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与发展。当下“深度学习”这一潮流,更是引起了教育界的深思。教育的成效不只是停留在学生表层的成绩上面,更重要的是学生深层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小学数学这一角度出发,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培育的意义,分析教学中关于学生思维训练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思维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2-0076-02
“深度学习”最早出现在计算机学术领域之中,是一种以人工神经网络为架构,对数据进行表征的算法。而今深度学习在教育领域更多强调的是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发展[1]。学生的思维有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得以提升。在小学教学之中,各学科都能体现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而小学数学本身的独特性,更是要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培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各学科知识的学习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比较、综合、辨别、抽象与概括、联想与猜想等,各学科的学习都能渗透这些过程[2]。而在小学这个关键阶段,最能体现思维的训练便是数学学科。通过努力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从而达到训练思维的作用,同时数学学习好了,学生有了自尊心,学生各科的成绩都会受此影响而出现提升的现象。因此思维的发展不仅仅有利于数学学科的学习,思维对于语文文章的分析、对于英语长难句的理解都有一定的优势,对其它学科学习的促进也是相当显著。一个思维开阔、灵活的学生往往更能理解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其学习起来也更为容易。当今社会更是需要思维开阔,灵活的高端人才,只有从小开发和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
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每一步骤都与学生的思维息息相关。思维灵活的学生会首先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理解问题的基本特征,从而提出假设,选择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来尝试解决问题,而提出假设便是关键所在。思维敏捷的学生会抓住关键点,找出最适合问题解决的办法,问题往往迎刃而解。而思维狭窄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更多的表现出的是迷惑、百思不得其解,想不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所以,关于思维培育的一个重要切实点就是教师在授课当中对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理答,这两方面一定要以学生思维开发与培育为出发点,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思维灵活发展。
(三)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创新能力、记忆能力、想象力等能力的发展都与思维的培育息息相关。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创新能力。强国需要科技,科技需要人才。新科技时代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等各种能力的人才。能力的发展需要思维的开阔、变通、敏捷。特别是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其核心问题。小学数学教学要更为注意把握思维培育的良好方法,为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打好坚实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培育出現的问题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他指出 “具体运算阶段(7-11)”的儿童的思维发展具有了多维思维,思维可逆性和转化,具体逻辑推理等特征。这一理论表明教学要抓住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开发的关键期,积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当今在深度学习的潮流下,各学校都在积极响应,教师也是积极地运用各种方法来培育学生的思维,这时,问题就会悄然而至。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
(一)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完善
数学这一学科,并不只是简单的读、写、算,更多考验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次接触小学数学的儿童,由于认知结构的不完善,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不能做到完全的理解,对一些数学的算法也只是依样画葫芦。教育教学中,缺乏教育理论基础的教师便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只会固化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影响了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体现有很多方面,其中教师的理答行为是最为明显的。由于学生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发展的不完善,教师的问题又必须遵循一定的“最近发展区”,所以在教师提问后,学生会给予一定的答案。但有时候答案不是很详尽准确。这就需要教师用一定的理答行为,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一定的理答。理答的过程中,可采取转问、续问各种措施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锤炼。理答是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教师自身教育理论的不完善
随着教育各方面的改革,教师的选拔越来越严格,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在存在一种问题便是,有些在职教师不再学习教育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单单只追寻自身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殊不知,教育教学知识是血肉,教育理论便是骨架,二者是紧密相连,有密切关系的。只有教师自身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发挥好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而现在出现的这种景象,令我们深思。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培育的方法
教育新形势下,对于思维的培育十分重要。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导向,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育。
(一)化抽象为具体,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初入小学,面对特殊的数学符号和枯燥的数学计算,学生并不能理解其意义。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需要将抽象的数学符号赋予一定的意义,将枯燥的数字生活化,使学生能有效明白,并能做到实际运用。比如一年级的数学,“加法的初步认识”一节,学生对于“+”号的意义不理解,老师可用具体的动作表示“合”。促使学生感知,在观察老师动作的同时,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表象,积极的去分析“+”的意义。教师通过将抽象的数学符号,化为具体的动作感知,促使学生有效理解。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供多种感性材料,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入到教学过程中,其中一定要有思维的锤炼,并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多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深入理解问题,找到切实的问题解决办法。
(二)化解答为启发,训练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论语》中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指教学中,使学生积极思考,适时启发。小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完善,小学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教学中时常遇到学生的询问,老师要抓住良好时机,循循善诱,进行启发式教学。问题分析也是“深度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愈加开放的社会,其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这种形式要求学生具有敏捷的思维[3]。而现在有些教师提问题仅仅起到了一个知识巩固的作用,没有将深层次的思维锤炼体现出来。新时代的教学已不仅仅是满足于知识的学习。教师的教书育人,也不仅仅是对教书的要求。育人更要体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刻发展。
(三)化任务为兴趣,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成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当学生对学习产生良好的兴趣之后,学生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学习。而这就需要教师的努力。特别是数学学科,本身这一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对一个刚入小学的学生来说,面对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是提不起学习兴趣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如何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使数学学习变得有效,那对教师就有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的导入部分,一定要生动有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多种类型结合的导入会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更为喜欢这个课堂。在教学提问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在获取答案之后,进行有效的理答。这时候的理答,需要指向更为深刻的思维发展,并给予学生激励性的即时评价。在课堂末尾,也就是课堂总结的时候,对于数学不要仅限于总结知识点,要多联系生活,真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用到实处。最后布置作业的时候,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一定要有新意,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兴趣为主。
(四)化消极为积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
心理学中学习结果分类有“态度”一项。学生的态度决定教师授课的有效性,决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态度端正,思绪自然跟随教师。教师可从多种角度促使学生转变态度。可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学习的意義;可进行立志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知晓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生积极进行学习,才有思维培育的可能性。而数学学科科目本身看数字,算术具有枯燥性,学生对其学习的积极性尤其需要老师的教导。特别是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上,学生若没有积极性,数学作业的完成质量便会不高,久而久之,教学质量就难以保障。
(五)化讲授为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的教学多使用讲授法,但在教学过程中只使用该种方法,容易形成“满堂灌”现象,致使学生只是简单地对知识进行记忆,做不到理解、灵活运用,更谈不上对学生思维的开发。所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数学教学可多采取其他方法丰富课堂。例如,课堂中采取探究法。教师提供情境,让学生自身通过观察思考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答问题,教师即时评价。[4]整个过程当中,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谓是自身完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设计,问题解答。相对于教师直接讲授,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加上这种探究法更为有效。而这样的课堂学生高度运用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
结语
“深度学习”是一种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的学习[1]。为响应“深度学习”的号召,积极培育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结合自己教学经验,总结教学问题,反思教学方法与教育经验,积极应对学生学习所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思维的培育铺设更加广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4(1).
[2]高晶合. 小学中低年段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 课堂内外, 2009(6).
[3]王威.培养小学生的深度学习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
[4]程明喜.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04):66-70.
作者简介:
吴茜(1994-),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9级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