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程序在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中的心理护理过程

2020-11-30 08:52张洪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2期

张洪

【摘 要】 目的:根据护理学程序与标准,探寻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患者的最佳心理护理方式。方法:依据纳入与排除基本原则,本文研究病例选取为我院内分泌科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将常规性心理护理方式作用于对照组患者,而研究组患者则按照护理学程序的标准实施临床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阶段的护理满意度,并详细记录护理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手段,研究组患者的心理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护理学程序在此类患者心理干预中体现明显的成效。结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患者在接受护理学程序心理干预后,有效树立患者正确认识此疾病的信心,为该病的治愈提供前提。

【关键词】 护理学程序;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175-01

现阶段,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在临床上又被称作Addison病,该病的发病较为隐匿,且病情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临床症状体现为疲乏、色素沉着(仅原发性)、食欲减退、腹部不适、低血压、体位性摔倒与眩晕等;致病机理为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缺乏引起的。同时,Addison病发病率较低,大多在成年人群体中被确诊,而且极易被误诊,这与其他慢性症状类似有关[1]。鉴于此,Addison病患者,伴随着长期的皮肤色素沉着和疲乏无力等状况,极易产生部分心理问题,继而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进一步降低临床治疗与恢复的效果。本文以研究案例数据对比的形式,分析护理学程序在Addison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病例选取为我院内分泌科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患者,根据正太分布的随机计算方式,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包括:10例男性患者以及5例女性患者,男女患者年龄大致分布于16至60岁,平均年龄参数计算于(30.31±1.17)岁;另外,对照组患者包括:8例男性患者以及7例女性患者,男女年龄大致分布于17至59岁,平均年龄参数计算于(34.24±2.14)岁。30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患者在统计的一般性数据资料上(性别、年龄、病情以及病程等)无差异,基本符合数据统计学研究要求。依托纳入与排除标准,3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且在入院治疗阶段出现明显的心理情况[2]。同时,医护人员向患者告知,此次作为研究案例的一系列情况,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于此次的研究过程完全知情并给予书面形式批准。

1.2 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干预的治疗前提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心理干预方式,而研究组患者采用规范的程式化心理干预方法,即护理学程序。护理学程序涉及五大步骤: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评价。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

1.2.1 护理评估与诊断

评估与诊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心理护理的确定。为更加科学性的护理Addison病患者,分析患者的心理因素,可首先作出病情心理评估。

1.2.2 护理计划与实施

Addison病患者的护理计划与实施,以患者的实际病情恢复情况来看,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但还需要长期服药。若服药时间较长,极易导致患者的服药抵抗情绪。实施护理学程序主要方式为医护人员时常与患者之间加强病情沟通。同时,对于青少年患者需要认真指导其正确认识皮肤色素沉着、身体消瘦等外在因素,并以相关案例指明消极心理會不利于疾病的治愈,以此尽快树立患者的自信心以及治愈治病的决心,继而提高治疗依从性[3]。除此之外,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时更是如此。整个沟通阶段医护人员的鼓励与家属的支持尤为重要,并谨记沟通的技巧,态度要诚恳、语言要舒缓、称谓要恰当。因此,在护理程序实施的过程中,还应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及时评估,以防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以便及时确定病情进展情况,发现病人住院期间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按照Epidata3.1建立数据库,以SPSS20.0数据统计专用软件,优化数据并导出结果。通常而言,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数据与护理满意度等,使用均数±标准差(x±s)与数(n)或率(%)的形式表示,同时可借助t/x2作为数据检验标准。当P<0.05时,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目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尚无根治的方法,只能通过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以替代补充肾上腺皮质分泌不足。在长期服药阶段以及皮肤色素沉积,势必会遭遇旁人的冷嘲热讽,极易产生焦虑、暴躁等心理状况。因此,医护人员应当以护理学程序的五大步骤,综合评估患者的实际心理状况与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首先,向患者普及Addison病相关知识,让患者知晓此病并不是无效可治,只要长期坚持服药定可存在治愈的可能,以此增强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其次,长期色素沉积导致肤色变黑,同样会引起患者缺乏自信,医护人员与家属共同配合,鼓励患者的勇敢等优势,使其迅速回归到正常的人生轨迹;然后,医护人员在沟通健康教育时,秉承耐心和细心的原则,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形象丰富的图片,同时在心理护理阶段,需要时刻注意患者的反应,也可请患同种疾病且心态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因此,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据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组患者的心理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护理程序作为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Addison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因此,在心理护理干预时,应当结合不同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科学的沟通技巧,以便改善宣教的整体效果与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余丽兰,吴卫利,袁连凤.卵巢巨大囊腺瘤合并原发性甲减并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围手术期护理[J].健康必读旬刊,2013,012(005):22,24.

[2] 王善霞,许红莲,姜汝萍.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5):254-255.

[3] 才仁卓玛.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J].青海医药杂志,2013,043(0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