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定级评估指标调整的分析
—— 基于博物馆工作的思考

2020-12-01 23:25潘力飞
客家文博 2020年4期
关键词:细则文物保护博物馆

潘力飞

前 言

近年,我国博物馆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各类型的博物馆也应运而生,博物馆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也在日渐凸出。2008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全国博物馆评估办法(试行)》《博物馆评估暂行标准》,通过对博物馆进行定级评估,引导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经过三次全国范围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的开展以及两次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博物馆定级评估的客观评价已经逐渐成为规范业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举措。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对于博物馆质量水平的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2020年1月,国家文物局回应公众的期待,发布了修订调整后的《博物馆定 级 评 估 办 法》(以 下 简 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评分细则计分表》(以下简称“《细则》”)。与此同时,新的一轮博物馆定级评估也拉开序幕。

一、博物馆定级评估的意义

博物馆定级评估作为一项对博物馆综合水平进行考察、评价的工作,其评估结论结果不仅应用在激发博物馆活力、促进自身发展,更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公众对博物馆质量的判别依据。博物馆定级评估的意义也能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一)引导博物馆综合水平的提升

《办法》《标准》《细则》虽然其本身不具有强制性,但其要求和标准在博物馆日常运行中有着重要参考指导意义。因此,博物馆的管理者、工作者应以博物馆定级评估为契机,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其作为各项工作的“风向标”和“指南针”。将博物馆定级评估要求和标准贯穿于日常工作中,查找与《细则》要求所存在的差距,落实相应的措施,不断提升博物馆各项工作的水平,谋划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二)为行政管理部门的提供决策依据

此前,博物馆评估定级只是作为博物馆相互之间良性竞争的作用,却缺少对博物馆人员工作的激励。通过三次博物馆评估定级的实践,国家文物局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不同级别博物馆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采取差异化控制;在回应全国政协提案时,提出将博物馆评估定级和运行评估情况与免费开放资金挂钩、倾斜财政支持力度等。因此,博物馆评估定级的结果也逐渐成为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为公众参观提供判别信息

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加深、博物馆热度的不断升温以及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公众在外出旅游、研学时都会有意识地去了解当地的人文特色。同时,在文教结合不断紧密的大环境下,众多学校也走出了传统的教室,来到了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参观博物馆也逐渐成为公众日常生活和悠闲娱乐中的必修课,博物馆等级的高与低也成为了公众在选择博物馆的重要判别标准。

二、博物馆定级评估指标的存在问题

博物馆定级评估的标准一直处于“实施——完善——再实施”的过程。新的《办法》《标准》《细则》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完善,在得分指标、标准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首先,更加重视观众对博物馆的体验,增加了“结合中华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开展专题活动”“博物馆资源进校园”等观众体验因素。其次,按照差异化发展要求,针对不同类型博物馆的特点设置了不少的专属加分项。再次,在决策机构、基本陈列内容研究设计增加了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因素。最后,增加了发展规划、年度报告、藏品数据库的公开等与博物馆网站密切相关的内容。

但纵观前三次博物馆评估工作的开展以及两次对标准的修订,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新的问题引申出来。

(一)新的定级评估指标溯及既往

国家文物局在发布新的《办法》《标准》《细则》作为规范性文件,其施行时间已经明确为2020年1月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7月发布博物馆定级评估通知时,从降低文物藏品数量要求作为出发点,明确以新的《办法》《标准》《细则》作为标准,且评估材料收集周期为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然而,本该作为引导博物馆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却用于评价博物馆过去一段时间运行情况。这样的溯及既往的操作,不仅无法起到引导作用,反而打乱众多博物馆在发布评估通知之前所材料的准备,甚至可能让众多参评博物馆为了评级而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加工”。

(二)部分指标未能体现博物馆的差异化

指标设置过于量化,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博物馆的实际情况。以观众量为例,目前仅以观众量多少来论得分。虽然观众量指标是检验公众对博物馆喜爱程度的重要指标,但是,这样的设置却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馆的实际情况。以满分年均300万得满分为例,在正常开放得情况下,平均每天接近1万名观众,这样的设置没有考虑到不同博物馆之间观众承载能力的问题,尤其是以文物本体作为开放场馆观众过多所带来的文物安全问题,以及博物馆满负荷运行给观众带来的体验感的问题。

(三)加分项指标的适用范围有待扩大

在实践过程中,相比新建的博物馆,除了规模较大的以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建立的博物馆之外,对于众多以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建立的中小型博物馆来说,受限其建筑的特点、布局等因素,在建筑功能布局、节能降耗、文物保存环境等方面就受到诸多限制。但在新《细则》的15个加分项中,有8项是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专属加分,剩余7项一般加分项也只涉及“吸纳教育界人士进入决策机构”“学术委员会影响力”“博物馆素材‘进校园’”等方面,却没有任何一项加分指标与文物保护单位相关。因此,新的《细则》对以文物保护单位为主体的博物馆的考虑有所欠缺,也不利于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活化利用工作。

