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简称“公卫中心”)系复旦大学附属三级甲等医院,前身为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最早系1914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建立的华人隔离医院。
1945年10月
更名为上海市市立第一传染病院(简称“一传”,图2)。同年,原上海市民医院改为上海市市立第二传染病院(简称“二传”,图3)。
1955年4月
一传、二传合并组建为上海市传染病院(图4)。
1968年2月
上海市传染病院分为上海市传染病总院、上海市传染病分院(图5)两个独立单位。
1978年12月
总、分两院合并为上海市传染病医院(简称“市传”),天通庵路院区为院部(图6),水电路院区为儿科(图7)。
1989年
院部、儿科合为一处,迁入水电路56号新院舍(图8)。
2004年8月
医院更名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第一冠名,简称“公卫中心”),并委托复旦大学运营管理,第二冠名为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中心。
2004年11月
医院总部迁往上海市金山区漕廊公路2901号。
2006年12月
成为上海市红十字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图9)。
2007年1月
医院第一、第二冠名同时更名,分别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2013年12月
经上级批准,成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第三冠名)。
目前,公卫中心拥有金山和虹口两个院区,医院总部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占地面积503亩,建筑面积115304.51平方米;
分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26026平方米。(图10、11)
发展概况
从1914年至今,医院历经数次战乱的磨难、数十次重大疫情的考验,曾几度搬迁、几经撤并。由于收治传染病病种的特殊性,解放前,医院始终在艰难中挣扎。解放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医院迎来建设与发展的新阶段。
2004年,作为市政府“一号工程”,医院将总部从虹口区迁址金山区,在建设“一所以诊治感染性疾病为特色的综合性现代化医院”目标引领下,历经沧桑、从小到大、由弱渐强,从一家收治传染病的隔离医院逐步成为一所具有一定综合救治能力,融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 新时代,公卫中心秉承“仁德、奉献、创新、卓越”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公益性办医为主导、以患者利益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社会效益为根本、以平战结合为原则,忠实履行重大传染病患者集中收治、公共卫生重要事件应急防控、重大传染病科学研究、维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等职能,在医疗服务、教学培训、科学研究、转化医学、应急防控、医院管理、精神文明等各项事业不断实现跨越发展。
(一)医疗服务
医院建立至上海解放前,主要收治猩红热、白喉、天花、鼠疫、霍乱、腮腺炎、麻疹等传染病者,主要功能为隔离传染病患者,对各种传染病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
1946年,医院在上海首先倡导为喉白喉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手术,解决白喉患者的气道梗阻问题。
同年,率先在疫区试制无热原生理盐水抢救霍乱危重患者避免输液反应,提出预防天花必须普遍作婴儿牛痘初种及成人复种的观点和方法。
解放初,医院临床科室设置实为—个大的传染科,1953年建立儿科,1956年建立中医科。
医院曾为1951年上海率先在全国消灭天花作出成绩,为控制上海 1950、1951、1959、1960年的白喉流行,1956-1958年的脊髓灰质炎流行,1962-1963年、1974-1976年沿海局部地区急性胃肠炎流行,1952、1961、1971、1978年不同程度的伤寒流行,1958、1959、1 965年麻疹大流行,1965年的流脑、乙脑大流行等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图12)。
1951年,派出医护人员参加抗美援朝医疗救护(图13)。
1954年,派出医务人员参加长江流域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的抗洪医疗工作(图14),历时5个月。
1965年起,先后派出医务人员赴索马里、摩洛哥、柬埔寨等国为当地人民提供医疗服务(图15)。
1976-1977年期间,医院先后派出医务人员共46人赴唐山开展大地震后的医疗救援(图16)。此外,医院还曾先后派出医疗队或专家赴云南、贵州、黑龙江、安徽、西藏、新疆、湖南、江苏、上海郊区等地开展医疗、防病及培训。
1978年起,临床科室、医疗特色逐步增加,建立肝病科、杂病科、孕肝科、感染科、综合科、家庭病床科等,医院的临床救治能力和应急能力不断加强。
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床位猛增至1518张,共收治甲肝病人4400多例。赢得”医生万岁”的荣誉(图17)。
1993年,建立上海市产科肝病监护中心(图18),解决妊娠肝炎就医难作出重要贡献,1994年,上海急性胃肠炎疫情流行,医院急性胃肠炎床位由原来的12张猛增至516张。
2003年,承担上海绝大多数SARS病例和疑似病例收治任务(图19),為上海非典防控工作交出合格答卷。
2004年,根据上海市政府的部署,医院总部迁至金山区。
后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医疗救护、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3年H7N9流感、2014年埃博拉、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征、2016年黄热病与ZIKA以及2020年新冠肺炎等抗击疫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公共卫生安全。
