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变迁、同群和榜样效应与农村青年就业选择

2020-11-30 09:12张朝华麦韵妍
中国西部 2020年5期

张朝华 麦韵妍

[摘要]在不同社会变迁阶段,群体对农村青年的影响力有所不同。文章对佛山市南海区NS村处于村社变迁不同阶段的15名不同职业的村民进行深度访谈,并基于扎根理论,了解他们在青年时期进行就业选择时,同群效应与榜样效应对其产生作用的方式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同群效应的作用力随着村社变迁而逐渐弱化;榜样效应的发挥受到农村经济发展和青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农村青年的择业过程。文章对促进农村青年正确择业的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农村青年;同群效应;榜样效应;村社变迁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20)05-0049-10

一、引言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历经近50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小农社会到乡镇工业化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农村的社会关系网络悄然发生转变。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可以对人的社会角色及其所处的群体进行界定。血缘、地缘或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决定着群体对人作用力的强弱。根据个人与群体间的社会距离,可以将农村社会变迁分为“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三个阶段。所谓“熟人社会”指以宗族、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在一定地域内相互之间非常熟悉,十分了解对方相关情况,具有“强关系”的社会网络。“半熟人社会”指在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相互之间基本认识但交流较少,对彼此之间的情况并不熟悉的“弱关系”社会网络。而在“陌生人社会”中,地域内陌生人居多,人们之间极少交流,几乎完全不了解对方的有关情况,相互之间甚至出现怀疑和戒备。

农村的社会关系网络变迁影响了其发展的方方面面。农民就业大致可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文革”结束后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统包统分”“知青下乡”“联产承包责任制”相结合的,以农村为中心的就业趋向;二是与90年代中期到2008年左右庞大的“民工潮”相伴随的就业趋向;三是2008年至今,农村返乡创业浪潮兴起、乡镇工业化、高等教育普及等多个因素引致的就业选择趋向。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青年的就业选择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目前,我国学界对农村青年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因素、进城务工就业质量与困境、青年返乡创业三个方面。

除经济因素外,社会群体也是农村青年择业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当同群效应或榜样效应存在时,农村青年往往会削弱其对经济因素的考虑,参照社会群体并产生心理转变,进而作出其他就业选择。同群效应又称同伴效应,原是教育学的概念,在国外通常用“Peerseffects”表示。后来,同群效应被应用到多个研究领域。有学者提出,同群效应对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呈现显著的负向强化作用。相对来说,同群效应的研究在劳动就业方面的情况较少,而且多是聚焦于大学生群体与创业行为研究上。榜样效应是先进人物影响和激励他人行为的过程,具有目标相同性、价值契合性和行为相容性三个要素。榜样效应与同群效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以教育学为主,且多数聚焦于道德教育方面。榜样效应还会影响个体认知和行为选择。就榜样效应与就业选择的关系而言,现有文献更多关注的是农村创业存在的榜样效应机制,认为榜样效应有利于激发农民创业。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现有研究鲜有将同群效应和榜样效应应用于农村青年择业。传统“差序格局”的乡土社会意味着每个人都是被包含在宗族血缘及地缘关系内的一分子。因此,农村青年的社会资本主要从宗族及地缘关系中获取。然而,社会资本的概念较为宽泛,难以深化农村青年就业选择机制的研究。基于此,本文试图回答:在村社变迁过程中,同群效应与榜样效应如何影响农村青年的就业选择?本文尝试从不同的社会组织规则中动态地寻找同群效应与榜样效应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并分析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再到“陌生人社会”强弱关系转变过程中的群体影响力,以及决定此影响力发挥作用的机制。

对于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来说,城镇化、工业化令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农村对教育的普遍不重视阻碍农村青年通过教育实现阶层流动,职业技能不足使青年在城市化过程中难以找到体面的工作,就业选择多元化和网络“信息爆炸”更令农村青年陷入迷茫。為探析农村青年的就业机制,本文选取广东佛山市南海区NS村作为个案,对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变迁三个阶段的青年群体进行调查,寻找同群效应和榜样效应对他们择业的影响。结合当地发展情况,“熟人社会”代指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NS村的社会状况,“半熟人社会”代指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8年NS村的社会状况。当前,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已经在向最后一个阶段,即从“半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面对这种趋势,研究同群效应和榜样效应的影响力并对农村青年择业进行有效引导,这对于解决目前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也能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青年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就业提供有益借鉴。

