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记者 鲁艳敏)近年来,江苏广电总台围绕提升整体传播力和复合影响力,在全面探索的基础上重点突破,推动媒体融合、节目创新不断向纵深发展。2020年1月1日,《江苏新时空》和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改版后全新上线,改版后的各档节目进一步发挥了全媒体新闻演播室的特点,放大了电视新闻的内容优势;借鉴国外先进的节目形态,全面提档升级,强化评说功能,增强节目的舆论引导力;增加电视观众及网络用户的互动环节,改变了传统电视单向传播的格局,以适应新闻态、直播态、互动态的多样式业务需求,提升新闻节目的互动性、鲜活性、可看性。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卜宇表示,此次改版是江苏广电力度最大的一次改版,对《江苏新时空》《新闻眼》以及江苏公共·新闻频道上的各个新闻栏目大到整体包装、版面设计、播报方式,小到字幕、角标、配音、主持人着装等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版,改版总体方向为“把正方向不走偏,提升品质不走低,强化创新不僵化,追求极致不打折”。
1月5日,融合创新再出发——《江苏新时空》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改版座谈会在南京江苏广电总台召开,会议由江苏广电总台副台长陈辉主持,季建南副台长介绍改版相关情况,业界和学界的几位名家齐聚一堂,聚焦融合创新,共话节目改版。
嘉宾讲话集锦
希望江苏台能够做一个创新者和引领者
陈昌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新闻研究中心主任
传播技术进入数据化、智能化、移动化阶段,这也被称作改变世界100年的三大技术,信息传播正在向个人化、分享式、互动式变革。技术在不断地改造着新闻传播的格局,也改造着新闻传播的理念、业务内容及其背后的文化。
江苏台的这一次改版,首先,在整体上体现了战略的创新思维,适应了新技术时代媒体融合的潮流,是一个通盘考虑的体系性创新,不是一个栏目一个技术的小动作,是整体的一个战略性的考虑,可以看出是大思维、大创新。其次,在内容上守正创新,一些内容特别真实、感动人,这种正能量的传播,完全是人情化、人性化的打动。最后是体现了新闻人的主体性和新闻人的情怀,新闻人的代入感在主持人语言里面体现出来了。
媒体人要具备一种前瞻意识,这种前瞻意识包括数据素养、智能技术算法的使用、前端意识等,要把智能技术特别是算法应用到新闻业务中来。目前,我国的技术跟美国一样,但意识却滞后他们三两年,如果把意识也提前三两年的话,将会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在传统媒体里,我们缺少创新者、引领者,希望江苏台能够做一个创新者和引领者。
新版呈现出了大视野、大格局、大信息量
陆地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从我国电视竞争的重心转移来看,现在有一种从电视娱乐到电视新闻回归的态势,新闻又重新在各台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江苏台在全国电视方阵里是第一方阵,做新闻也是超一流的。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无论是量还是质,在国内都是罕见的。一个省级电视台,新闻的生产量日播能达到11个小时以上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生产能力,代表着江苏台的综合实力。
此次改版,气象万千、气势恢宏,关键词就是“气”。一是更大气。无论是节目的片头、片花还是主持人的出场,演播室的布置,颜色的搭配,音乐的配合以及高科技元素的广泛应用上,都呈现出了大视野、大格局、大信息量;各种题材综合运用,全媒体传播,整个内容、风格、气质都表现出了一种大台的气势。二是更锐气。电视新闻节目要靠节目的质量,包括观点、主持人的风格。几档新闻节目不仅在新闻的量上和表达方式上追求更多、更好、更优,而且在观点上也追求更深、更高、更有锐气。三是更接地气。新闻更加貼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民心,更多地从老百姓的视角寻找新闻点、新闻眼和新闻中心,更接地气。四是有正气、树正气。改版从顶层设计上就树立了一个服务大局、贴近民心、守正创新、提升品质、追求卓越的方向,这种正气传达的是正能量,也反映出了江苏台的办台理念和新闻理念。
改版彰显出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的不可替代性
周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博导,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新闻立台的理念,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被倡导,并且被多次地提出来,但是最近5-10年间,这个口号喊得有点弱了,整个电视业出现了娱乐化和新闻娱乐化的转向。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证明,要成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媒体,新闻才是体现电视台灵魂和气质的重要方面。目前,新闻的娱乐化,要么躲避开严肃性,要么就在严肃新闻的外衣上包上一层娱乐化、轻松化的外衣,江苏台改版的一系列举措,实际上是试图在破局,如何把守正创新落到实处,让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江苏台的这次创新并不是一个颠覆式的创新,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对过去传统优势的一个强化。一是对于传统的社会新闻和舆论监督两个板块的叠加,体现了建设性新闻的概念,走在了行业前面。二是重大新闻报道上彰显出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里面的不可替代性,在视听信息传播上体现出集群效益和专业化生产能力。三是继续引领新闻变革,在改版里面体现了强烈的新技术的趋向,通过技术引领语态的创新,并且走向全媒体的生产机制,这个也是让广播电视业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重新焕发生机,甚至产生引领力、引导力的一个举措。
