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三农”网络热点舆情监测分析

2020-11-30 08:51李想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渔民农村部三农

李想

【总体情况】

8月新闻舆情总量25.11万篇,较7月减少5.7%;微博总量47.29万条,较7月减少8.1%。本月,粮食安全话题持续高热,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指示引发全社会积极行动,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对当前粮食市场运行和生产情况的解读呈现良好反响。生猪产能恢复也是关注重点,“生猪存栏同比增长”振奋舆论,各地生猪生产“劲头足”“势头猛”的向好态势被汇总报道。农民工就业创业保障举措引发大量传播,农民工“二次返乡”现象被舆论热议。长江禁捕退捕取得阶段性成效,“渔船渔民建档立卡工作顺利收官”受到肯定,长江流域非法捕捞问题的同步巡查执法也获得广泛支持。此外,农业农村部就“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受到舆论积极关注。

微博方面,粮食安全话题占据舆论主场,世界粮食危机、我国餐饮浪费等成为主要议题。央级媒体发起的“光盘行动”“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等节粮倡议受到网民积极响应,出现多个阅读量过亿的微话题。演员胡歌晒出的“光盘”照片被热烈围观,点赞量超过40万次。微信方面,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的治理举措受到广泛宣传,粮食浪费现象也被高度关注,有关部门对粮食供给、猪肉价格等热点问题的解读回应引发积极传播。

【本月聚焦】

>>> 粮食安全话题持续高热  习近平“制止餐饮浪费”重要指示引发热烈响应 <<<

8月,粮食安全成为舆论焦点议题。一方面,我国粮食生产捷报頻传,全国早稻7年来首次实现增产、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秋粮长势总体良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态势广受关注,“早稻夏粮已丰收到手”等表达频现互联网,粮食丰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获得广泛认同。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和蝗灾给全球粮食供应带来的巨大压力被高度聚焦。新浪微博中,“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粮食危机”“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等微话题阅读量共计达到5.8亿次,我国粮食供应能力也因此受到关注和讨论。上述两方面情况使得粮食安全相关话题呈现多发、高热态势,中央和有关部门针对粮食安全做出的相关指示、回应成为推高舆情热度的重要因素,热点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引发全社会积极行动。8月11日,新华社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等重要指示。总书记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引发全社会高度共鸣,一场号召人们珍惜粮食、对餐饮浪费行为说“不”的行动在全国展开。节粮爱粮倡议相关的动漫海报、短视频大量出现,受到网民热情响应。各地“N-1点餐模式”“半份菜”“光盘族打折”等活动也引发了线上线下的踊跃互动。“反对浪费,厉行节约,从我做起”成为各界广泛共识。

2.粮食安全热点议题多发,有关部门权威回应受到舆论肯定。8月正值夏粮收购和秋粮生产的关键期,各地夏粮收购进度、南方汛情后的农业生产恢复情况等受到持续关注。在全球饥荒风险加剧的大背景下,舆论对粮食安全话题神经紧绷。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中,“粮食够吃吗”“需要囤粮吗”“粮价会涨吗”等议题不断。对此情况,有关部门的解读回应受到肯定。8月26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当前粮食市场运行和生产有关情况,并就南方洪涝灾害的影响、小麦购销形势、“1.3亿吨粮食缺口”等热点答记者问,呈现良好效果。新浪微博由此设置了“消费者没有必要恐慌抢购粮油”“国内粮价缺乏大幅上涨的条件”“粮食生产稳中向好态势没有改变”“1.3亿吨粮食缺口是误读”等微话题,阅读量共计6100万次。舆论还发出了“定心丸”的评价。

3.耕地非粮化、粮食产后损失等“隐忧”受到关注。8月,媒体从多个角度关注了粮食安全存在的“隐忧”。其中,耕地非粮化、铲麦、毁地等问题关注热度较高。舆论呼吁狠刹不正之风,强化问题整改落实,对粮食安全始终怀有危机意识。此外,粮食产后损失也引起舆论注意。新华社报道的“我国粮食产后每年损失达700亿斤以上”“有的机收损失率高达10%”等数据被广泛传播。网络曝出“吉林大安一粮库竞拍玉米有大量虫眼”,相关微话题阅读量达到7200万次。舆论指出,我国粮食产后减损仍然任重道远,要将节粮减损纳入拟议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法,提高设施水平、强化技术攻关、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营造节粮爱粮氛围。

【热点分析】

>>> “生猪存栏同比增长”振奋舆论   肉蛋价格上涨频登微博热搜榜 <<<

8月,生猪产能恢复情况受到关注。1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7月生猪存栏同比增长13.1%”,在各媒体平台大量传播。舆论表示,生猪存栏继续增长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生猪产能逐步恢复,猪肉供求关系进一步缓解,猪价下跌将进入倒计时状态。同时,各地在养殖用地保障、金融贷款支持等方面精准施策,广西出台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新规、江西推出的“生猪企业贷”、河南推出的“现代农业基金”等针对性举措被积极宣传。