尤其在2020年,公卫中心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体公卫人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慎终如始,坚持以维护上海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为使命,是上海市捍卫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坚强战斗堡垒,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图20),李锋同志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同时公卫中心应急病房临时支部委员会、护理团队、应急临床诊断检测团队、驻公卫中心前方工作组及公卫中心应急管理团队4个团队荣获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卢洪洲和沈银忠2名同志荣获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共产党员,赵隽、刘莉等11名同志荣获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先进个人(图21)。
截至目前,公卫中心已拥有核定床位860张,已开设临床、医技科室41个,包括感染與免疫科、感染科、血友病感染科、肝病科、肝胆内科、重症肝病科、综合内科、消化内科、结核科、呼吸内科、肿瘤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皮肤性病科、血液净化中心、肾内科(筹)、重症医学科(筹)、血液科(筹)、普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骨科、介入科、神经外科、疼痛科、麻醉科、妇产科、儿科(含新生儿室)、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内镜中心、急诊科、健康管理中心、超级细菌科(筹)、国际旅行医学部(筹)、功能重建医学中心(筹)、病理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检验医学科、药剂科、营养科、功能检查科。
已建立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图22)、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图23)、肝病临床中心,围绕肝病、艾滋病、结核病、特殊感染外科,集“医联体”和“MDT”等优势于一体,建立“一站式”综合诊疗平台,逐步形成肝病、结核病、艾滋病等多学科诊疗学科群。拥有国家级重点学(专)科4项【传染病学、妇产科学、感染性疾病科、中医(传染病)科】。
诊疗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在进一步增强新发与再现新发传染病诊治、艾滋病、结核病、重症肝病、妊娠合并传染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传统特色专科的同时,积极推进骨科、肉瘤诊治、特殊感染外科等业务发展,疾病收治范围从传统的感染性疾病为主扩大至以感染性疾病收治为特色的综合综合诊疗,服务人群和受益范围逐步扩大。
各项业务持续稳步增长,其中门急诊和住院患者人次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和20%。
依托“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公共卫生临床综合化救治平台模式探索”项目建设,探索和应用艾滋病合并机会感染和肿瘤新型治疗技术、儿童结核病特色诊疗技术创新与应用,不断加强医护力量和抢救设施软硬件系统配置,特色医疗技术和效益合金量不断提高,顺利完成全国首例HIV重病患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罕见HIV合并多脏器原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比利时女孩实施高难度断指再植手术、“三条腿”多器官畸形男婴矫正手术等高技术高风险手术。
(二)教学培训
20世纪50年代起,上海市传染病总院是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传染病学教学基地;
上海市传染病分院是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系传染病学教学基地;
中医科与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组合作开展教学活动;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举办全国传染病医师进修班(图24)、20世纪60年代起,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是上海铁道医学院(现同济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
1980年起,恢复举办“文革”后全国传染病医师进修班;恢复或建立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大学医学院、南通大学医学院等教学医院关系;
1986年倡导建立长江三角洲地区传染病医院协作中心(2007年更名为:长江三角洲公共卫生临床协会,图25)。
2003年起,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每年举办艾滋病临床进修班。2005年开始,挂靠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上海医学院进行研究生招生。
2006年起,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医学本科生先后开设《新发传染病》、《急诊医学》等专业选修课程。
参与复旦大学<影像医学》、《妇产科学》教学以及同济大学医学院本科生课程《传染病学》的教学工作。
2006年,首次参加遴选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建立沪滇卫生系统人才培训合作项目。
2009年,公卫中心成为复旦大学研究生独立培养单位,成功申请成为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2012年,与同济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共同建设《病原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课程。
2012年,有10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3个上海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批。2012年10月起,开设云南省传染病高级医师研修班。
2013年,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留学生开设《艾滋病临床与基础》(全英语)课程。医学教育工作在迈向一流大学教学医院目标征途中不断进步。
2015年,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建立教学合作关系。
2017年,获批WHO新发与再现传染病临床研究与培训中心(图26)。
“十三五”期间,接收各地各类进修生、实习生、规培生3957人次,累计接收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本科生游学见习55名,累计新增研究生导师7名(博导5名、硕导2名)、招收研究生96名(博士51名、硕士45名),举办(承办)超级细菌感染与噬菌体防治高峰论坛、亚洲肝病与艾滋病学术会议、“一带一路”真菌感染与艾滋病研究研讨会、结核病东方论坛、全国感染与传染病影像学新进展学术会议等品牌会议和各类学术交流会议40余次。