未来,要让技术产生的引领力进一步变为一种内生动力,让技术改变形态、形态改变内容。
改版实现了四个效果、八点创新
冷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
在区域地面媒体当中,常态化做虚拟演播室是非常不容易的。提升虚拟演播效果,需要记者、主播、导播、摄像、直播默契的配合,一周用两三次都很难,而江苏台一直坚持用,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此次江苏公共·新闻频道的改版,效果明显:一是让消息类的新闻做到了身临其境、深入人心,彻底改变了新闻创作与技术设计之间的割裂感,为大屏端观众制造新闻“视觉盛宴”;让时政类新闻“贴地飞行”“可触可感”,话语方式去宣教化、去报道化、开放性解读,宏观政策微观解读、个案化、差异化解读,实现了沉浸式的体验、群众化的参与。二是跟市民阶层维持高频次交互,系列活动常年不断。做到日日有议题、周周有专题、月月有主题,事事解难题。三是新闻内容生产与传播全面网络化转型。塑造主持人人格IP,注重个性培养、亲民人设、差异魅力;延伸权威性资讯的公信力;舆论监督持之以恒与“武器”强化;法制资讯的生活服务落点与警示性延伸。四是民生热点背后的真相调查,科学视觉的测试式切入。
改版后的江苏公共·新闻频道实现了以速度为基础、态度为武器、技术为驱动、沉浸为感召、人设为魅力、真相为目标、帮扶为延伸、活动造影响。
以创新促守正,以创新强守正
孟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在今天,要衡量一个电视媒体做得好不好,要看电视媒体给人们提供了哪些新思想,或者是通过新闻,揭示了哪些符合时代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永远是第一位的。
创新发展、价值引领,标志着我们从把关人正在向议程设计的引领发展。江苏台的这次改版,是创新型守正,以创新促守正,以创新强守正。现代议程设计的信息矩阵传播,是后现代的拼接理论在信息拼图当中的显示,江苏台通过新闻节目给受众一个很好的信息拼图,而且这种拼图是瞄准着后网络时代的人群,其创新守正和价值引领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是值得肯定的。
新闻节目创新,一是要进行体系性建构,梳理好谱系;二是要有深度点化,仅仅拍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的事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穿透力,体现思想性。
改版是融合创新的力作,在全国具有巨大的示范意义
杨驰原
《传媒》杂志主编、代社长
江苏台这次新闻节目的改版,是电视媒体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5”讲话精神的典型例子,是一个融合创新的力作,在全国具有巨大的示范意义。
在形式上,是传媒新科技在电视新闻领域全面创新和应用。VR、AI、全景虚拟演播等新技术全面的应用,在电视新闻领域还是第一次,值得总结和在行业推广;在内容上,充分展现了采编队伍的“四力”(脑力、体力、脚力、眼力),实现了节目内容亲民、接地气;在传播上,利用全媒体融合传播,提升了舆论引导的“四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真正实现了一次采集、N次传播。
目前,媒体面临着两大巨变:一是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二是媒体的传播格局正经历着从移动优先到移动唯一的巨变。面对两大巨变,一要重拾新闻立台的理念,勇于担当,做电视新闻的创新引领者;二要拓展融合领域、实现大中小屏多屏融合;三要针对移动唯一的全国趋势,打造精品中短视频业务。
建构导向正、能量足、主旋律的传播
张晓锋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導
江苏台的办台理念是“责任塑造形象,品质成就未来”,这次改版始终是围绕责任的驱动力来发力的。
江苏台舆论监督类节目有特色、有亮点,此次改版延续了之前的优势,更好地发挥了协调、整合的作用,深化了舆论引导,助推了社会治理。主流媒体不仅要用事实说话,更重要的是要用观点引领,建构导向正、能量足、主旋律的传播。
要适应新闻传播的规律和规则,一要合法,要遵守新闻传播的规律,互联网传播的规律,不仅要做可看的节目,还要做耐看的节目,更要做必看的节目;二要得法,不仅要在媒体融合的生产方面发力,也要在传播方面要发力,要增效;三要守法,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规则,更好地吸引受众,强化数字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用技术赋能的手段把新闻做得更好。
改版是新闻创新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实践
李晓愚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现在各个媒体都在时时刻刻感受到一种创新的紧迫性,什么是当代新闻业唯一不变的特点?就是它始终处于变革当中。
江苏台的这次改版是新闻创新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实践。首先,避免了新闻创新可能落入的陷阱,成功地绕开了“闪亮事物综合症”的坑:一方面,在改版的节目中,各种先进技术的使用都是为观众、受众提供更好的新闻体验来服务的;另一方面,把握住了内容品质的升级,改版后的节目很会讲故事,并且不断地插入了各种各样的点评,让内容更加透彻,起到了一个点化、穿透的作用。其次,成功地采用了一种渐进式的创新方式,这可以解决新闻人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降低内心的焦虑感,二是激发不苟且的做事精神。最后,创新焦点始终没有偏离用户的体验。用户转发一条新闻,不一定是根据新闻本身的价值,而是新闻对于用户的价值,所以要考虑的是新闻如何嵌入当下的生活。江苏台新闻节目重视用户,根据用户的体验去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