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摘 要:医疗机构科研档案是一线医务人员在医疗科研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一系列档案材料。与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相比较,其与临床实践的关联更加密切,应用后的成效更直接、显著,其价值转化的意义更甚于其归档管理的意义。如何做好医疗机构科研档案的价值转化,是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医疗机构 科研档案 价值转化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10-00-01
医疗机构科研档案是指在医疗科研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计算材料、实验数据、图纸、图表、照片、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科技文件材料。医疗机构科研档案是其内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档案管理机构具有很高的收录价值的一种档案,其对医学研究、临床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疗机构科研档案的形成
医疗机构科研档案一般是指围绕医疗机构某项课题研究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文件。医疗机构科研档案是反映临床医学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是重要的科研信息资源储备形式。多年来,国家、省、市各级财政大力支持医疗机构科研活动,具体形式有科研经费支持、鼓励国际、国内科研交流、人才奖励、法律保护等,旨在激励广大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的科研创新积极性
二、医疗机构科研档案的管理要点
1.医疗机构科研档案的建档应与科研工作同步管理。从下达科研计划任务到科研成果上报,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所有与之相关的材料,均要同步收集、整理。科研人员自课题立项之日起,需使用标准统一的档案盒和记录纸,建立科研文件材料案卷,以便于后期成套整理归档。
2.医疗机构科研档案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明确医疗机构负责档案管理的部门及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擅自处理或自己保存。科研档案归档后,要严格其借阅、使用管理,确保科研档案的原始、完整、准确、系统。
3.医疗机构应配齐必要的科研档案存储所需库房、设备、人员等,以确保科研档案的完好,同时要按照上级档案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科研档案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和思想品德培训,提高档案管理员业务水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医疗机构还应根据自身情况,为科研档案管理配备必要的信息技术手段。
4.医疗机构要与时俱进,按照新时代档案管理有关要求,创新管理理念,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制度创新、体系创新、技术创新。要充分明确科研档案与其他类别档案在管理侧重点上的不同,把科研档案成果的价值转化作为其管理的重中之重。
三、医疗机构科研档案价值转化的意义
医疗机构科研档案是临床医学发展中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承载医学知识成果的载体,是医务人员认识和改造疾病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如果医疗机构科研档案形成之后束之高阁,不加利用,档案管理便失去了意义。
医疗机构科研档案与科研院所形成的科研档案相比较,其生发于临床一线,是一线医务人员经过长期与患者的密切交流,基于患者需求所进行的研发。其与临床实践的关联更加密切,应用后的成效更直接、有效,更加切合患者需求。
医疗机构科研档案管理的意义是忠实记录医学成果,为临床诊疗提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其价值转化是医学进一步发展的进阶之梯。因此,科研档案归档后的价值转化的意义更甚于其归档管理的意义。
四、医疗机构科研档案价值转化的模式
1.医疗机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临床诊疗
医疗机构科研成果主要是应用于临床医疗活动的技术、疗法,因此直接应用于医疗机构内部的临床实践是最常见的价值转化模式。通常是医疗机构是取得科研成果的主体,在取得科研成果后,会将其逐步融入临床诊疗中。通常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和团队性,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医疗机构独特的经验、疗法。当然这也是医疗机构科研成果最直接的初衷。
这种转化模式是当前医疗机构经营模式的直接反映,也是行政部门所保护的科技成果转化自主权。当前我国医疗机构为差额拨款的收支模式,其业务收入与工作人员收入息息相关,这也导致了医疗机构对本机构内部所形成的特色专科、特色疗法、诊疗科研成果是不愿轻易公开共享的,与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有一定矛盾,因此如何鼓励医疗机构搞科研、乐于将科研成果共享,是新时代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医疗机构科研成果应用于其他医学科研项目
醫疗机构科研成果应用于其他医学科研项目,即作为科研成果被其他医学科研项目引用、依据,属于基于研究上的再研究。这种应用模式通常就打破了单一的医疗机构界限,向广袤的医学领域迈出一步。其受众不再局限于某一医院某一病人群体,而是向其他机构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有偿或无常使用。
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上级部门进行牵头、协调,意义重大,但是存在的不足和局限也较多,使科研成果难以发挥更大效益。例如,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关于加强科研成果管理和利用的提案》(第4737号提案)提出了“我国科研成果总体存在管理分散、保存不力、获取不便的现象”,建议“实现国家科学文献的永久保存和利用,促进学术信息交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医疗机构的科研档案更是散落于全国大大小小多如繁星的医疗机构中,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来灵活运用、互通共享。
五、医疗机构科研档案价值转化工作中的建议
1.档案管理行政部门
为做好医疗机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行政部门应贯彻执行好国家有关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从档案技术研究、档案保护、档案教育、档案宣传和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对医疗机构档案管理做好监督、指导工作。这是权力也是责任,不能懒用,也不能滥用。对于重要的医疗机构科研档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申请,协助做好集中归档、管理、查阅以及保密工作。
2.医疗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卫生行政部门要协助科技行政部门切实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市关于科研活动管理有关政策、文件,确保科研经费到位、科研政策到位。在医疗机构科研档案的价值转化过程中,居中协调,促进医疗机构间的科研成果共享和更大价值转化,大力提升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水平。
3.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要通过制定科研制度入手,加大科研投入,改善机构内部的科研学术氛围,培养科研骨干,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激励医务人员科技创新,积极组织申报科研课题,实现新技术、新项目的突破。在科研档案价值转化过程中,应横向、纵向加大与其他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合作,成果共享,共同创造新的医学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马素萍.影响档案开放的因素分析[J].档案学通讯,2003(2):20-24.
[2]孙霞.推进医疗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兰台内外,20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