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少资源下的扩展码长方案研究

2020-11-30 09:08彭佛才韩翠红徐俊马璇
移动通信 2020年10期
关键词:重传

彭佛才 韩翠红 徐俊 马璇

【摘  要】在Polar码重传中,如果重传的资源比新传的资源少,那么可使用不同的重传方案:重复发射原来的编码字(低复杂度)、使用原母码长度的扩展码长方案(中等复杂度)、使用可变母码长度的扩展码长方案(高复杂度)等,对这三种方案进行了分析,从仿真結果来看,在一定码率和资源下,可变母码长度的扩展码长方案具有一定的性能优势。

【关键词】Polar码;重传;扩展码长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20.10.009        中图分类号:TN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20)10-0049-05

引用格式:彭佛才,韩翠红,徐俊,等. 更少资源下的扩展码长方案研究[J]. 移动通信, 2020,44(10): 49-53.

0   引言

在二进制离散无记忆信道(B-DMC)下,Polar码是目前唯一的香农容量可达的编码方案[1]。Polar码已应用到第5代移动通信(5G-NR)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广播信道(PBCH)、大于等于12比特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承载大于等于12比特的上行控制信息(UCI)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2]。

不同于数据信道(PDSCH和PUSCH,它们使用LDPC码来编码),上述的PDCCH、PBCH、PUCCH和UCI没有重传,接收端也没有合并操作。

Polar码没有误码平台(Error Floor)[1, 3],这使得它非常适合于需要特别可靠的通信系统中(如工业控制)。

在5G-NR的后续演进及未来的6G中,如窄带物联网(NB-IoT)和机器类通信(MTC),Polar码可能会应用于数据信道中(PDSCH/PUSCH)。这时候,Polar码需要有重传机制,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在接收端,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合并。

另外,文献[4]、[5]给出了重传和新传在等码长下的Polar码码长扩展方案。文献[6]研究了重传和新传可在不等码长情况下HARQ性能,但该方法的重传码构造需要特殊设计的掩码(Mask,可参阅该文献的图2)。文献[7]给出了使用循环缓冲区的HARQ方案(注:该方案使用了一次编码即可达到多次发射的目的,一次编码成码率较低但码长较长的码字),其重传可以使用任意的码长(即可以和新传不等长)。鉴于此,本文研究了用于Polar码重传的扩展码长方案。

1   扩展码长方案

1.1  基础

Polar码的生成矩阵GN为:

显然,对于母码长度为2N=2n+1的Polar码,其生成矩阵G2N为:

假设新传时待编码的信息为uN(包含了冻结比特),编码之后的码字比特为xN,那么有:

假设从新传中拷贝出来的、信道质量最差的若干比特,在设置冻结比特之后的待编码的信息为vN,那么,对vN进行Polar码编码,得到码字比特wN:

对码字比特wN和新传的码字比特xN进行异或(或者,模2加)操作,得到重传的码字比特tN:

根据式(2)至式(5),有:

即如果把重传的码字比特tN和新传的码字比特xN级联起来,那么级联之后的码字比特是码长为2N的Polar码。即通过“拷贝-编码-异或-级联”的操作,可以把Polar的码长从N扩展到2N。在解码时,接收端需要先解码出对应重传的、从新传中拷贝出来的比特,然后把这些比特当作已知比特,再去解码新传中的其他比特。即通过重传,码率会下降为原始码率的一半。根据Polar码的原理,在相同码率下,码长越大,性能越好,即扩展码长有利于Polar码性能的提高。这也是扩展码长方案性能比直接重传码字比特(即CC)性能更好的原因。文献[4]给出了在相同资源情况下的仿真性能(该文献的IR-HARQ方案)。

重传可以使用与新传不同数量的资源,即实际发射的码字比特数可以不同。如果重传的资源比新传多,那么,可以简单地重复发射重传的码字比特即可,这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本文要研究的是,在重传的资源比新传少的情况下,如10%至90%的新传资源,如何进行码长扩展。

另外,作为对比,在重传的时候,可以直接重复传输新传中的码字比特。在接收端,可以直接对接收到的码字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LR)进行合并,即蔡司合并(CC,Chase Combination)。

1.2  使用新传的母码码长来扩展

在这种方案中,由于重传的资源比新传的资源少,因此,需要删除模2加之后的部分码字比特,如图1所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编码只要编一次即可,根据不同的资源来选择需要的码字比特数量。

这种方案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在接收端,由于接收端并不知道被删除的码字比特的值(是“0”还是“1”),那么只能对它的对数似然比(LLR)设置为0(即是“0”或“1”的概率都为1/2),这会引进随机噪声。也就是对重传的解码和新传的解码都会引进噪声,从而会恶化解码性能。

为了验证该方案的性能,本文对码率R=1/2、R=3/4和R=15/16这3种情况进行了仿真(注:在码率低于1/2时,扩展码长方案相对CC增益不大,如小于0.7 dB,故没有仿真)。基本仿真参数是:对于R=1/2的新传,K=320,N=1 024,E=640;对于R=1/2的重传,拷贝的比特数P如表1所示,N=1 024,E=640×Percentage,Percentage=0.1~1.0;对于R=3/4的新传,K=600,N=1 024,E=800;对于R=3/4的重传,拷贝的比特数P如表1所示,N=1 024,E=800×Percentage;对于R=15/16的新传,K=844,N=1 024,E=900;对于R=15/16的重传,拷贝的比特数P如表1所示,N=1 024,E=900×Percentage;基于3GPP的编码方法[2],AWGN信道,BPSK调制,基于概率的串行消去(SC)解码方法。仿真结果如图2至图4所示。