截至目前,公卫中心教学体系已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各阶段学历教育和医师规培、进修等多层次继续医学教学,是WHO新发与再现传染病临床研究与培训中心、全国传染病医师进修教育培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临床进修教育、上海市感染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临床教学等基地,并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医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等国内外40余家单位开展广泛的教学合作。
(三)科学研究
1956年,医院在流行性脑膜炎的诊治中形成特色写出总结,著成论文,发表于1957年1月儿科杂志首篇,在业内颇具影响。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最早发现上海地区腹泻病人中存在嗜盐菌(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1977年获上海市重大科技奖。对白喉气道下位阻塞摸索出一整套救治经验,以降低病死率。首先使用肝素治疗暴发性流脑并发DIC。
1965年,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脑水肿导致脑疝首次应用国产“甘露醇”、“山梨醇”等脱水剂抢救。抢救6例结核脑、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水肿患者呼吸骤停的病人获成功,并对其发生的机理加以阐明,引起同行关注。应用“铁肺”并改进其使用方法,主要用于“流脑”、“乙脑”及“脊髓灰质炎”引起的呼吸肌麻痹而造成的呼吸衰竭。
1978年起,组织、开展院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先后获国家、省、市及区、局各级别临床科研成果奖30余项。
1978年,建立病毒免疫研究室,长期开展病毒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包括以细胞培养和动物接种分离病毒及特异性血清免疫学诊断的研究,研制的检测核心抗体(抗HBc)酶免疫诊断试剂,填补当时国内空白。
肝炎诊断试剂质量得到卫生部认可并受到国内各有关科研院所、医疗、预防机构的好评,用户遍及各省、市、自治区和部队的500多个单位;
1987年,建立肝炎临床研究室,主要承担“六五”、“七五”和“八五”国家攻关相关课题,“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国家级或上海市科技成果奖6项。先后为全国40多家研究所、药厂和兄弟医院临床药物研发承担鸭肝动物模型实验的科研任务。
1995年,上海市产科肝病监护中心被列为上海市卫生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1999年,启动院人才培养计划。
2005年以来,在复旦大学的支持下,医学科研、学科人才建设获得跨越式发展。科研基地及科研共享平台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传染病实验诊断、基础医学研究、科研平台服务、人才培养一体化建设格局。完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2006年,加盟上海市研发共同服务平台。
2008年,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年,加盟全市12个平台之一的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2012年,获科研平台先进集体(上海市10家之一)“上海市共享服务先进集体”。
2016年,上海市三甲专科医院科研竞争力-感染性疾病学排名第二。
2017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传染病学排名第六、“自然指数”百强榜第42。
2018年,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传染感染综合排行榜(2018年度)“科研标化值”排名第二、综合得分排名第十。2018年,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一一科研总经费全国第六、人均经费全国第一。2019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结核病学第三、传染病学第五。
“十三五”期间,公卫中心作为责任单位和参与单位共计立项课题203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3项;科研项目立项总经费逾3亿元(含临床试验项目),其中纵向课题累计立项经费22179.13万元;
共计发表论文709篇,其中SCI论文425篇(第一作者单位325篇),篇均影响因子5.41分,影响因子≥10分的SCI论文30篇,顶尖期刊论文7篇(Nature 3篇、Cell3篇、JAMA Internal Medicine 1篇)。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卢洪洲),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卢洪洲),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卢洪洲,图27),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卢水华),科技成果转化连续四年位列市级医院前列。
截至目前,公卫中心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项(传染病学、妇产科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项(传染病学、中医(传染病)学)、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2项病学、中医(传染病学)、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2项(传染病科、结核病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2项(传染病学、感染病学)、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1项(传染病学)、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1项(慢性重型肝炎专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传染病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中医传染病学)等。
