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蔺静
摘要:作为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民族,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文化载体。从古至今,彝族人都是以歌曲舞蹈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彝族服饰又是彝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彝族歌舞搭配不同的彝族服饰,来表达不同的历史文化。而“朵洛荷”作为彝族代代相传的文化,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彝族历史文化中最精彩的文化艺术之一。而通过“朵洛荷”歌舞与服饰的联系,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的文化服饰和彝族的歌舞。
关键词:彝族;朵洛荷;歌舞;服饰
一、绪论
彝族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一颗绚烂夺彩的西南明珠,彝族承载着历史,创造着奇迹,,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是一个和谐,活力四射的民族。彝族的服装与饰品有着悠久的文化,他的设计非常形象,蕴含着美好,深刻的寓意,是非常五彩斑斓的,古朴而富有创意。彝族历史远远流长,彝族文化光辉灿烂,彝族人民有着极强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他们的服饰色彩鲜艳,同时,彝族的舞蹈和歌曲也是绚烂夺目的,因此,彝族有着丰富的音乐艺术和民间传统歌舞。
二、朵洛荷的歌舞服饰
(一)朵洛荷歌舞
“朵洛荷”的汉族意思是火把节的舞蹈,它是彝族的一种充满民间特色的一种舞蹈。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在火把节的时候彝族人就会表演这种舞蹈。在彝族方言中,“朵”就是火,后来人们将其引申为火把的意思,“洛”的意思是唱,每年的阴历六月二十四,也就是火把节那天,朵洛荷就会成为那天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彝语中的“朵洛荷”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东洪”,这是一种彝语的特色曲牌,广泛代指那些一遍跳火把节之舞,一边唱歌的人。不久之后,在选美活动中,又把“朵洛荷”添加了进来,二者的结合,被称为“朵洛荷选美”。“朵洛荷”这种特殊的舞蹈形式,仅仅局限于女生进行集体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可以展示彝语女孩们身上的着装和佩戴呢首饰。来展现自己的魅力和对心爱人的爱慕之情。朵洛荷的歌舞和服饰,表达的是彝族人在火把节当天表演朵洛荷的一种艺术文化。
通过优美的舞姿和欢快的乐曲,我们向您表达一个山地民族的生命情怀;我们用阳光燃成火焰,为您呈现一个山地民族的风情万种。演出当天,彝族女孩儿们身穿各种多姿多彩的服装,佩戴各种款式的首饰,手中拿着一把漂亮的油纸伞,脸上笑靥如花,伴随着甜美动听的歌声,缓缓入场。女孩子们都稍微低下头,脚步轻盈,步伐细碎,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他们的歌声是那么的引人入胜。通常来讲,朵洛荷以十几个人为一组,姑娘们以围圈的形式来展示她们最美的一面,表演中,当地的村长评委就会按照传统习俗选出最美的“朵洛荷”姑娘。
(二)朵洛荷服饰
彝族服饰丰富多彩,喜欢用红黄绿橙粉蓝等对比强烈的颜色来搭配。随着世界进入多元化社会,彝族在服饰上也渐渐地变得现代化,在传统的服饰上加入了许多现代化元素。但“朵洛荷”还是保持着它传统的文化信仰,演绎着属于它们的独特的传统风格。彝族姑娘们的帽子也有很多种,有头帕、瓦盖、鸡冠、大圆帽等,有些头饰上搭配玛瑙,比如头帕、瓦盖;有些搭配的银饰,比如大圆帽、鸡冠帽。在朵洛荷选美当天,姑娘们都会穿上她们觉得最美的服饰和各式各样的帽子聚集在草地上等待着,期盼着,手里握着黄色的油纸伞,踩着细碎的步伐优雅的边走边唱,希望能把最美的自己展现在世人面前。
根据彝语习俗,“朵洛荷”选美这个活动是非常盛大的,参加选美活动的女生大约都是十五六岁,到了这个年龄,他们就要换下儿童款式的裙子,这种童裙比较朴素,通常都是红白相间,然后穿上红色、蓝色、黑色为主要颜色的少女裙,小时候梳的头发是独辫,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要换成双辫,盘在头顶,然后系上绣花的手帕。耳饰也发生了变化,要带上耳坠和耳环。成年后的少女裙有三段。上边的是腰,中间的是圆通状,下面的是格子,而且非常细密的褶皱。褶皱越多,衣服越贵重。
彝族除了他们的服饰以外,在朵洛荷的表演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装饰,那就是彝族的银饰。彝族人民都喜欢用银饰,玛瑙等饰品来装扮自己,形态各异,具有很强的装饰美观,彝族银饰也成为当地民族的特色文化之一。在选美当天,彝族姑娘们都会穿戴上她们各式各样的饰品,来展示她们的美,她们的大部分饰品都是母亲一针一线亲手缝制出来的,银饰也是母亲亲手打造,就为了在选美当天让自己的女儿成为最耀眼的那一位。彝族饰品种类繁多,常见的小视频有手镯、截止、耳环等,大的饰品比如有胸牌,花帽等。彝族姑娘的胸牌一般都有一米左右长,都由一节一节的银链子接成,从头到脚他们佩戴的首饰加起来有十几斤。
四、结论
当我们听见遥远的歌声,在火把的外围围城一个圈,跳起欢快的舞蹈,我们就能猜出,彝族人在用这种热情的方式欢迎外地的游客了。看见这些,我不禁意会想到彝族舞蹈的悠久历史。彝族已经有上千年的名族文化,为了让世人更多了解《朵洛荷》文化。现在《朵洛荷》面临商业化,很多古老元素已经不在,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世界上的人们彝族朵洛荷的歌舞与服饰文化,使彝族文化更具民族魅力。也让世界上的人们了解彝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以及充满特色的彝语风情。
参考文献:
[1]凉山州政府网,网址为:www.lsz.gov.cn
[2]布拖县文史资料选辑 第五辑 洛荷&阿措色子 第26页
[3]易谋远.彝族史要.[M].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7年2月 第37页
[4]凉山彝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五彩凉山·我们的家园”歌舞迎宾晚会
[5]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第五节“彝族音乐”第356页
[6]北京《旅行家》杂志社联合报.[J].2008年7月7日 三版
[7]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人民政府网
[8]凉山日报数字报.[N].2008年1月20日 第三版
[9]CCTV舞蹈大赛视频 群体表演.云端上的朵洛荷
[10]<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东莞阳光网 http://www.sun0769.com 2010年05月10日 22:37
[11]《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M]2008年05期
[12]2008年涼山火把节舞蹈背景音乐朵洛荷
[13]布拖县彝族火把节歌舞——“朵洛荷”
[14]《2012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N]中国网络电视台
[15]《歌声唱到北京去》[N]凉山新闻网
作者简介:杨阳,女,民族:汉,职称:助教,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音乐学(舞蹈);
蔺静,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