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南丰山水毓秀闻桔香

2020-11-30 09:00邹海燕
中国国家旅游 2020年11期
关键词:曾巩南丰蜜桔

邹海燕

穿越时空探寻千年文化记忆

南丰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除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南丰更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南丰建县始于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千年的古城、古寺、千年前的文人曾巩,千年白舍窑和傩舞」都是令人称羡的文化瑰宝,至今仍熠熠生辉。这次我们走进南丰,正好可以循着古人的足迹,探寻千年文化记忆的真髓。

漫游曾巩文化园

坐落在南丰县城南的曾巩文化园占地面积746 亩,采用古园林风格建筑,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园内建有曾巩纪念馆、子固书院、荣亲园、魁星楼、南轩等建筑。

走进文化园,首先被南大门牌坊和广场所吸引。牌坊由全花岗岩石彻成,气势恢宏。牌坊周围,铺筑与建筑环绕三个圆,分别为独占鳌头、书岩流芳和笔墨华章地雕,体现连中三元的寓意,以此来隐示作为耕读世家的南丰曾氏,两宋年间出五十多位进士的辉煌历史。

整个广场占地10000余平方米,有八根花岗岩景柱位于孔雀屏上呈弯月形排列,景柱采用阴、阳文交错镌刻和片断式呈现方式,给人以鲜明的立体视觉和穿越历史的深邃感,以及浓浓的书卷气息。

要想全面了解曾巩生平,那就必须要到园区内的曾巩纪念馆去感受一番。曾巩纪念馆是园中两座最大建筑之一,设计独特、布局大气、雕琢精细,透露出古朴儒雅之风,全景式展现着曾巩这位文学大家坎坷而精彩的一生。作为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纪念馆是来南丰参观游览的首选之地,馆内展厅内容包括序厅、江右望族·文儒门第——家世篇、广学坚守·砥砺名行——耕读篇、四方良吏·宦海政声——仕进篇、南丰先生·文定八家——文杰篇、百代贤师·千秋醇儒——传承篇等六个部分。通过这些展示,游人能深刻了解曾巩的行文风范,更感怀他在低谷之时不气馁的坚忍情怀。

纪念馆不远处的半山腰,景色秀丽,丛丛修竹,摇曳生姿;松杉并茂,郁郁青青。山上有一天然岩洞,背山面水,长宽约丈许,高八尺有余,岩内有石桌、石凳,为曾巩及其兄弟读书处,曰“读书岩”。岩下有一池清水,池畔石壁镌刻“墨池”二字,乃理学家朱熹手笔。因年代久远,“墨池”两字早已风化消失,后从朱熹遗墨中集字而成。这也是曾巩幼年读书时清洗笔砚的地方。

园区中的另一大建筑群是坐落在东南角的“子固书院”。走入其中,院内气派高雅,庭院深深,学子们清脆的朗读声仿佛在耳边回响,让人心生崇敬向学之意。

当地朋友向我介绍了曾氏家族的这样一段传奇故事:当初,曾致尧被宋太宗宴见,太宗神情悠闲,谈及自己国库充盈,很是高兴。而彼时南方正闹旱灾,曾致尧当即回奏:“未及江南一夜秋雨之为富也!”意思是说:国库再充盈也比不上江南下一场秋雨给老百姓带来的富足,皇上非常感动。从此南丰曾氏就有了" 秋雨名家" 的称号。南丰曾氏后裔为彰显、铭记祖上爱国为民的德行,以此作为曾宅的名称,并铭之于门额,传于后世。千载之下,军山巍峨,旴水长流;南丰曾氏家族仁爱清明的品格在古城的映衬下更显巍峨。

一代文豪曾巩其人

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是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他出生在南丰的儒学世家,相传是孔子门徒曾子的后人;祖父曾致尧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年),任英宗实录院检讨,不久后通判越州。熙宁五年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年),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年),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文定”。