拥有全国同行业内最大的Ⅰ期临床试验基地,被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库和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评为“一致性评价最受欢迎机构”。
先后成立院士工作站(徐建国、王福生)(图28)、艾滋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东病原体发现与研究中心、感染性疾病影像研究所,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复评审,有效促进基础和临床学科的结合,2019年挂牌成立“上海公卫医学科创园”,获批“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上海市肺科医院共同牵头建设),与复旦大学公共衛生学院共建“公共卫生融合创新平台”;
建立上海噬菌体与耐药研究所,成为国内唯一服务于临床的噬菌体临床科研和应用中心,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
(四)人才队伍
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相继签约世界著名病毒学家张永振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士&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院士Edward Holmes教授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于文强、国家青年干人计划获得者黄竞荷教授、上海市东方学者、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严大鹏教授等学科团队,有力提升整体科研团队实力,现已拥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图29)、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各级各类兼职教授15人、双聘教授9人、客座教授9人、外籍教授6人、特聘教授3人、汤飞凡学者1人。人才结构持续优化,职工总数达到1360人,其中医疗285人、护理526人,医技132人,科研114人,转化37人。
(五)医院管理 解放前,医院没有系统的规章制度,医院管理基本为经验型管理。
1949年上海解放,医院逐步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管理制度。至“文革”期间,各项制度被取消或打乱。
1978年起,探索和推行医院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开展“四定”(即:定床位、定任务、定业务技术指标、定员定额)的管理制度改革。
1984年后,注意发挥传统优势,探索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建制改革,逐步打破原大传染科的格局,朝着科室有特色的目标迈进。实行分配制度与人事制度的改革。
1985年,建立职代会制度。1995年,提出把医院建成一所大型市级大专科、小综合的花园式医院。是年,医院被卫生部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图30)。2001年,实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分流相当部分职工,使医院人员得到很大程度的精简。
2004年,市卫生局同意上海市传染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挂靠上海市传染病医院。
2005年,公卫中心引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2006年,开展医院组织文化测评。
2010年,检验科通过CNAS的ISO15189认可审核。不断实行改革,强化医院管理,尤其是强化基础管理,实践证明这是确保医院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满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2012年,公卫中心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评审。按照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院长绩效考核的要求,逐步使各项管理工作向系统化、制度化、程序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解放以来,医院有多人获省、部级劳动模范或先进个人称号;在医院建设与发展的各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集体与个人。
1985年起,医院先后获卫生部、上海市卫生系统等级别的文明单位荣誉称号30余项。
2017年获“全国文明单位”(第五届,图31)、2018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图32),以及上海市文明单位(连续七届,图33)、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文明单位(连续十三屆)等荣誉。
未来,公卫中心将以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救治疑难危重患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才、引领医学科学发展的医院使命,以建设成为一所具有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疑难危重传染病综合救治能力的上海堡垒、承载病原体诊断鉴定的重大科技设施基础的国家平台、符合国际标准和承载新发与再现传染病临床治疗、培训和研究的国际中心为功能定位,全面推进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国家艾滋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WHO新发与再现传染病临床管理、培训和研究合作中心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包括非人灵长类生物安全三级(ABSL-3)实验室、华东地区生物安全四级(BSL-4)实验室)建设。
通过进一步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和完善诊疗服务科目,全面提升临床综合诊疗服务能力;通过进一步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和临床研究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进一步加强加强医院党建工作和智慧医院建设,深化全国文明单位建设,全面提升现代医院管理能力。
最终将公卫中心打造成为具有超强的应急能力、超强的综合能力、超强的研究能力的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