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春青稞新品种“喜马拉23号”栽培技术要点

2020-11-30 08:51拉巴穷达
种子科技 2020年19期

拉巴穷达

摘   要:以高寒“喜马拉23号”栽培技术研究与多年示范推广经验为基础,阐述了“喜马拉23号”高寒山谷农区示范及推广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高寒春青稞;“喜马拉23号”;栽培技术要点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9-0041-02       中图分类号: S512.3       文献标志码: B

1   喜马拉23号简介

春青稞新品种“喜马拉23号”(代号GH88009)是西藏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青稞育种课题组从日喀则市康马县卓嘎乡农家品种通过系统选育而来。在2019年4月,通过西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喜马拉23号”。

2   特征特性

(1)特征:幼苗直立、叶片半直立、株型紧凑、株高105 cm左右、穗长4.7 cm、四棱短芒、穗棒形、粒色黄、粒质硬、籽粒饱满、每穗实粒数42~45粒、千粒重为34~36 g。

(2)特性:春性、早熟品种,河谷农区(海拔4 300 m以下)全生育期105 d左右,高寒山谷农区(海拔4 300~

4 500 m)作物全生育期135 d,秸秆韧性较强、抗倒伏、耐旱耐寒,该品系在海拔4 300~4 500 m范围的宜农区适宜种植。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种子精选与处理

3.1.1   种子精选

种子纯度、净度达到种子田的基本要求,种子千粒重应该≥36 g,大田用种纯度≥95%,净度≥98%,所用种子含水量≤13.5%,发芽率≥96%[1]。

3.1.2   种子处理

作物播种之前,选择阳光充足的好天气,将种子晾晒3~4 d,提高种子活力和发芽率,同时能有效防止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晒种时避免地面高温灼伤种子。

种子包衣常用药剂及方法:立克秀0.1~0.15 kg药剂兑水1~1.5 kg可包衣50 kg种子,按种子重量的0.2%~0.3%,兑水1~1.5 kg进行包衣。扑力猛按药种比1∶(1 200~1 500)进行拌种处理;或80 mL扑力猛1瓶兑水1 kg可包衣50 kg种子。卫福2~3 g兑水1~1.5 kg可包衣50 kg种子。这3种药剂是目前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的种衣剂,能防治种传病、土传病及黑穗病。包衣后的種子摊开置于通风处,阴干后播种。

3.2   地块选择与处理

3.2.1   地块选择

GH88009属于抗寒抗旱、丰产型的春青稞新品种,根据多年栽培技术研究和种植经验,作物对土壤肥水要求较高,因此应选择肥力中等偏上、灌水和排涝条件较好及交通方便的地块种植,前茬以油菜、小麦、豆类、马铃薯、绿肥等作物为宜,且为质地疏松的中型土壤。

3.2.2   地块处理

在土壤含水量在16%左右时,能达到“手捏成团,手放开能散”时,宜于翻耕播种。结合土壤墒情,作物耕作要求深度一般维持在15~20 cm,保证耕地入土深浅一致,不能漏耕。另外,在播前做好“扎扭”工作[2]。

3.3   适期播种

依西藏高寒山谷农区气候特点和“喜马拉23号”生育期的要求,为了保证作物成熟性,建议在每年4月中旬至4月下旬播种完,要比当地品种适时早播。

3.4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根据不同山谷农区气候特点(主要海拔)、种植方式等而定,撒播比条播的播种量大,一般机播播种量20 kg/667 m2。人工撒播的地块可以适当加大播种量,但不宜超过22.5 kg/667 m2。

3.5   合理施肥

结合春耕整地的同时做好施肥工作,根据作物需求施用足够的底肥。一般每667 m2施肥标准:施农家肥1 000~1 600 kg或者商品有机肥40 kg以上;施化肥20~24 kg,其中磷酸二铵10~13 kg、尿素4~6 kg、氯化钾4~5 kg。为保证品种成熟性,该品种肥料使用建议以底肥为主,根据苗期出现弱苗、叶色偏黄或出苗不整齐等适当追肥(追施尿素2.5~3 kg/667 m2),品种抽穗后不能追施氮肥,会造成“贪青晚熟”现象[3]。

4   田间管理

4.1   作物出苗期的管理

苗期查苗补种,播种后及时检查播种质量,播种质量差、落粒多的田块,还有遇到断行缺苗现象,应该及时用合格的种子开沟补播。一般高寒山谷农区播种后10~15 d出苗。为了形成大穗奠定基础,从出苗至拔节,应在做到全苗的基础上争取苗齐、苗壮、苗匀。

4.2   水肥管理

及时灌水对保证作物正常发育非常重要,要掌握“看天、看地、看田灌水”的原则。重点抓好头水、拔节水、灌浆水,其余看土壤墒情灌好分蘖水、孕穗水和麦黄水。灌头水在青稞生长的3叶1心进行。头水注意小水漫灌,灌水高度不超过第2叶。灌第二水应在青稞生长的分蘖期进行,在二水时施尿素3 kg/667 m2。