二、村社变迁过程与资料来源

1.村社变迁

NS村是佛山南海的一个自然村,由杨姓、卢姓、徐姓三个家族组成,其中以杨姓为第一大姓,20世纪80年代常住人口约830人,属于人口较多的村落。事实上,几个村民小组之间的联系并不算太多,每个村民小组在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前,以生产小组的形式构成了一个相对紧密的社会网络,并共同组成了一个生产大队。同一生产大队的村民共同生活、参与生产。村民拥有共同价值取向,并以村规民约、伦理道德的方式成为共识,相似的价值追求让集体行动逻辑成为主导。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南海迎来了经济的平稳高速发展。2000年,NS村常住人口超过1500人,生产队逐渐向村委员会转变。NS村除了部分集体资产通过成立股份合作社并聘请专人经营管理之外,其它诸如耕地、鱼塘等资源全部采用承包责任制经营,并实现有效的土地流转。改革开放在极大促进广东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同时,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供给也吸引了港澳及境外投资,使得食品、五金加工、小家电制造等轻工业在珠江三角洲得以蓬勃发展。NS村在连通与佛山市中心城区的陆路交通线路后,它已经不再是一个边陲地区,工场手工业开始形成。当加工部件越发复杂,手动机械、电动机器逐步代替手工劳动,兼业村民逐步向全职发展。在交通发展、教育普及与“民工潮”等的推进下,有更多的村民凭借“本地人”的优势选择外出打工,更多的职业选择开始出现。

随着中小五金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南海按照2007年年末美元汇率计算,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小五金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为应对金融危机,“大杂烩”生产几乎使全部五金零件厂家开始朝专业化方向运营,从为下游采购商提供诸如服装纽扣、门栓等各类小零件向灯饰、铁艺家居、门锁等转型,当地的各个厂家构成紧密的产业链共同发展。尽管很快脱离了金融危机的泥潭,而这时互联网蓬勃发展,青年群体能够很容易就接触到各类不同信息,群体效应造成的信息壁垒消失,群体价值被互联网冲击下的个人价值所替代。当然,经济条件的变化使各个家庭都有能力支持青年获得更好的教育,交通信息网络的发展以及职业分化、新职业的出现,让年轻人有资本和机会进行更多的选择。

2.資料来源

本文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应“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时期,对当时年龄处于青年阶段的分别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90年代的15位村民进行了访谈,他们的基本资料详见表1。

三、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研究过程

1.开放性编码

为确保编码的充分性,本文随机选择了2/3的访谈记录进行编码分析和模型建构,另外1/3的访谈记录则留作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对NS村村民的2/3访谈资料进行初步整理,提取关键词句赋予概念,进行开放式编码,可以得到各个访谈对象多次提到的关键概念,并进行范畴化,编码结果详见表2。

由于开放性编码工作量较大,限于篇幅,仅示例部分初始资料及其编码与范畴形成的过程(详见表3)。

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对开放性编码所得到的一系列范畴进行精确化,进而提出新主题的过程。对访谈资料进行进一步提炼总结,得到主轴编码(详见表4)。

3.选择性编码

经过系统的分析,结合已有编码结果,围绕访谈主题“农村青年的就业选择”,将核心范畴归为村社变迁、同群效应和榜样效应三类。如图1所示,在村社变迁的背景下,同群效应和榜样效应是影响农村青年择业的两条路径,它们对农村青年群体的择业发挥不同的作用。

4.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文用另外1/3的访谈记录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中的范畴已经发展得非常丰富,对于农村青年就业选择的影响作用机制,均没有发现形成新的重要范畴和关系,6个主范畴内部也没有发现新的构成因子。由此可以推论,上述“农村青年就业选择的影响作用机制”在理论上是饱和的。