曾巩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其传世作品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他还编校了大量重要典籍,如《战国策》《新序》《说苑》《列女传》《陈书》《李太白集》等著作都经过他的校勘。曾巩每校一书,必撰序文,借以辨章学术,考辨源流,特别是《战国策》《说苑》两书,若不是经过他的访求采录,也许早就散失了。曾巩为后世留下了值得称颂的文化瑰宝。

千载非遗南丰傩舞

傩是一种驱疫避邪、祈福纳吉的传统舞蹈;作为兼具宗教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民俗活动,傩舞正是南丰的另一张文化名片。

南丰傩舞遍及城乡,节目丰富多彩,全县共保留百余个传统节目,其内容来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这里的傩舞俗称“跳傩”,始于汉初;相传当时长沙王吴芮驻兵南丰,发现县域西部“军峰耸峙,煞气所钟”,因此“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从此吴芮被奉为南丰保境安民的福主,所传傩仪很快流行。

南丰现今还保留有古老的儺祭仪式。当地的傩班多以自然村组合,艺人均系农民,少则5人,最多的36人,都称“弟子”。每逢春节,初一“起傩”,半月之内,傩班走村串户,娱神娱人,祝福纳吉。元宵后一至三日“收傩”(圆傩),结束一年一次的傩事活动,这也是最为隆重的环节。南丰傩舞因风格不同,分文、武两大流派。文傩场面浩大,表演细致严谨;武傩气势磅礴,动作刚劲有力。在众多的傩班和傩舞中,以三溪石邮傩和白舍甘坊傩最具代表性,他们傩庙久远,节目丰富,仪式隆重,内涵深厚。甘坊的傩神庙建于600年前,现仍保存完好;而石邮傩舞则有13种面具8个节目,始终保持了傩舞的原汁原味。

南丰的傩舞具有鲜明的特色,沿袭了古时的“起傩”“跳傩”“搜傩”“圆傩”,以及请神、辞神、沿门逐除等仪式,被誉为“中国民间舞蹈活化石”。傩面具是傩舞的重要特征,也是神灵的载体,当地艺人称其为“圣像”或“头盔”。这些面具千姿百态,神鬼人兽,造型各异;其中以开山面具最有特色,人兽合一,狰狞凶悍,犄角、獠牙、火眉、金目、黥面、剑鬓和青铜镜等意象符号造型,反映了传说中以蚩尤为方相的傩文化演变痕迹。傩面具原为铜制,后多为樟木或杨木雕刻,色彩大俗大雅,表现了新老民间艺人的精湛工艺和民族的审美情趣。有的傩班面具雕刻后,还要举行开光仪式,使其充满神灵之气。

南丰傩舞曾多次应邀赴日本、法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演出,当地与北京舞蹈学院共同研创作品《傩·情》惊艳亮相国家大剧院,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文化交流项目。1992年江西省文化厅命名南丰为江西“傩舞之乡”,1996年中国文化部命名南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傩舞之乡),2006年5月,南丰傩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千年古邑南丰古城

每一座古城都有一段属于当地的历史故事和传承,南丰古城亦是如此。赣江的支流旴江绕城而过,县城形状犹如一把古琴,因此就有了「琴城」的美称。而千年南丰古城作为琴城的一部分,便位于县城所在地偏西南的区域。

这座古城是目前江西省古建筑保存最完整、肌理最清晰的历史古城之一,其文化底蘊深厚,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和历史研究价值。

古城拥有161处文物保护单位,尚存1630余米的明清古城墙、200余栋明清古建筑,保存了唐、宋、元、明、清等多个历史时期的古迹,有唐代的寺庙、宋代的壕沟、元代的里坊、明代的城墙、清代的民宅、民国的商铺,承载了赣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两地文化的鲜明特征在此交融在一起。

