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更贴近数学

2020-11-30 09:09王琳
卷宗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数学应用贴近生活

王琳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数学不应该再是抽象的,遥远的,不可触及的概念,它应该是贴近我们的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包含在随处可见的问题和情境里。我们的课堂应该极力呈现这一景象,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情感经验,去体验,去感受,去贴近,去应用数学。

关键词:数学应用;数学视角;贴近生活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253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所有生活、生产之中,运用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数学在学生心中常常伴随着“看不见,摸不着,用不到”的独白,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强调要能让学生,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让数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更贴近数学,教师应更加重视将这样的应用意识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1 尊重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知识的来源

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经常会接触到和年月日有关的知识,所以当学生看到这一课题时是兴奋的,都急于表达、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内容。既然如此,不妨就让学生尽情的汇报,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原来数学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课前,通过一个短视频的进度条,唤醒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记忆。在回顾旧知的基础上,让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还有什么其他的时间单位。学生关于时间单位的知识储备一下子被激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再提问,关于年月日你知道哪些内容。课前的激趣环节,学生都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作答,从学生的交流回答情况看来,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是有一定的累积的,但也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有的甚至出现模糊的、错误的理解。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差异,更能制造有效的冲突,为接下来的创设情境奠定基础,也能让学生在接下来的生活学习中,更加留意有关的数学知识,进一步的感受近在咫尺的生活中的数学。

2 创设问题情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學生通过探索、发现,体验到的必然是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去发现知识;通过交流与合作,产生思维的碰撞,去深化理解知识。可以更好的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能让数学更加的贴近学生。

片段1:

师:看来大家都对年月日有不少的了解,现在老师想要请大家来帮小红解决一个问题。小红每天要练一页字,她买了一本这样的一本字帖,够练一个月吗?

生1:够

生2:不够

生3:不一定吧

师:请你们根据桌上的年历卡,选择其中的一个年份,记录下一年中每个月份的天数,找一找,哪些月份是够的。

片段2:

师:练字不是在一朝一夕的,还是要长久的坚持,所以,小红决定要买12本这样的练字本,你们觉得够她练一年吗?

生:肯定不够

师:要想知道够不够,我们要先知道什么?

生:一年有多少天。

师:你们算过一年有多少天吗?下面请大家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年份,用你的方法算一算,一年有几天。

2个片段均围绕着练字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同时突破了每个月有几天,每年有几天以及每年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他们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等一系列概念问题。学生在经历存疑,探索,解惑,释然的过程,对本节课概念的认知得到了提升。紧接着让学生寻找记忆大小月的方法,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如诗人一般创作出了歌诀,又如数学家一般发明了用拳头记忆的方法,他们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如此一来,原本抽象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实际的情境问题,原本生硬难记的大、小月也变得有规律起来,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转变,让学生更加走进数学,也让数学更贴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3 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

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材中所需掌握的知识,一年有几天,大月有几天,有几个大月……学生心中一定存在着更多的疑问,我鼓励学生将心中的疑问说出来。为什么一年是365天?为什么每隔4年要有一个闰年,逢百年却不是闰年,400年以后又是闰年?关于时间的单位只有这些吗?一年,一天都是怎么来的?当学生展示出诸多的疑问之后,就应该开始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现象,试图去寻找其中和数学有关的因素,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为此,我准备了许多的素材,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呈现地球的自转,公转,日升月落,一年四季的变化。并从数学的角度,详细的阐述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的原理。学生从数学的视角看世界,也感受到了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4 重视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课堂的生命活力来源于学生对事实的感受和体验,来自对问题的好奇和思考,来自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认同,来自探究体验中的惊险和喜悦。把握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有着关键的作用。生日、节日这些特殊的纪念日是学生最兴奋、最开心的日子,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通过一系列的小游戏如:猜猜我的生日,找找和你同月的小伙伴,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节日……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也建立起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意识。接着,通过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24节气,农历计法等,弘扬了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心中的爱国之情。

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现实生活的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从数学的视角看问题,在课堂里利用有效的思维碰撞让数学学习活动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更加贴近生活。当学生学习了某一数学知识后, 能主动思考应用这一数学知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问题,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从生活中走来,在生活中发展,为生活而服务的,从而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让数学不再那么陌生,而是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生活现象,在贴近数学的同时也能真切的感受到,原来数学就在身边!

猜你喜欢
数学应用贴近生活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培养刍议
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用水粉画装饰幼儿的梦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