四、村社变迁背景下同群效应与榜样效应的影响路径分析

1.同群效应对农村青年择业的作用力呈递减趋势

在“熟人社会”中,农村以农业经济为主,注重生产协同以维持生计和维护群体的稳定。农村青年群体的人力资本积累相近,社会交往密切,处于完全信息状态。于群体而言,“安土重迁”是其共同价值,同群趋向影响显著。因而,同群效应在“熟人社会”的影响力最大,留在农村发展第一产业成为农村青年群体的主流选择。

在“半熟人社会”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正从传统农业走向多样化。随着“民工潮”与“进城热”的推动,农村的人口构成变得越来越复杂,人口流动、职业分化等让成员之间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有限的联系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网络,“大群体”变成“小团体”。在此背景下,群体成员数量减少,群体活动也更加倾向于共同的经济利益。一旦无法达成利益一致,群体内部矛盾的产生就会大幅削弱群体力量,引致群体松散。农村青年在择业时,更考虑经济利益,向往进入获利较多的行业或选择进城务工。在此阶段,成员间的社会距离变大,同群趋向的影响力已经开始削弱。

在“陌生人社会”中,农村青年更倾向于外出求学,其人力资本不断积累,与“熟人社会”中的文化教育和工作技能水平已经截然不同。在获得择业能力基础的同时,人力资本的差距意味着群体内部的分层,群体整体性由此瓦解。随着农村青年“流出”成为常态,社会距离渐趋最大化,群体内部进入非完全信息状态,没有人可以完全了解对方职业的真实状态。另外,职业种类增多,就业信息传递渠道更加畅通,加上互联网价值观的影响,农村青年群体更愿意利用各种方式搜集来的信息,综合考量经济与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最终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职业。此时,同群效应几乎无力影响农村青年的就业选择。

2.农村经济发展和青年人力资本积累影响榜样效应作用的发挥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引导农村青年树立榜样与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在“熟人社会”,农村经济仍处于较落后的发展阶段,生产结构单一,农村青年可参照的榜样对象很少。随着村社变迁,农村青年对未来工作的期望主要面向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等因素。当榜样出现并拥有其所希望的东西时,他们就有了追随的对象。在“半熟人社会”,农村产业布局开始改变,领头行业的成功者便成为一代人的榜样。由此,许多农村青年受成功者的影响加入该行业,继续促进行业的发展。而成长于“陌生人社会”的农村青年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较大,便捷的信息传递令榜样广泛存在,他们对榜样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榜样树立后,农村青年便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达成这一目标:一是自身对榜样的渴望和努力程度;二是自己与榜样的角色距离。前者仅是个人主观问题,先不作探讨。后者是一个客观问题,当个人与这个榜样拥有的东西差距甚远时,榜样只能作为一种“梦想”,而远非能够实现的目标,此时榜样效应的作用就非常小。放眼“熟人社会”,农村里罕有的“称职榜样”也会因群体趋向固化而扩大了与青年的距离,极大地阻碍了青年对他们的追随,致使青年受到他们的影响较弱。再看“陌生人社会”,虽可选榜样较多,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农村青年不一定具备追随榜样的能力,难以判断榜样的适当性,榜样的可替换性也逐渐增强。因此,榜样吸引力较以往社会形态有所下降,榜样效应也相应减弱。

3.同群效应与榜样效应相辅相成

若榜样存在于同辈群体中,榜样的可达性则会明显增强。在具有相似价值观念的群体中,由于地域距离和社会角色距离接近,农村青年更容易发现榜样和了解其形成与发展路径。这有利于农村青年设定追随目标,并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由于群体内存在强关系,榜样与其追随对象的社交距离缩短,更倾向于给予对象进入所在行业的支持,如入职途径、技能指导等,从而缩小农村青年与榜样的条件差距,增强榜样效应。