我漫步在古城街道中,尽情享受这悠闲而雅静的时光。南丰是由闽粤入赣的主要通道,听说,这条琴城古街是南丰县旧时的主要街道之一,与许多街巷相互连接,所以这里曾是商业繁华的中心地带。清代是古街发展的鼎盛期,最为繁华的时候,街内各种类型的店铺应有尽有,在古街经营店铺的不仅有当地人,还有很多外地商贩也会聚集于此;有些巷道内至今还留有深深的车辙,便是当年进出货时,手推独轮车长年碾压所留下的痕迹。我来到一条名叫“横钟巷”的巷子,当地导游介绍说,在南丰老城区像这种老巷有43条之多;单看“魁星巷”“五帝巷”“府官巷”“三忠祠巷”等巷名就能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更不用说“大巷套小巷,直巷带曲巷,巷里有巷,巷巷相通”的精巧布局了。

古城内另有一处古迹叫作“上水关”。当地朋友告诉我,这是为了防止水患而建的特殊设施。此处有一根深红色铁柱,在洪水袭来时,只要扭动上头的开关,拱形门中间的铁门就会关上,将大水挡在城外。我游历过不少古城,但这样的水关还是首次见到,观后不禁感慨千年前的古人智慧。

千秋古窑南丰白舍窑

南丰县南部的白舍镇是著名白舍窑所在地。白舍窑与景德镇窑、吉州窑、洪州窑及赣州七里镇窑齐名,它们被誉为「江西五大名窑」。白舍窑起始于晚唐五代,兴盛于北宋中期,至元代初期趋于衰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元代蒋祁的《陶纪略》中提到:「谓与景德镇竞争者有白舍窑也」,这里所烧制的白瓷、青白瓷等产品,工艺精湛,有「瓷中之玉」美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北宋白舍窑瓷碗、葵口碟、梅花盏,曾在1980年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出土陶瓷展览会」上展出。

白舍窑的遗址位于白舍镇西南侧红土山岗上。这里有宋至元时期的古窑遗址32座,窑体堆积物20余座,绵延2公里,窑旁遍布瓷片、窑具、垫器、匣钵、炭灰等,遗存丰富,窑址散布于瓦子山、符家山、对门排等处。这座古窑于2013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了白舍窑遗址,在南丰桔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中的仿古街C区,还建有宋元白舍窑古瓷展示馆。展馆馆长和儿子出于自身的收藏爱好将自己多年白舍窑藏品公益性展出,供人们参观,在此可一睹千年古瓷的艺术之美。

山水相依的生态美景

南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77.58%,全年超过300天都能达到国家I级大气标准,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我们初来就感受到这里空气中的清甜,而南丰全域宜游,处处皆景,山水风光更令我们流连忘返。

军峰山名字的由来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种说法是这座山的诸个山峰罗列俯伏,如大将誓师,当地人感叹造物神奇,故称其为“军峰”。另一说法则是,汉朝长沙王吴芮讨伐南粤时,驻兵在此山麓,曾派一员大将祭山神,祭毕恍若一将军跃马横刀、指挥着满山的军队操练。待他定睛看时,原来却是幻境,故而命名军峰山,简称军山。我们来此游览时,发现很多当地山民还沿用着“军山”的叫法。

军峰山的丛林茂密,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攀石阶而上,一路风光尽揽。半山有无底洞、撑腰石等颇具传奇色彩的景致;还有古朴凉亭,飞流瀑布等动静结合的生态美景。亭旁瀑布直飞山下龙潭。据说潭中有条潜踪隐形的青龙,只要从石庙取来铁符投入潭中,青龙立即聚云布雨。山北有一条9公里的石阶可通山顶,山路陡峭,石阶如梯,到了山巅,再极目远眺,山谷空阔,树林葱郁,周边山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桔树,不愧是“蜜桔之乡”南丰的名山。这次在秋意中登山,除了满眼绿色就是满鼻桔香,真是让人沉醉的独特体验。

静谧傩湖湿地好风光

傩湖有着典型的鄱阳湖淡水类湿地形态,滩涂、草地、林地和水域一应俱全。这里空气清新,山川灵秀,林峦隐蔚,碧水黛影,呈现出一派秀美的山水园林风光。傩湖湿地植物、动物资源丰富,尤其是候鸟种类齐全、季候性明显、数量较大,也是难得的候鸟自然保护区。2009年傩湖被评为中国首个以丹霞地貌为主的湿地公园。

