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穆峰
在外打拼久了,便想回家保养一下自己的心灵。
每次回家,我总感觉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父母健康使我安然释怀。尽管父母亲年岁已高,但他们能相互照顾地生活着,也能安度晚年,我沉浸在一种满足感之中。
每次回到农村,虽没有城里的人气与喧嚣,但邻居们都喜欢来我们家唠唠家常,也驱散了老屋长期的寂寞和冷清,乡亲邻居们的和睦相处,让常年不在他们身边的我有了一份放心和慰藉。
在家里,父母的爱让我内心充满温馨。他们总是做我最喜欢吃的饭菜,喝最好的茶。其实回到家里,简单的生活才是我的追求,一是怕劳累他们,二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鱼肉荤菜吃多了对身体也是负担。但母亲总要做几道菜,看着我高兴地吃着,总要轻轻地问一下,可口吗?有味吗?咸淡如何?我总会说,非常好吃!她的脸上溢满了笑容。在家里,什么都不用想,那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感觉,让在外工作的我紧张的神经一下松懈了许多,因为哪怕天塌下来,我也用不着担忧,父母在,就有靠山,就有归宿。
老家屋前屋后种着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美味可口。在城里无法购买到,每次回城市总要带上家产的蔬菜,可惜蔬菜保鲜期有限,不能带得太多。每次回到城里,又分享一部分给邻居,农村的蔬菜新鲜、干爽、可口,比城里的蔬菜不知好吃多少。
生活在农村,不用考虑交通和工厂造成的大气污染,在城里待久了总想去农村住住,而生活在农村的人总想到城市打拼,这也是围城心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年轻人不再守着乡村,留守在农村的均是父母辈老人,他们守候着日夜依恋的家园。每当回到老家,一张张被岁月侵蚀的面孔,饱含着世间的沧桑,有时我都认不出他们,一阵寒暄之后才恍然大悟。
初秋时节,走进田野,远远看去垄上像是飘雪,哪怕是夜晚,那白色的荧光也能远远朦胧地看到,走近仔细一瞧才知道那是芝麻花。这让我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农村人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天还没有亮,家家雄鸡就竞相报晓,这种脱离工业化的农村,一种自然的天籁打开新的一天。难得在家过一宿,听着它们的声音,仿佛时间还停留在七十年代,仿佛没有了时间追赶的速度,安详、柔顺、按部就班迎来村民的開门声。
看着家,想着过去的热闹,河东学校每天琅琅的读书声,下课孩子们在操场上的欢笑,那种欢乐不时地侵袭着我。而现在只是深沉,看着地砖上的青苔,总觉得有一种看不见的底蕴。
家给我力量,给我智慧,给我人生的希望。在我受到挫折时,最能医治我内心的伤痛。它又是心灵的港湾,每次回家后,都好像重新获得动力,好像又年轻几岁。父母健康地生活着,是我平凡生活创造不平凡成就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