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萌 庞庆龙 李 莉
玉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2012年,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正式启动“法学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基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迄今为止,已依托“法卓人才培养实验班”培养了四届共120位学生。笔者作为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将全学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全学程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全学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逐步贯穿与应用于法学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并逐步确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我院法学专业坚持“立足当地,研究当地,服务当地”的原则,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和主攻方向,将“彰显地方特色,服务地方发展”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努力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人才。
从现实上讲,加强“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对于探索类似于玉林师范学院的新建本科师范院校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其能够达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法学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法学人才教育质量的效果。
为了顺利实现项目研究和教学改革目标,本项目的研究拟解决如下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将法学实践教学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贯穿到本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法学实践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理顺“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在关系。“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由全学程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全学程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全学程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全学程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四个一级部分组成,而每个一级部分又分别由若干二级内容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较为全面的、贯穿全学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理顺其内在关系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前提。
第三,加强“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质量监控和教育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通过对实践教学体系过程监测和效果评价,更好地发现问题、反馈问题,从而更好地修正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偏差。
玉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和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包括建立实用能力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依托地方资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重视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服务于地方,主要体现在:
第一、培养方案的改革——增加实践的比重
在培养计划实施的每一环节,政法学院都积极探索将“实践”融入其中的方式。在课程设计中,政法学院法卓实验班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革,逐步形成六大模块的全新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专业任意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职业品质课程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保障方面,从经费、场地、设备、师资选聘和管理与运行制度等软、硬件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在教学方法方面,广泛开展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诊所式教学、团队教学和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形式;在考核评价上,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信息反馈机制的建设。
在建设项目中,政法学院“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以玉林市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及律所为依托单位,结合法律实务部门的实际需求开设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实践课程。五年内邀请玉林市人大立法专家、司法机关实务专家以及律师共同建设地方立法与实务、检察理论与实务、审判理论与实务、律师理论与实务等8门法学学科核心实验课程,实现实验课程开设的常态化、规范化与体系化。
此外,“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中引入信息化工程,将借鉴使用法律实务部门的业务系统以应用到实验教学中,达到资源优化共享;五年内实现教授与实践导师共同授课,共同参与毕业论文指导,一方面加强法学理论修养,另一方面还原法律实务部门的真实运作过程。
第二、成熟的模拟法庭及相关课程设计
政法学院积极探索仿真式教学,把授课地点全程安排在模拟法庭中,每个月邀请当地法院到模拟法庭一次,先将案件材料吃透,然后学生分角色摸拟,对照真正的审判,最后总结归纳学习得失。其他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结合、政法专业的融通,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
此外,政法学院“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将为学生参加各类法律辩论赛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积极整合校外资源,以本科生为主体组队参加各种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辩论的比赛,借此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外交流的途径,为学生展示和提升自己的学术涵养、专业技能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第三、注重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实习实训
政法学院自2011年3月成立至今,已经与玉林市五大国有银行、玉林市发改委等在内的60余家单位签订了教研合作协议。2012年12月,与玉林市司法局共建的“玉林市法律援助站”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5月,与玉林市检察院共建的“法学教学实践基地”获广西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这是全区首批二十四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唯一的法学“区级教育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获取了更大的财政与资源支持。
在此基础上,我院将与各合作单位共同建立长效的实习管理和保障机制,确保教学实习的质量,如由实习基地为学生配备兼职导师,兼职导师负责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对学生实习的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并向学院反馈实习的情况,由我院对实习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对在实习过程中表现杰出的学生将推荐到相关单位工作,进一步探索实习与就业的有效结合途径。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项目立项后,学院共引进法学教授1名,法学副教授1名,法学博士5名,培养博士1名,引进硕士1名。
