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荣妹
【摘 要】 目的:阐述胆囊结石患者通过超声诊断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时间开始于2006年1月,结束于2020年1月,研究对象抽选于我院接受诊治的胆囊结石患者71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诊断影像结果,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诊断准确率,并分析胆囊结石患者影像表现。结果:71例患者经超声诊断确诊69例,检出率为97.18%。结论:通过超声技术诊断胆囊结石准确率较高,值得运用推广。
【关键词】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应用价值
【中圖分类号】R4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247-01
胆囊结石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胆系病症,患病率高达50%以上,对患者的生活、健康等均产生不良损害。据相关调查发现,女性患胆囊结石的概率远高于男性,可能与个人体质、激素分泌、饮食结构等因素相关,且成年女性患病率远高于未成年女性。当前,临床治疗胆囊结石主要采取手术疗法,效果良好,那么,术前疾病的鉴别诊断工作就至关重要[1]。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超声技术得以发展与完善,用作鉴别多种疾病的措施之一,准确性较高。本文以2006.1-2020.1我院诊治71例罹患胆囊结石病症患者为例,阐述超声诊断的方法及结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时间开始于2006年1月,结束于2020年1月,研究对象抽选于我院接受诊治的胆囊结石患者71例,包括男性病患30例,女性病患41例,年龄最低者为28岁,最高者为78岁,平均年龄(45.3±1.1)岁。所有患者主诉右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感,进食或夜间偶有加剧情况。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技术诊断,设备选用迈瑞彩色超声诊断仪,预先调试好设备相应参数,包括:探头频率设定2.5MHZ,若患者体重较大,可采用低频探头。嘱患者检查前应保持禁食禁水8h以上,确保胆囊、胆管内胆汁充盈,避免肠胃中食物、气体对检查结果造成的干扰。协助患者调整体位至平卧仰卧位或右前斜位,如患者活动不便,可变化为俯卧为或坐位。从多切面对患者胆囊及胆管进行扫查,查看胆管、胆囊内是否存在强光团、声影等,有无运动。安排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影像结果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以患者病例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患者超声检查准确性,分析差异情况。另外,对患者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整合研究结果,录入SPSS 19.0 系统软件进行处理,通过p<0.05反映出数据差异性。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分析
此次71例患者经超声诊断确诊胆囊结石患者69例,检出率为97.18%,具体情况见表1。
2.2 超声影像表现
此次超声诊断55例患者属于典型胆囊结石表现,即患者胆囊内部存在强回声团,声影主要集中在结石强回声后方,形状较大,回声光团形状多为半月状或新月状,结石密度松散,质地较软,透声性佳,可清晰显示全貌。多发结石患者结石体积小,形状不一,内含钙质较弱,超声下表现出较强会声带。11例患者属于不典型结石表现,即结石位置处于胆囊壁或胆囊颈处,较难发现。胆囊壁结石会造成囊壁增厚表现,胆囊颈结石则表现为回声较低或无回声。
3 讨论
造成胆囊结石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胆汁自身,如胆囊内胆汁堆积过多或因炎性因子导致理化性质变化,进而造成胆汁当中含有的胆固醇含量快速增加,当胆固醇达到或超过胆汁的饱和度,就会产生沉淀或结晶,进而形成胆囊内的及时。通常情况下,绝大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均会伴有胆囊炎症状,而这两种疾病间还可以相互诱发。胆囊结石对胆囊内壁会造成机械性损伤或刺激,导致胆囊炎出现反复发病的情况,反复出现的炎症则会进一步刺激胆囊内壁,导致内壁发生纤维化病变,即胆囊内壁增生,最红引发胆囊萎缩性病变[2]。而如果出现胆结石镶嵌或阻塞在胆囊管口时,就会使胆囊内压力增加,胆汁快速阻塞或返流造成急性胆囊炎,轻则引发肝胆区绞痛,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结石碎裂进入胆总管内阻塞。如碎小结石进入胆总管末端,并阻塞在壶腹部,就会引发急性胆管梗阻,进一步发展可诱发化脓性炎症,并诱发全身性炎症或感染性病变。
在临床诊断胆囊结石时首先需询问患者是否具有明显的绞痛症状,间歇性、持续性发作均可采纳,其次是利用影像学诊断进行确诊,而由于绞痛症状并不一定体现在所有患者身上,因此影像学检验结果分析对于疾病诊断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检查时可选择腹部B超或X线平扫,但由于X线平扫受结石中钙质影响明显,而胆囊结石患者中仅有15%左右含有钙,因而X线平扫的准确性相对较差。根据临床研究显示,选择B超判断胆囊结石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也是国内该疾病诊断时的首选推荐方式。以胆囊结石本身结构成分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分别是胆固醇类、胆色素类以及二者混合类,而不同类型的胆结石在B超下的影像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占比较高的胆固醇类结石在B超下可发现强回声反应,并且回声后还伴随有声影图像,声影会随着患者体位变更而发生移动,而声影就是胆结石在吸收和反射超声能量时产生的效应。胆固醇结石的结晶程度相对较高,因此对超声的反射相对较强,也就导致存在明显的声影和强回声。而相比与此,胆色素类结石的结晶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对超声的吸收相对较强,在B超探测下回声相对较弱。但实际检测当中也会遇到不典型结石类患者,包括胆囊颈小结石、大体积结石等,其无法产生强回声,也不会出现声影影响,导致临床诊断时常出现漏诊的问题,需要在实际操作时进行重点关注。据日常检查发现有的病人胆壁毛糙,病人没有重视而后发展为胆囊结石。因此,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体检及及时治疗会有效的减少胆结石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杨建强,董翠翠.超声诊断应用于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378.
[2] 郑佳,梁国欣.超声诊断胆囊结石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0):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