表1中的“Percentage”表示重传的资源对新传的资源的比例; 表示在R=1/2时,从头开始删除码字比特时,拷贝的比特数;表示在R=1/2时,从尾开始删除码字比特时,拷贝的比特数;其他的未说明的符号依此类推;表1中的“>”表示解码性能比新传还差。因此,这种情况下,扩展码长方案无意义。因此,图2至图4里面没有给出少资源(如0.1~0.6)情况下的仿真结果。

在这里面,CC方案的理论性能计算方法如式(7)所示:

其中,SNRCC为CC的对数形式理论性能,SNRNEW为新传的性能,ECC为CC使用的资源,ENEW为新传使用的资源。

从表1和图2至图4可知,当重传的资源小于等于0.5时,这种扩展码长方案的性能比新传的性能还差,从而是不可取的。当重传的资源大于等于0.8时,这种扩展码长方案的性能比CC的性能有明显的优势:码率越高,优势越显著。

1.3  使用可变的母码码长来扩展

该方案的原理如图5所示。这种方案需要根据重传的资源F来选择重传的母码长度M=2ceil(log2F)或者M=2ceil(log2F)-1(注:根据3GPP协议[2],如果码率P/F小于9/16且资源不超过(9/8)·2ceil(log2F)-1时,会使用母码长度M=2ceil(log2F)-1。即,这时候会使用重复发射的方案)。其中,F=E×Percentage,E是新传的资源(比特数),ceil()为上取整操作,log2()为取以2为底的对数。如果重传的资源发生了变化,则有可能要进行重新编码。另外,拷贝的比特数P如表2所示。

在发射端,(在异或操作之前的)编码按照3GPP的规则来进行:在码率R=P/F超过7/16时,使用缩短(Shortening)的方法来编码;否则使用打孔(Puncturing)的方法来编码。

在接收端,相对第1.2节的方案,由于没有删除任何码字比特,故不会引进噪声。因此,直观上来说,该方案的性能应该比第1.2节的方案的性能更好。仿真结果如图6至图8所示。其中,“Polar((1+Percentage)×800, 600)”表示待编码的信息长度为K=600比特、编码之后的码字比特的长度为E=(1+Percentage)×800比特的Polar码。例如,如果Percentage=0.1,那么它表示Polar码(880, 600)。

从图6可知,当重传的资源大于等于0.2倍的新传资源时,这种方案相对重复发射方案(即CC)都有增益。从图7和图8可知,当重传的资源大于等于0.1倍的新传资源时,这种方案相对CC都有增益;并且,这种方案的性能较为接近相同码率的Polar码的性能。

1.4  與循环缓冲区方案的简单比较

根据3GPP协议[2],如果新传的码率超过7/16,并且如果重传使用3GPP的循环缓冲区方案,那么,在发射端,其本质上是更少资源下的重复发射方案。在接收端,其本质上是更少资源下的CC方案。根据上面的仿真结果,更少资源下的扩展码长方案性能比重复发射方案(即CC)的性能更好,即更少资源下的扩展码长方案性能比循环缓冲区方案的性能更好。

如果新传的码率小于等于7/16,那么,扩展码长方案能拿到的性能增益(相对CC)非常有限,则不如直接使用CC方案或循环缓冲区方案(去传输没有得到发射的冗余比特)。另外,考虑到各种重传方案的复杂度,在中低码率下应使用CC方案或循环缓冲区方案。

2   结束语

从上面的仿真结果和分析情况可知,在高码率(R≥1/2)下,应使用扩展码长方案;而在中低码率下,应使用CC方案或循环缓冲区方案。

目前来看,不同资源下的扩展码长方案可能需要改变母码长度,这对编码和解码的复杂度带来一定的影响。将来应研究如何进行一次编码即可实现上述可变资源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E Ar?kan. Channel polarization: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apacityachieving codes for symmetric binary-input memoryless channels[J]. IEEE Trans. Inform. Theory, 2009(55): 3051–3073.

[2]    3GPP. 3GPP TS38.212 V15.5.0. NR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Release 15)[S]. (2019-03-27)[2020-01-08]. https://www.3gpp.org/ftp/Specs/archive/38_series/38.212/.

[3]    TONG Jiajie. An Asymmetric Adaptive SCL Decoder Hardware for Ultra-Low-Error-Rate Polar Codes[J]. http://arxiv.org/abs/1904.02327v1, 2019-04-04.

[4]     Huawei. R1-1611255-HARQ scheme for polar codes[EB/OL]. [2020-01-08]. https://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87/Docs/R1-1611255.zip.

[5]     朱鸿斌. 改进型极化码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法[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39(5): 1136-1141.

[6]   CHEN Kai. ARUM: Polar Coded HARQ Scheme based on Incremental Channel Polarization. arXiv:1805.06597v1[cs.IT][J]. https://arxiv.org/abs/1805.06597, 2018-05-17.

[7]    Mostafa El-Khamy. Circular Buffer Rate-Matched Polar Codes. arXiv:1702.04080v1[cs.IT][J]. http://arxiv.org/abs/1702.04080v1, 2017-02-14.

猜你喜欢
重传
基于TDMA的wireless HART网络多路径重传算法
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与Hash查找的广播重传研究
面向异构网络的多路径数据重传研究∗
移动网络中重传超时问题的研究
一种基于散列邻域搜索网络编码的机会中继重传方法
数据链路层的选择重传协议的优化改进
基于SCTP-CMT的改进重传策略
MPTCP中一种减缓缓存阻塞的重传策略
物联网应用中TCP协议重传机制的简化研究
选择性重传法在IPTV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