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全书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论述既与第一卷、第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又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为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落实。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民生涉及群众面最广、涉及群众利益最深、涉及群众的问题最具体。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為根本使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群众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过去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更多的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突出保障重点,夯实保障基础,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共同富裕奋斗目标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大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必须深刻把握发展的目的,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有力推动全体人民一起踏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坚持党对民生工作的领导。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高度统一的。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持党的领导,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办出实效、办得更加牢靠,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制度优势,主动与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对表,紧密结合实际,做到贴得紧、跟得上、给上力,切实把党的意志不折不扣落实到民生工作之中。
7月25日,“2020年上海市夏季人才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面洽会”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本次招聘活动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总工会等主办,70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招聘岗位16000余个。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尽力而为,强调党和政府的责任担当和主动作为。量力而行,强调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努力分好“蛋糕”。从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做起,不作过度承诺,不做超越发展阶段和财力水平的事情,坚持全覆盖、突出保基本,集中精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推进民生保障事业持续发展。
充分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履行好党和政府的责任,鼓励和支持企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运作机制。党和政府承担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职责,但不能包打天下,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进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方向与群众的自身奋斗统一起来,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潜能,着力激发民智、汇聚民力,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注重群众检验。这是检验民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得如何,群众的感受最真切,判断最准确,也最有发言权。民生工作成效怎么样,关键是看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问题,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群众获得感有没有提升。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保障和改善民生经得起群众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七个有”许多都直接或间接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相关。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立足职能职责,强化工作举措,用情用心用力抓好落实。
努力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和9亿劳动力的发展中大国,不断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岗位始终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面对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以及明显增多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必须始终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和区间调控的下限,推动产业、财税、金融、贸易、教育、社保等政策围绕稳定和促进就业综合发力,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循环。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出台实施更多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的举措,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岗位。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分类施策、多措并举,稳住就业基本盘。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持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积极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能力素质。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在完善省级统筹基础上积极推进全国统筹。稳步开展基金投资运营,继续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做大做强战略储备。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努力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加快省级统筹步伐,强化失业保险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功能,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职业(企业)年金,鼓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满足多样化需求。
坚决打赢打好人社扶贫攻坚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聚焦52个挂牌督战县、“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在政策精准实施、优化政策供给、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抓好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准确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动态,做到岗位收集最大化、组织外出最优先,扎实抓好政策落实,推动贫困劳动力输得出、稳得住、留得下。做好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工作,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通过引导从事农业、投入工程项目建设、扶贫车间等加大吸纳力度,用足用好以工代赈、公益岗位等政策。着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加强就业帮扶,拓展就业空间,努力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深入抓好技能扶貧,加强技能培训与就业的统筹衔接,通过增加政策和资金供给,调动技工院校、企业等各方资源,持续为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精准培训,推动实现“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持续推进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强人才人事扶贫,加大相关政策措施的倾斜力度。同时,统筹当前和长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形成与乡村振兴相互支撑、有机衔接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