在同辈群体中,榜样的存在对同群效应起正向激励作用。首先,在价值追求方面,榜样能潜移默化地引导个人价值的转变,促使其更新价值观念,重构对生活模式的认知。其次,个人价值推动群体价值的进步,加快信息流动,缩短信息距离。最后,同群趋向形成,群体内部相互影响。尤其是榜样所在行业趋向于成为其他农村青年的职业发展方向,个体间以介绍、帮带的形式相继模仿入行。在社会距离方面,榜样及其追随者会在群体中形成“小团体”,并且不断扩大影响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该“圈子”。农村青年也会重新思考其社会角色定位,以“同行”为纽带增强其对所在群体的归属感,进而增强同群效应。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村社变迁背景,以佛山市南海区NS村为个案,利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农村青年就业选择影响因素模型,强调了同群效应和榜样效应对农村青年就业所发挥的作用,试图为农村青年就业的政策制定提供方向和思路。研究发现,同群效应和榜样效应是农村青年就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同群效应在“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中的作用力不断弱化。而榜样效应的作用力受到农村经济发展和青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此外,同群效应与榜样效应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农村青年的就业选择过程。但在不同的村社变迁阶段,二者发挥的作用力具有差异性。

结合村社发展现状和上述分析,本文认为需要关注同群效应与榜样效应及其相互作用对农村青年择业的影响,并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以供讨论:

1.重视同群效应在社会转型中的职业引导作用

在“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的转变阶段,首先,必须以经济先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为农村青年择业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其次,推进农村自治模式创新,建立青年群体的沟通平台,接纳外来人口,通过利用乡土伦理道德、村规民约、村委调解等方式,协调村民之间在社会转型阶段因经济原因引起的矛盾,进而维持群体的稳定,确保群体内部沟通顺畅。再次,在青年群体内部传播多元价值观,打破思维定式,鼓励其创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向上的群体择业趋向。最后,加强“熟人”群体的引导。通过多渠道发布有效就业信息、表彰各行业杰出青年代表等途径,潜移默化地发挥群体就业方向对青年择业的引导作用。

在“半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阶段,重构群体网络,缩减社会距离是同群效应作用发挥的关键点。一方面,倡导基于兴趣爱好或共同价值追求的“小团体”组建,重新塑造群体。在价值多元的网络时代,代表整个农村青年的大群体消失,而“小团体”在某种情况下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建立同行业年轻人联络平台,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寻找合作共赢的机会;根据某种兴趣爱好,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网络,提供更多年轻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并利用便捷的互联网通信重新构建新型社会网络。另一方面,激活以宗族纽带为基础的青年群体网络,强化宗族联系的重要性,并相应地搭建宗族沟通平台,增强青年群体的宗族归属感,实现社会角色的回归。最后,利用已经建立或重塑的群体,引导更多的年轻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择业。

2.以榜样效应路径提升农村青年择业的价值与规范性

重视榜样效应的作用发挥帮助农村青年认知正确的榜样定位,规范榜样的追随路径,提高目标可行性,最终选择到符合个人实际的职业。榜样效应路径实现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的产业结构转型。经济环境的改善会引导农村青年进行个人职业发展目标设定,构建心理期望,为选择榜样奠定基础。其次,构建青年群体沟通平台,疏通信息渠道。利用现行发达的社交软件,建立沟通交流平台,让追随者更容易发现榜样,了解榜样的发展路径,从而更好地实现追随。再次,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榜样树立后,农村青年应该通过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和学习工作技能,积累人力资本,缩短与榜样的角色距离,进而具备追随榜样的条件和可能。最后,规范榜样的引导作用。榜样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互联网尽管带来很多便利,但其带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也可能成为农村青年的榜样。因此,我们需要榜样效应发挥过程中加以规范,防止多元化时代农村青年树立错误榜样,防范通过类似“微商”“代销”等传销形式创造的“榜样”对农村青年思想的侵蚀。

由于本文采用个案研究,也存在案例代表性不足等局限。后续研究可以通过扩展案例数量、以定量研究加強同群效应与榜样效应对农村青年就业选择的因果机制探析等途径,对相关研究加以补充和完善。

(责任编辑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