湖区景色秀美,山岚迭起,绿意盎然。湖上分两条主航道,景色各有千秋,当地人有“九曲傩湖,十里奇秀景”之说法。右航道景点富于幽、深、曲、远的情境,有形状酷似乡村炊灶上蒸饭的甑盖的甑盖山,好似正在饮水的象鼻的象鼻山,崖壁上鬼斧神工烙印出的仙眼山,以一崖七洞闻名的七仙岩,还有颇具南丰地方特色的一线天等景色。而左航道的诸座山峰也不甘居于其后,这里有似五朵金花在湖水中沐浴的“五女峰”,状如马鞍的马鞍山,山体厚重,左右相向对峙的巨灵山。似雄狮头颈部鬃毛的狮毛岭,一杆双莲,并蒂莲蓬中子粒丰腻如玉的仙荷池,双岭紧连、千年守望、默默无语的驼峰岭,状似一只酒坛的酒坛山,扼守在左航道尽头的三座群山三仙会……载舟傩湖,山水相济,能让人感受到自然万物的另一种精致。

『打卡』天然氧吧潭湖生态养生岛

南丰县太源乡境内,距县城18公里处,有一座名为“潭湖”的生态养生岛。森林覆盖率高达98%,林木茂盛,树冠衔接,是名副其实的原始森林。

周边的原生态林场造就了潭湖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使它成为一个大型的天然氧吧。不仅如此,潭湖还是全国著名的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爱好速度与激情的朋友,同样可以在山水相依的美景中体验极限的驾驶快感。

桔都南丰满城尽是蜜桔香

作为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桔色拥有活泼、华丽、健康、温暖、欢乐、热情的色感,颇得大众青睐。而南丰的蜜桔同样有着令人欲罢不能的魅力。南丰最有标志性的地方就是处处皆桔,有桔便有景,有景便有桔。「花香绿素千朵雪,果甜丹碧万点金」的诗句描绘的正是南丰这个中国蜜桔之乡的景象。

蜜桔的「前世今生」

南丰蜜桔最早源自乳桔,其栽培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开元以前。据记载,早在1300 多年前,嘉禾州(今南豐)自洪州引种乳桔。由于这里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加上多年人工选育,桔子在南丰产生了其他地方的乳桔所不具备的新特性,高糖低酸、芳香独特,人们便以其味似蜜称之为「蜜桔」,销往外地时,又冠以地名,称之为「南丰蜜桔」。自唐朝开始,南丰蜜桔被历代列为皇室贡品,享有「贡桔」之美称。清代著作《南丰风俗物产志》记载,江西南丰等地整个村庄「不事农功,专以(桔)为业」。

为什么南丰蜜桔如此出众?这还要从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栽培技术谈起。南丰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8.3℃,具有冬短、冬暖、春早、秋迟、作物生长期长、积温高、热量资源丰富的特点;而且南丰,年平均降水量为1700毫米,全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1928.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广布于南丰县丘陵山地的红壤土和经过耕作熟化的水稻土均是适宜种植南丰蜜桔的良好土壤类型。而当地土层深厚,水稻土经过长期的耕种,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此外还有含磷、钾丰富的紫色土,土质疏松,宜耕性好的冲积土,均是种植南丰蜜桔的良好资源。科学的种植方法也是南丰蜜桔长盛不衰的秘诀:从苗木选择、幼树管理,到成年果树施肥补肥的技巧、灌溉和病虫害的处理,让南丰蜜桔在众多桔类果品中脱颖而出,同时也成就了“中国南丰蜜桔之乡”的美名。

南丰蜜桔皮薄核少、汁多少渣、色泽金黄、甜酸适口,可谓色、香、味、形俱全。更可贵的是,它不仅味美,而且富含氨基酸、果酸、柠檬酸、维生素C、维生素P、胡萝卜素、硒等40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堪称健康养生的绝佳果品。南丰现在还以此为契机发展了蜜桔酒等相关产品,桔气酒香,相信也一定能征服更多人的味蕾。