4.3   拔节后至孕穗期管理

青稞处于拔节期,拔节后7~10 d灌拔节水。田间管理以“控水防虫”为主。控水以排水为主,此期是各种植区雨水较为集中的季节,如果田间持水量过大及时间过长,导致青稞根系早衰,为避免涝害发生,需要及时做好排涝工作,保证田间没有积水。

4.4   抽穗至成熟期管理

青稞处于灌浆期,是决定青稞粒重的关键时期,要确保水分供给充足,做到定时定量灌溉,保证灌水1次。灌浆到成熟时期是使用叶面肥的最佳时期,此时叶片窄、叶色落黄过早,说明土壤肥力不足,必须施用叶面肥,有助于提高青稞籽粒的千粒重。后期灌水时尽量选择无风晴天进行,以防倒伏现象。

5   病虫、草害防治

5.1   杂草防治

对稗草、野燕麦、狗尾巴草等浅根性禾本科杂草,在青稞苗期阶段进行除草;对灰菜、野油菜、蒿草等双子叶杂草,在青稞3~5叶期进行化学除草。

在春季播种整地,用40%野燕麦畏乳油220~250 g/667 m2,兑水15 kg,雾化喷施于地表,或者拌细沙15 kg施于地表,施药后2~3 h完成青稞播种前耕地和耙地作业,施药深度达到8~10 cm。

青稞3~5叶期,同时禾本科杂草2~5叶期,喷施农药防治青稞田杂草,如野油菜、灰绿草等,每667 m2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9~15 g适时进行防治。或者使用普瑞麦在青稞4~5 叶期施药,每袋(5 mL)兑水用喷雾器均匀喷雾。如果当地配发有“爱秀”除草剂,可以用一袋“普瑞麦”(5 mL)加一瓶“愛秀”混合兑水,严禁与 2,4-D 丁酯混用。或者使用“千里寻”在青稞 4~5 叶期,温度 5 ℃以上施药。一瓶“千里寻”(60 mL)兑水均匀喷雾。“千里寻”不能与其他除草剂混用,如果当地配发有“爱秀”除草剂,在喷施完“千里寻”后,必须间隔 7 d,可以喷施1次“爱秀”除草剂,均匀喷雾,杀灭绝大多数单子叶和阔叶杂草。防治单子叶杂草(野燕麦、狗尾草、稗草等)过程中,每667 m2用5%“爱秀”(唑啉草酯)乳油60~100 mL,或每667 m2用6.9%“大骠马”(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50~60 mL适时进行防治。“爱秀”或“大骠马”可与苯磺隆混施,不可与2,4-D丁酯混施。苯磺隆一季作物只能施用1次。施药条件要求无风或微风天气,气温在18 ℃以上,土壤墒情较好,作物叶片无露水,施药后6  h无降水。

5.2   虫害防治

地上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黏虫等。进入3叶1心期后开始观察田间蚜虫发生情况,重点观察青稞卷着的叶片,观察是否有虫害发生,发现虫害后及时用药剂防治。田间进入拔节期后,青稞生长旺盛,此时给害虫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繁殖空间,害虫特别是蚜虫也进入了大量发生的时期,如果不在这个时期控制好虫口数量,会导致后期虫害成灾,为害加大,控制成本增加。这个时期应该根据天气情况尽可能进行一次全面的虫害防治工作。进入灌浆期后,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和天气情况,进行一次虫害防治。

防治药品有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吡虫啉等药剂,喷施时应该田块不能有露水,一般选择早晚无风时喷雾(10:00 AM左右或5:00 PM左右),大风天气禁止喷药剂,同时要避免降水天气。注意喷施农药者要保持均匀的步伐速度和喷头的摆动速度。

地下害虫主要防治地老虎、金针虫、蛴螬等,对于常年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在播种前用地虫杀星5 kg/667 m2拌细沙撒匀后翻耕,可有效防治,作物生长季节发生地下害虫的,可通过及时灌水减轻为害。

5.3   病害防治

一般青稞生育后期出现的病害有白粉病、黑穗病、锈病等。出现黑穗病的地块,需要及时人工拔除整棵病株,并将病株焚烧或掩埋。其余病害发生的区域和田块,在发病前期,应及时统一用药剂防治1次。选用新型农药叶将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喷雾防治白粉病、锈病。每667 m2一袋规格30 g叶将倒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喷雾器中,用喷雾器均匀喷雾。

6   适时收割

如果推迟收获期,青稞会降低品质和产量,一般要做到青稞在田里“8成熟、10成收”时处于蜡熟后期,叶、叶鞘、茎秆全部变黄,籽粒已具备品种应有颜色,籽粒含水量在16%~18%时为最佳收获期。收获后及时脱粒晾晒,使籽粒含水量降至10%~12%,以利于种子安全收藏。注意防止品种混杂,要求单打、单收、单运。

参考文献:

[ 1 ] 普布顿珠,刘磊.春青稞“喜马拉22号”高产栽培技术[J].西藏科技,2016(4).

[ 2 ] 童生红.高寒地区青稞病虫害防治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2017(3).

[ 3 ] 普布顿珠.广适春青稞品种喜马拉22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