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类必修课考核评价的改革分析

2020-11-30 08:57索莉
商情 2020年28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

索莉

【摘要】课程考核与评价是评估课程教学成果、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学信息的关键途径。本文以高校艺术类必修课为例,在简要分析艺术必修课当前考核评价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几点高校艺术类必修课考核评价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学 艺术类教学 必修课考核评价

引言:当前阶段人们对于艺术类专业人才的要求与标准都在不断提升,传统的高校艺术类必修课考核评价方式己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欠缺,主要表现在评价标准主观性太强以及考核内容与实践内容缺乏有效的整合等方面。

一、改革考核形式,实现考核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从现阶段的社會需求以及市场需求来看,人才市场上并不缺乏精通各种理论的艺术家或者设计经验特别丰富的设计师,更缺少的是能够兼顾多学科素养与多技能水平的综合性艺术人才。艺术学科不仅仅局限于某种具体的艺术表达形式,而是涉及到多个不同的学科知识与领域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其中包括自然学科、人文学科以及多种不同的语言知识等,这些综合知识的掌握不仅仅有利于拓展艺术专业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更重要的是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生活经验。因此,在进行高校艺术类必修课评与考核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逐渐将重点放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方面,通过改革与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与多元化培养。

比如,在进行相关艺术课程考核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产品推销”的模式来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在最终的作业呈现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模拟成一位销售人员,而自己的艺术作品就是自己的商品,学生不仅仅需要向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还需要向教师推销自己的作品。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可以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比如通过制作演示文稿的形式来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成果与作品;或者利用过人的口才来详细解说自己的作品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或者通过才艺表演的形式来吸引教师对其作品的关注等。通过这种形式的考核不仅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程评价与考核的积极性,更能够借此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二、改革课程评价标准,细化考核评价指标

在大部分高校艺术类必修课的考核评价过程中,教师都习惯于采用提交大作业这一形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但由于很多艺术类必修课程并没有标准答案,这些大作业自然也就没有标准的评价指标,很多情况下最终的考核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收到考核评价教师的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此以往,不够客观与严谨的评价考核方式以及无法实现统一的考核答案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标准与学习目标,不利于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学生产生考核不公平的想法,有时甚至会引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而且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份作业如果仅仅凭着教师的第一印象进行笼统打分并直接决定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的话,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下的确会有失偏颇。比如,很多艺术类必修课专业侧重于强调美观性与艺术性,但实际上审美观是一个十分个人化的东西,一旦教师觉得不美就否定学生的作业,也就否定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努力。

如,在考核艺术类专业中普遍开设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时,评价一个学生所设计与制作的网页是否成功并不仅仅由美观性来决定,还应该包括对网页信息传达性以及互动性等因素的考察。因此,在制定考核指标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大纲与教标准制定更加细化的考核指标。其中教师可以将该课程的作业萝日介标准细分为设计评价与制作评价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可以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涉及到具体的设计部分又可以将其细分为三个层次,其中设计思路、设计初稿手绘、设计最终呈现可以分别占设计部分成绩的三分之一;而具体到制作阶段,又可以细化为是三个部分,其中网页文档能否管理有序且相关命名是否符合规范可以占制作成绩的三分之一,网页的交互效果以及页面间的切换是否顺畅又可以各占三分之一。最终在评价大作业时,教师可以按照上述评价指标逐条按点给分,既能够让学生在更加明确的标准与目标价更好地约束与规范自己的作业流程,又能够确保作业考核评价的客观性。

三、重视学习过程,开展全方位考核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之下,高校教育不应该将最终的试卷成绩或者考试作业作为对学生的唯一评判标准,尤其是对于以综合实践为侧重点的艺术类必修课程来说,学习过程以及完成作业的过程相较于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过程或者说完成作业与制作作业的过程可以更加直观与明晰的呈现出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路历程,体现着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而且,在相关的艺术类必修课程中,尤其是涉及到相关设计领域的课程,整个设计构思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关键阶段。无论是出于对学生的及时指导还是出于对考核评价客观性的保障,艺术类专业教师都要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与重视,通过开展不同的教学与评价活动,对学生的相关学习活动进行实时评价与实时引导,从而实现对相关课程的全方位与多角度的考核。

比如,以高校艺术类必修课程中的相关“主题创作”类作业为例,教师在向学生规定完一个创作主题之后,也要制定详细的汇报计划,让学生分阶段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且每一轮展示都占一定的总成绩比例。首先是创作立意的确定与汇报,学生在正式开展创作之前,需要就自己的创作内容以及创作计划向教师进行汇报展示,教师在打分的同时,针对于部分学生出现的构思问题也可以及时给予指正;其次是中间汇报阶段,在创作中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制作 PPT的形式来呈现自己在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成果和工作进度,有利于为教师提供全面了解学生创作情况的同时,也能够激励与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才是成果展示,在经过前两轮的过程考核与评价之后,教师对于学生最终的成果将会有一个更加多角度与多层次的认知,会通过学生的成果看到学生的努力过程,从而使得最终的评价与成绩相对更加客观。

四、总结

当前高校艺术类必修课的考核评价改革最关键的是要细化相关的考核评价指标以及改革与创新相关的考核方式,在确保相关考核评价的合理性与客观性的同时,促进艺术类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此文为广西艺术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艺术类院校公共必修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JGY51。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
过于重视电脑效果图对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影响
论数字校园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运行策略
中医大数据下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教育模式浅析
新媒体设计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高校教学思考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探讨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