗为主题开展活动,让幼儿感受古镇独特的魅力,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值得深入研究与实践。
一、梳理古镇资源,挖掘适合开展民俗主题活动的乡土资源
课题组走访黎里古镇,对古镇资源现状进行了收集、梳理和分析。从种类繁多的古镇资源中,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的、容易被幼儿接受的、符合幼儿开展民俗主题活动需要的内容加以整理。主要包括:民俗节庆资源、古镇特产资源、古镇建筑资源、艺术人文资源等四大种类。
民俗节庆资源除了传统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二十四节气等风俗习惯外,还有黎里古镇特有的民俗活动,如,七月初一黎里点“桥灯”、中秋显宝、廿四夜、八月十五城隍庙会等。黎里古镇的特产远近闻名,其中辣鸡脚、油墩最为著名,还有老虎豆、生禄斋月饼、紫阳观糕点等,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古镇美食。古镇建筑资源包括:古桥、弄堂、园林、老洋房、沿街房屋、老街廊棚、过街楼等,还有具有黎里古镇特色的古驳岸和船缆石。艺术人文资源包括:古镇的历史名人、民间工艺,如糖画、箍桶、通草堆画、锡器等。
深入挖掘这四大类古镇资源,探索资源可能引发的活动,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整合资源,形成一系列可操作的主题活动。
二、制订基于古镇资源的民俗主题活动方案
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顺应幼儿发展的需求,整合古镇资源中适用于开展幼儿园民俗主题活动的内容,以传承古镇民俗文化,发展幼儿经验水平,激發幼儿社会能力和情感为总目标,制订基于古镇资源的民俗主题活动方案,创设具有园本特色的主题课程。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
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激发幼儿兴趣,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最适宜幼儿的主题活动课程。
(二)整合性原则
主题活动内容应是各领域相互渗透、相互整合的,其内容、目标、实施都不是孤立进行的,也应将主题活动内容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与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相整合。
(三)游戏化原则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充分考虑主题活动的游戏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幼儿自发的探索行为,创造条件,让幼儿在亲自动手、亲身体验中解决问题,积累经验。
(四)发展性原则
开展民俗主题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幼儿提供发展的途径,即使幼儿获得当前的发展,也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加注重幼儿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和美好品质的养成。
三、有效开展幼儿园民俗主题活动
基于古镇资源开展的民俗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如,富有艺术性和教育性的环境、老师在活动中的指导策略,以及家园合作的建立等。
(一)创设丰富的民俗主题环境
环境作为“隐性课程”,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为主题而创设,主题需要环境来依托才能更加深入地展开。我园将园所充分融入古镇元素。如,在户外活动区创设小桥、流水、木屋、农家乐,把老街的廊棚引进幼儿园;在班级环境中也多创设了以民俗文化、风俗习惯为内容的主题环境,让幼儿仿佛置身古镇之中,潜移默化地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
民俗主题活动的创设根据主题的开展及时更新。如,在“元宵节”主题活动中,在走廊上布置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的各式花灯;在“中秋节”主题活动中,在主题墙上展示中秋的来源、故事,与家长团圆赏月吃月饼的照片,等。
(二)老师指导策略
开展主题活动前,老师先要了解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出发,有目的地组织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创设自由、自主、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个性化的表现,适时提供引导和帮助。
主题活动后,老师需要对活动进行反思、对幼儿进行反思,对活动过程中的亮点、难点进行梳理,评价活动的成效,总结活动经验。
(三)家园合作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开展民俗主题活动过程中,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保障了民俗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在“春天的种植”主题活动中,邀请精通农活的奶奶为幼儿讲解演示,各班在种植区播种,幼儿尝试为种子浇水施肥,体验农活与种植的乐趣。孩子与家长共同探讨“春天可以种什么?”“萝卜长不大怎么办?”“蚕豆可以长多高?”在主动探索中积累了生活经验。
(四)走进大自然、大社会
陈鹤琴先生主张: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大自然、大社会是孩子们最真实、最丰富、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创造机会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大社会,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愿望,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
基于古镇资源的民俗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家乡黎里古镇有了更深厚的情感,发挥了古镇民俗文化深厚的教育价值,使古镇民俗文化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得到了弘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