8月,猪肉、鸡蛋、牛肉价格上涨受到网民聚焦讨论。新浪微博中,“鸡蛋价格一个月飙涨逾六成”“牛肉价格连续9周上涨”“国家统计局回应猪肉价格上涨85.7%”等微话题纷纷登上热搜榜,阅读量共计达到3.2亿次。上涨原因成为热点议题,“消费拉动”被认为是主要因素。“猪肉需求扩大推动价格上涨”“鸡蛋供应淡季与消费需求旺季相遇”“牛肉需求回升,国内增产速度放缓,进口渠道受限”等分析观点被广泛援引。

此外,在猪肉价格持续居高态势下,社会资本对生猪养殖的加速布局受到关注。《中国新闻周刊》列举了“二季度养猪企业注册量同比大增178%”等数据,认为在生猪生产隐现拐点的情况下,如此扩容或在未来几年引发养殖过剩。报道还关注了投资养猪企业存在的资金链压力,列举了“30家上市猪企中,有17家今年一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去年二季度末”“A股目前有些上市猪企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70%”等数据,认为行业扩产的风险需要警惕。

>>> 政策“组合拳”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   农民工“二次返乡”引发热议 <<<

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人社部等15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农民工就业创业保障举措由此受到聚焦。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政策吹风会,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负责人吴晓玲等介绍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农民工就业创业相关举措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介绍了支持农民工多渠道灵活就业、促进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一系列举措,媒体就此汇总了“三大举措”“四方面措施”等,称频频出台的政策“组合拳”为农民工就业创业开创了新局面。会上对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的通报引发积极报道。其中的“至7月底新增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1300多万”“截至二季度末,农民工外出务工总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7.3%”等数据信息大量出现在报道标题中。舆论表示,这些数据代表着“向好”的希望和力量,在各级政府持续给力的举措之下,农民工就业环境整体改善的趋势和效应逐渐显现。

此外,农民工“二次返乡”现象受到关注。有舆论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外出农民工“二次返乡”规模超过常年,应警惕其中存在的较大民生和社会风险。对此观点,《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媒体纷纷发文展开讨论,“理性看待和应对农民工‘二次返乡”成为核心表达。有舆论认为,短期内的失业增加和收入下降,并不必然会引发社会危机,既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问题,也无需过度恐慌,做好“二次返乡”农民工的摸底和监测,分类施策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就地就近增收。还有舆论说,要把“二次返乡”视为乡村振兴的一次契机,在看待这些返乡者时,不能简单看成只是给他们寻找就业机会,而应该考虑这部分人有什么优势,能创造什么价值,以及在解决其就业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为本地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服务。

>>> 长江禁捕退捕取得阶段性成效 <<<

8月,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持续推进,退捕渔民建档立卡、转产就業情况成为关注热点。7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视频调度会,通报的“渔船渔民建档立卡工作顺利收官”“涉及退捕渔民23万人”等情况被重点关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就此发出了“长江禁捕退捕获阶段性成效”“长江禁捕退捕精准‘撒网”等报道,称建档立卡工作顺利收官,标志着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转入全面推进、精准实施的新阶段。新华社等媒体还发出了“老渔民变身上班族”“渔民当上了护鱼员”等报道,介绍各地对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实施的精准帮扶。报道称,政策落实到位、创业就业多措发力,确保了上岸渔民有出路、退捕渔民有“钱”程。同时,上岸渔民的身份认证问题也被关注。有媒体列举了洞庭湖水域存在的“有人打了一辈子鱼办不了渔民证”“有人没打过一天鱼却交钱办了渔民证”“有些渔二代、渔三代不是渔民,既没土也没田,也没有政策扶持”等情况,认为精准识别渔民身份、切实保障渔民生计,还需要长远考量。

长江流域非法捕捞问题的专项整治也被积极关注。10日,公安部、农业农村部针对长江流域非法捕捞高发水域启动同步巡查执法行动,受到舆论支持。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微博设置了“长江非法捕捞高发水域巡查行动启动”“向非法捕捞亮剑”等微话题,阅读量共计300万次。湖南、湖北、重庆等地巡查执法的图文、视频消息被广泛传播,“打防结合、水岸联动”“岸上岸下同步、巡查打击同步”等部署举措受到肯定。舆论认为,同步巡查执法有力震慑了违法行为,将对非法捕捞的多发高发态势起到有效遏制作用。

>>> 舆论关注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检查 <<<

今年5月至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检查。8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就上述执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了目前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执法监管机制和相关法律制度亟待修改完善、缺乏防范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理念和制度设计、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亟待调整等,并从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完善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对此,新华社等媒体予以汇总报道,“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野生动物保护”成为主要表达。报告对野生动物养殖转产困境的披露也被关注。报告中提到的“相关养殖从业人员超24万”“在养动物估值超110亿元”“设施投资估值约74亿元”等数据被广泛援引。报告对野生动物养殖转产提出一系列帮扶补偿建议,其中提到的不要“一刀切”“一关了之”“一杀了之”等,受到舆论肯定。

猜你喜欢
渔民农村部三农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