(四)部分指标设置有待完善

本次《细则》的修订中,部分指标有待完善。指标理想值设置上对博物馆运行要求过于超前,在现阶段难以实施。以网站内容及时更新为例,满分指标值是每日更新1次,这样的设置对博物馆而言过于理想化。博物馆不是新闻传播机构,也不是大型的门户网站,每日更新有价值、有含量的资讯,在现阶段难以实施。如若每日需要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但是将迫使博物馆在实际运行中将网站的更新流于形式,往往为完成任务更新一些毫无含金量的资讯。在捐赠方面,其渠道和稳定性满分值均为3分,但下面得分要点最高才2分,在评定实践中会让参与评价的人员在打分时无所适从。

三、博物馆定级评估指标的分析与思考

上述存在问题虽然没有对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也不能视若罔闻。要解决上述问题,完善博物馆定级评估的体系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新旧指标结合使用

根据博物馆运行评估三年进行一次的原则,国家文物局在发布新的《办法》《标准》《细则》应当用于自发布之日三年后的定级评估。但新的《办法》《标准》《细则》出台后,原来一大批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参评的博物馆达到了评级条件。为进一步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可以尝试以下两种办法来开展评估工作。一是,按照《办法》《标准》《细则》适用年限为原则,准备2017、2018、2019年度的材料适用旧的《细则》,准备2020年度的材料适用新的《细则》。二是,在本次开展定级评估过程中,在个别有可比性的评分项目上可以遵循“有利溯及”的原则,基于新旧《办法》《标准》《细则》的进行综合考虑,以有利于博物馆参加运行评估为原则,由参评博物馆根据新旧之间的差异自行决定所适用的《细则》。

(二)丰富观众量指标的设置

虽然博物馆的观众量越多证明博物馆越受观众的喜爱、影响力越大,但博物馆作为一个为观众提供服务的公共服务机构,服务时应立足文物和观众的安全及其体验感。因此,在观众评价的指标设置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优化完善。一是,增设在管理上是否进行有对博物馆观众承载能力进行调查评估的指标。二是,增设在运行过程中观众数量有无超过博物馆观众承载能力或者达到博物馆观众承载能力一定百分比的指标。三是,增设有无观众超出博物馆承载力时的应急预案。通过上述三个指标的增设,确保博物馆必须要对自身的承载能力作出合理的评估,在追求容纳更多观众进入参观的同时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感和博物馆的安全系数。在调整方面,可以在观众量指标总分值不变的情况下,对上述两个指标增设的分值进行内部平衡。这样既能更加客观地对观众量进行评价,又能避免观众量过大给博物馆所带来的种种风险。

(三)增设文物保护单位为主体的博物馆加分项指标

2019年12月,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开放导则》进行调整,进一步体现国家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利用的决心。有鉴于此,可以在《细则》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加入以文物保护单位为主体的博物馆的相应加分项。一是,在“建筑功能区块布局”方面,加入以文物保护单位为主体的博物馆建筑功能区块布局较合理或者定期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巡查可以获得加分的指标。二是,在“讲座、论坛或社会教育活动”方面,加入举办一定场数与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的内涵、历史意义密切相关的讲座、论坛或社会教育活动可以获得加分的指标。三是,在“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方面,加入定期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检查、检测、维护可以获得加分的指标。四是,结合《文物保护单位游客承载量评估规范》的要求,在“公共安全”方面加入文物保护单位有无根据该标准实施评估作为加分指标。

(四)优化指标的设置

网站作为博物馆对外的重要窗口,除了有无进行定期更新之外,是否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因此,在网站设置指标上仍然可以以每周更新1次作为基础得分值,在加上博物馆发布信息的质量、及时性等要素来作为博物馆网站建设、更新的效果,如:在活动举办前发布公告、活动结束后发布活动回顾信息等。通过考察有无在事前、事后及时发布相关的信息评定博物馆网站信息发布的质量,同时也避免博物馆网站为了完成任务而发布一些毫无含金量的资讯。

结 语

博物馆定级评估作为引导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引导博物馆健康发展,为行政部门和公众提供有效判别信息。但博物馆定级评估也不是一跃而就,也是在不断发展和修订过程中逐步完善。只有深入对评价体系进行研究、紧跟时代脉搏、吸纳多方意见、不断优化评价指标,才能将博物馆定级评估对博物馆日常工作方面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猜你喜欢
细则文物保护博物馆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宇航计测技术》征稿细则
博物馆
征稿细则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欺诈上市的先行赔付制度探究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