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居民医养健康服务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2020-11-30 08:54周安顺朱健荣
中文信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城市居民医养数据管理

周安顺 朱健荣

摘 要:目前我国5G技术已经成熟并大量商用,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远程医疗等信息技术,通过不断深入研究与“医养健康”服务体系的有机结合,探索“医养健康”数据管理新路线,加快构建城市居民“医养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关键词:智慧医疗 5G通信 医养健康 区域协同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10-00-01

一、我国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越来越受社会关注。提高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个人素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以社区居家养老的慢性疾病人群及高危人群为服务对象,基于5G物联网的智能化健康数据采集技术,建立5G物联网健康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主动、连续的健康大数据以及区域健康数据管理服务体系,为区域居民健康档案资源的高效共享提供基础;建立区域慢性疾病、重大健康问题的综合防治协同管理体系,建立业务协同、数据互通,居民—基层社区—医院三级联动的区域协同健康管理支撑平台,通过智能化分诊导诊、远程会诊、辅诊决策支持、健康风险评估评价等关键技术及应用适宜的智能化设备,提升区域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率,提升医疗服务的综合效率,形成基于5G通信、物联网、边缘计算、远程医疗的智慧“医养健康”服务体系。

二、国外城市居民医养健康服务模式

美国的健康服务业经过长期的探索过程,美国政府对老年人实施全面医疗照顾(The Program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Elderly),简称PACE计划。PACE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照顾计划,为老年人提供了所有的医疗相关服务,包括紧急照顾服务、看护服务、初级医疗照顾、住院治疗、护理院照顾等,以及预防性、恢复性、治愈性和护理性的服务。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以医疗服务为中心、以社会医疗保障与商业健康保险高度融合为基础、以研究机构技术支持与教育机构劳动力供给相结合为保障,兼顾资金融通与风险共担职能,由单一诊疗向全过程健康管理领域逐步迈进的新兴产业集群 。

三、搭建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健康数据采集

结合5G通信、物联网技术,实现大数据高密度链接、广域覆盖、低延迟、高安全系数的健康医疗信息采集;跨区域融合医疗资源和个人健康大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的异构数据的提取、整合、结构化处理方法,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多端的、实时的、可靠的健康指标连续采集和主动监测。

依托海南省人民医院医联体,以及海口、三亚社区医疗服务站,建立居家养老家庭信息采集终端、基层医疗站检测终端、医院信息数据中心、移动急救实时数据,组建医护、医养、急救数据资源共享一张网;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健康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健康数据互联互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

四、建设基于5G通信和移动边缘计算的智慧医疗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临床诊疗决策支持,构建AI模型向基层医生提供专业、全面、综合的临床诊断建议;针对万物互联背景下的居民健康数据管理需求,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通过配置智能可穿戴健康检查设备、互联网健康管理一体机等智能终端,构建“健康养老智慧平台”。

五、建立医疗健康服务协同服务体系

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亟须整合吸收、迁移升级原有智慧医疗建设成果,加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医保、医药、卫生等领域数据的互通共享,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医疗小脑”。以人群管理自动化、服务流程规范化,健康管理一体化为目标,建立统一服务平台,业务协同、数据互通,建立居民—社区—医院三级联动综合健康管理支撑平台;探索高度协同的居民医疗健康服务方案,建立区域居民智能筛查、分级管理体系,实现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管理;以健康数据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主动筛查,精准管理,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可信安全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例的信息共享,确保分诊导诊、转诊信息畅通;构建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各级医疗机构双向联动、建立“居民—基层—医院”一体化康养服务管理体系。

六、构建医养健康体系的关键核心技术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居民健康信息采集

海量居民健康异构数据的建模、可视化、态势分析方法,是解决海量居民健康数据和环境辅助数据的融合与存储问题的核心;利用居民健康档案资源的区域快速共享与业务协同关键技术,解决在院前医疗急救、远程手术过程中的异构通信网络低时延、高稳定性、高安全性问题。

2.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慧医疗应用

根据居民健康档案精准对应生活服务,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慧医疗体系,统筹社区诊所、医疗机构探索完善的分诊、导诊、会诊机制;基于自然语义分析的人工智能导诊服务;通过超大带宽高速率、短延时地实现远程医疗会诊;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AI辅助诊疗应用。建立面向全域的健康数据管理服务体系,形成5G物联网健康数据管理服务平台。以城市居民为中心的健康医疗服务模式, 形成区域慢病与重点健康问题的一体化多级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体系及综合健康管理平台。

3.基于大数据的医养健康服务协同

基于传感器和可穿戴技术,结合5G超宽带短延时技术为居民健康远程测控提供服务,探索医养智慧联动;针对医药品安全、居民医疗信息的可追溯、动态共享技术,促进居民健康数据互联互通,探索更加高效、更加智能、更加精准管理的医疗服务支撑;针对个人应急监护、慢病跟踪、养老护理问题,面向“医养结合”的居民健康风险评估,形成区域专项疾病协同防治与监测调控建设方案。

结语

构建城市居民“医养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小康社会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必然,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必然,是科技进步的必然。我们要借此契机,抢抓国家加快发展健康与养老服务业的重大机遇,结合海南本省城市居民“医养健康”服务实际,充分调研、设计与规划,做好城市居民“医养健康”服务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实现城市居民“医养健康”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红艳.医养融合与老有善养[J].唯實,2018(05).

[2]郭春红,朱丽娜,张伟.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人才现状及再教育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07).

[3]贺乐平.基于边缘计算的健康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20(05).

猜你喜欢
城市居民医养数据管理
医养当兴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定制化汽车制造的数据管理分析
海洋环境数据管理优化与实践
CTCS-2级报文数据管理需求分析和实现
城市居民低碳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北京城市居民的娱乐生活(1949—1966)
关于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