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

2020-11-30 08:52郭瑞芳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2期
关键词: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循证护理

郭瑞芳

【摘 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治疗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不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能减少住院与卧床时间,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满意度;循证护理;住院时间;卧床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131-02

了解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判断病情、防止延误治疗非常重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主要症状是发病的3天内,其发生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且为急性期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治疗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治疗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平均年龄(53.9±3.3)岁;对照组男22例,女24例;平均年龄(53.8±5.7)岁。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②实验结果叙述与材料有关的临床应用问题。排除标准:①研究中临床观测指标单位不统一;②无法获得确切的统计数据及分组数据。③排除精神障碍,肝肾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沪理,护理人员时刻观察病情、按时服药[2],嘱咐患者按时休息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具体方法为:(1)患者入院后立即由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依据患者病情、体征、症状、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鉴别,并对病情轻重情况进行分析[3]。(2)心理舒护理:医疗人员和患者家属沟通,疏导初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回答问题要耐心,这样能够让家属积极配合,并及时告知家属患者情况。(3)医院制定好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路径流程,对于专职的护理人员配置好急诊设施(除颤仪、呼吸机、起搏器等),便于及时给患者吸氧。(4)按时对患者进行服药,适当进行运动[4]。

1.3 评定指标

分析两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卧床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及汇总,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各类数据,通过 X2检验计数资料,同时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经卡方检验后,判断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性,P<0.05表明差异明显。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率为97.82%(45/46),其中非常满意率为54.35%(25/46),基本满意率为43.47%(20/46),不满意率为2.17%(1/46)。对照组满意率为73.91%(34/46),其中非常满意率为45.65%(21/46),基本满意率为28.26%(13/46),不满意率为26.09%(12/46)。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

观察组卧床时间(6.9±2.5)d,住院时间(15.5±4.5)d,观察组卧床时间(9.2±2.3)d,住院时间(19.7±5.1)d,观察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病程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在发病后,如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对产妇及其胎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常规护理干预后,比对组糖尿病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0%,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糖尿病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0%,2者相比较,研究组较低,数据存在对比意义,P<0.05。主要原因分析为,在糖尿病产妇分娩前,护理人员必须从产妇的内心着手,为其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程度和配合度,与此同时,还要陪伴产妇完成相关的常规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为其制定相应的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另外,为了保证产妇及其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员还要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必要时可对其使用少量缩宫素类药物,促进产妇子宫的收缩,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3]。

综上,在糖尿病产妇围生期过程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尤其表现在产妇、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期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9):131-132.

[2] 談娟妹, 祁玲娥. 规范化生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26(2):224-226.

[3] 胡君, 葛智娟, 陆婧,等. 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远期健康的影响[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 10(12):810-812.

猜你喜欢
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循证护理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瓣膜置换并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叶性肺炎39例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