在教学师资方面,实行“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坚持“专兼结合,长短相辅”的原则,优先聘请有实务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或指导学生。学院积极引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尝试。
1.本院的“双师型”教师
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通过到实践教学基地指导学生、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锻炼基地学习、到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担任人民监督员和人民陪审员、指导学生进行诊所式教学和模拟法庭教学等活动,丰富教师的法律职业经验。鼓励青年教师外出挂职锻炼,联合设立挂职或顶岗工作岗位。
2.来自基地的实践导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学院对于实践导师与兼职教授有着较为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其中,实践导师职责:1.每季度约见或以其他方式联系学生一次,了解学生学习、思想及生活上的情况;2.每学年到校做学术讲座一次;3.带所指导的学生到所在单位参观一次;4.为所指导的学生提供司法实践的机会;5.为所指导的学生提供实习或就业机会。兼职教授的职责是每学期至少做一个专题讲座,每学期提供十个来自于法律实务界的真实案例。
第五,重视产学研相结合,积极服务地方
政法学院“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团队重视产学研结合,立足桂东南,积极筹建立法基地、维权援助中心等平台,带领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1.积极参与地方立法
“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团队积极依托玉林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基地、贵港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基地,联合实践部门继续发展实践性教育项目——地方立法服务。在培养方案中开设《立法学》课程,课程包括“课程讲授”和“实践演练”两个部分,通过“在实践中学习”和“公益服务中学习”两大教学方法,引导法学专业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立法调研、立法认证、法律草案起草等多种形式的立法实践活动。截至目前,我院教学团队带领法卓班学生参与地方立法,已经独立承担地方立法项目4项,参与地方立法规划与立法论证10余次,为地方立法贡献力量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技能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2.建设知识产权维权中心与法律援助站,服务地方
“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团队联合依托单位,通过项目制的形式鼓励法学本科生参与法律维权服务。学院与玉林市司法局合作成立玉林师范学院法律援助站,由李军副教授担任站长,提供各种法律咨询与法律服务,并开通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惠民法律工作室”。另外,与玉林市科技局合作成立广西(玉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努力帮助玉林各企业与个人解决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3.积极开展专利法与专利申报工作
“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团队依托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将知识产权法课程与实务相结合,积极带领学生学习专利申报,在指导老师帮助下积极申报专利10余件,获得专利授权(实用新型)2项。
第六、实践课效果的质量保障
我院将“以人为本、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内外结合、持续改进”作为“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注重加强全学程质量监控与信息反馈机制的建设。法学教研室坚持每月实践课程的研讨活动,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实践教学督导反馈,根据存在的问题持续完善实践课程的考核与评估。
“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模式下,玉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法卓实验班就业情况较好,以法卓12班、13班为例,上述两班的学生全员毕业且能在应届毕业季期间一次性全部就业,就业的主要去向是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法律服务行业,就业率100%,就业专业对口率88.7%,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率为30%。
“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坚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通过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2016-2018年间,共有19人获得区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其中法学15级的姜文文参加2017年广西高校第二届“八桂辩论赛”获得优秀辩手;2016年参加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获高校组三等奖。
2016-2018年,共有35名同学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其中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的共有10项,国家级1项,区级8项,校级1项。此外,同学们还积极参与“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其中法学14级何畔主持的《“惠民”网络法务工作室》、法学15级林明媚主持的《共享法务——面向广西中小型企业》项目分别获得第四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二等奖、第三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三等奖。
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术能力,政法学院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在法学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近三年来,有十多名同学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和发表学术论文。其中法学16级的廖明、苏俐婷、苏冬梅在侯志君博士、叶修文博士指导下撰写的研究论文《我国制片者第三责任险制度研究》,被北京市影视娱乐法学会2018年会暨第三届中国娱乐法高端论坛论文集收录其中。法学15级的王敏全,曾在共产党员网、防城港日报、中华诗词网、玉林电视网等各级网站刊物发表文章,其提交论文《加强玉林县乡人大工作的思考——以玉林市F区为例》荣获2018年玉林市人大理论和实践研讨会三等奖。
2016-2020年间,学生完成专利申请1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实用新型)2项。
公务员录用率较高,录用人数较多,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契合度高。截止毕业当年的9月份,2016年进入公务员面试13人,最终录用11人。2017年进入公务员面试13人,最终录用8人。2018年进入公务员面试的有15人,最终录用12人。
玉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积极探索“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模式,我们总结了前期的部分做法:
1.建立实用能力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分析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调整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体现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特点。
2.依托地方资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训实习,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与培训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
3.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建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教师队伍,形成适应卓越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机制。
4.重视实践课程,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以科研带动教学,积极组织导师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与社会服务,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