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0-11-30 08:52赵萌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2期
关键词:家属科室新生儿

赵萌

【摘 要】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6S管理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1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而观察组则予以6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及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S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新生儿科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进一步优化护患关系,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6S管理;新生儿科;护理管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290-01

引言

正常新生儿一般具有皮肤红润,胎毛少的外貌特征,且皮肤正常,运动功能,胎龄、体重、身长和四肢头面部,均符合新生儿特性。一旦新生儿体温改变,或者因知识缺乏导致新生儿疾病和感染,将对新生儿生活生存质量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鉴于此,正视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强化,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本研究为探讨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特就相关护理管理问题和解决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于我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患儿年龄<28d;(2)患儿均为首次发病;(3)患儿入院前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排除标准:(1)伴有先天性疾病者;(2)并发严重心、脑、肺等疾病者;(3)免疫功能低下者;(4)病例资料不全者。本研究及随机分组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根据上述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110例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5例患儿,男25例,女30例,日龄1~25d,平均(10.5±2.3)d;观察组55例患儿,男27例,女28例,日龄1~27d,平均(10.7±2.2)d。两组新生儿在年龄、性别分布及疾病分布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建立新生儿护理流程和注重细节护理

结合新生儿的生理结构特点,制订《新生儿各项护理流程》,对每一个护理流程进行细化,并对关键点进行详细的标注,并建立流程图,利用形象记忆加深印象。在护理工作中,各项护理操作都应当进行了细节化管理。在进行每项护理操作时,都应当严格按照护理流程,对新生儿的体征数据变化进行详细记录。针对个别体质较差或患有相关病症的新生儿,可以采用多级联合监控体系,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和护理质量。

1.2.2 动态监察护理目标质量

根据科室护理要求和标准,制定《新生儿护理质量监察本》《新生儿护理管理手册》,每天下班之前对当天新生儿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在监察笔记本上记录好当天护理人数、有无不良反应、家属反馈等情况,在第2天接班护士要查阅监察笔记本,以便对当天的护理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定期组织科室护士进行交流会,对护理中出现问题、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发动头脑风暴一同探讨针对有效的对策,对科室护士积极宣导,让其掌握有关预防和应对措施。详细记录每一例新生儿、每一班的护理次数、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处理等情况。将上述工作与护士的绩效挂钩,以促进改进工作,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护理目标达成。

1.2.3 做好新生儿科护理措施的执行工作

针对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之中的安全隐患,大多数情况下,都有相应的解决措施,所以说,只要将相关措施落实到位,同样可以保证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对此,医院方面要严格把控相关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将措施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保证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以尽早恢复新生儿患者的身体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32%)、院内感染发生率(1.32%)及医疗纠纷发生率(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36%,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6.3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总评分为(437.23±6.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351.54±4.52)分,且在基础护理、文书管理、专科护理、病房环境及安全和消毒隔离各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新生儿科是我国现代医疗发展过程中十分受到重视的科目,不仅仅在大城市的综合医院中对其有极高的要求,而且各地区基层医院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新生儿科是医院中一项特殊的科室,新生儿住院期间为无陪护模式,所以在医疗护理期间对护理工作也有更高的要求。并且新生儿往往身体还未发育完全,即使发生细微的护理差错,也会影响新生儿的成长,甚至可能对其造成终身的影响。由于新生儿自身机体发育较为特殊,与其他科室有较大差异,并且也会受到家庭的高度重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新生儿科室的护理也成为了现代医学护理中的一项重要科室,不仅护理标准较高,社会各界对其的护理要求也较高。即使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微小差错,都有可能影响新生儿的正常发育,从而引起大型的医患纠纷,甚至会为医院以及医疗体系带来不可预计的严重影响,所以在开展新生儿科的日常护理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全面且专业的有效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从而达到护理目标。

综上所述,6S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新生儿科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提升护理效果,有助于患儿疾病康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小芳,邓春艳,杨春霞,等.在ICU仪器安全管理中运用6S管理法的效果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0):1445-1448.

[2] 张素馨,刘文虎.6S管理法在血液净化中心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13(7):869-872.

猜你喜欢
家属科室新生儿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