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与创新: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2020-11-30 08:57唐婷婷
商情 2020年28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研究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不够的问题,应亟需进行教学改革。需结合高职院校的技能培养要求,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规范性,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活动,全力打造“有用、有趣、有效”的思政金课。

【关键词】思政课 教学研究 改革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职院校思政课要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又要将理论讲透、有说服力,予人以思考,让学生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理念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以“八个相统一”为指导思想,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教学设计方面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对接教学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培养思辨能力、以专业为依托培养职业价值观”的理念。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建设,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探索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方式相结合,实现课上课下、课内课外相衔接,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二、思政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举措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内涵式改革

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和价值观导向,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升学生思政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第一,实行专题化教学,确保教学内容规范性和针对性。凝炼教学内容,构建重点突出、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体系,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依据课程大纲和标准,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难点及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新颖多样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增进价值认同,增强理论自信。

第二,坚持贴近现实、释疑解惑的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围绕学生普遍关注的、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引导学生澄清思想困惑,力求说理透彻、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欲望。

第三,融入专业特色、职业元素,构建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机制。教学内容、案例设计方面,融入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创新思维等与社会时政热点、学生专业相融合,深入挖掘案例中的育人元素,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有机结合,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形成协同效应。

(二)丰富和提升教学手段与资源

紧跟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综合运用微信、QQ、网络视频、学科网站等信息化手段和资源开展集体备课,提升集体备课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职教云、学习通等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通过新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充分利用在线资源如微课、慕课、案例资料、试题库等,学习和借鉴一批名师名家网络示范课,在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发本校在线开放课程,建立校本教学资料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三)运用混合式教学法,推广信息化教学方式。

第一,坚持三贴近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立足当前思政课教学现状和问题,灵活运用对话式、学导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将重点难点以任务、典型案例等形式予以阐释,语言、素材选取贴近学生生活、所学专业和职业发展领域,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运用小组展示、头脑风暴、主题演讲、经典研读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第二,完善信息化教学方式,推动教学主体双向互动。运用大数据进行学情分析,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模式的优势,通过学习通、职教云等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教师在平台及时发布时政热点,收集批改作业、在线答疑、讨论组织等工作,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探讨和评论。依托“互联网+”、VR等技术,创设线上线下、虚实融合、智能化、感知化、个性化的未来课堂。

第三,深入开展科研和教学研讨,全力打造金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加强对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加强三门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研究。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加强对教案编写、课件提质、教学组织的研究,努力形成一批精彩教案、经典课件,打造一批线上和线下的金课。

(四)完善实践教学,打造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推动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

第一,多部门协作,合力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机制。构建学校思政课教学、宣传、教务、学工、团委等部门协同合作的实践教学工作机制。全力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国防、军事教育、素质拓展和志愿者服务基地等,注意总结实践教学成果,把优秀调研报告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材料。

第二,根据学生专业分类,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挖掘工匠校友、行业劳模,邀请他们走进思政课堂,讲述工匠坚守技艺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引导和带领学生进入社区、企业、景点等地方进行志愿服务、参观学习、调研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第三,统筹线上、线下实践教学阵地建设。依托校企合作资源、社会公益项目及公民教育资源,加强学生校外实践活动长期合作机制建设,拓展学生实践范围。依托学校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平台,举办各類主题活动的校园网络巡礼、手抄报、微视频等优秀作品网络展示等活动。

(五)完善教学考核方式

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思政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制定详尽的成绩评定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平台上的学习进度、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和线下实践活动等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参考文献:

[1]佘双好.构建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 (11).

[2]王习明,白惠东.构建形式多样、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作者简介:唐婷婷(1988-),女,汉,湖南省株洲县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研究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