桔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南丰桔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紧扣旅游﹃加快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立足更好地带动创业、精准扶贫,以创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为抓手,致力于打造江西省第一个旅游产业集群整体落地、第一个既无围墙又门票、第一个农工商多业态融合的高等级优质景区,推动南丰﹃桔园游﹄进入2.0时代。

集聚区总范围接近2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以“无围墙”的架构,通联南丰中心城区、工业园区和近郊乡村等众多“桔园游”板块,在一个虽然分散但又相对集中的区块,布局一心(游客中心)、一环(桔都漫游环)、六区(国安风情园为代表的桔都生活区、琴台文化街为代表的桔都文化区、华夏五千年生态酒庄为代表的桔都工业区、观必上乐园为代表的桔都休闲区、国礼园为代表的桔都度假区、桔都果贸城为代表的桔都商贸区),全面展示世界桔都的田园风景、特色风物、人文风情,涵盖了南丰蜜桔生产、销售、加工等各个产业环节,以及积淀千年所形成的特色文化、悠闲生活,建设三产并举、城乡并重、旅居并行的创新性景区。

秀美乡村故乡记忆

南丰拥有不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胡氏祖居地的洽湾船形古镇、以吴姓家族为主的石邮村等处;除此之外,在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中也诞生了像九联新村、梅林新村等一大批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新村。到这里度假休闲,一定能满足你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

洽湾船形古镇

洽湾船形古镇位于南丰县洽湾镇洽湾村沧浪河畔,原名漯溪,因地处沧浪河湾,又与浆坑水汇合,故而改名洽湾,距县城10公里,交通便捷。

古镇内青屋与绿水相依相恋,镇吻水,水抱镇,放眼望去,如一艘巨轮远航归来。0.5平方公里的镇子呈椭圆形,东西长,两头尖。镇里100幢瓦房高高低低,挤挤挨挨,居住千余人家。东头地势略高,巨石昂突,房屋顺势而建,恰似昂首的船头,水拍船岸,激起朵朵浪花,有如巨轮正迎着朝阳破浪前进。

镇内有胡氏宗祠、智房祠、大夫第、少爷府、仙源公祠等明清建筑。其中,仙源公祠为胡氏第五代(季仁公)名下族人筹资择地而建。整座建筑为“坐南朝北”向,门首悬一木质牌匾,雕刻“仙源公祠”四个鎏金大字,占地面积仅200平方米,砖木结构,总体布局为“三厢进,二庭院”,64个大小木柱均匀支撑,两厢按一定的顺序和功能设置8间居所,屏风、门楣、窗台均为木质,精雕细镂着内容丰富的图案,如吉祥如意图腾、农事耕作图腾、鸟语花香图腾等,极尽精美繁密之能事。

相传,始祖吴宣公开宗立族之初,相中这块风水宝地,概因此地东部有一石岩,岩内有一状若漏斗形的石洞,每日有食油从洞口涓涓而出,恰好能供百余人食用,遂从渤海郡迁徙至此定居,开宗立族,繁衍生息,故而村庄得名:“石油”,寓意深远,建村庄于渭水之滨,傍山依水而居。村庄东、西两方各掘一条护村水渠,环村而流。中部依次建置七大牌坊、七口池塘,民居按一定布局和风格建造,故有“七大牌坊七口塘,中间一个晒谷场”之说。多年之后油竭,而吴氏族人繁衍昌盛,英才辈出,在广东、福建、江浙等地出仕、经商者不胜枚举,筑巢引凤,以图宗族繁荣,故更名为“石邮”,邮者,取天下畅通之意,沿袭至今,永不更迭。

石邮古傩文化村

石邮村是个有800余年历史的村落,距县城西南10余公里。村子山水环绕、风光秀丽、民俗古朴、文风昌盛。村民主要以水稻、南丰蜜桔、白莲种植为主。70%左右的人都姓吴。。村庄规模宏大,巷道纵横交错,房屋保存基本完好,尚有傩神庙、太尹公旧址、东西二位祠堂、世沐坊、真君殿、福主殿、师善堂等建筑,另有明清民居46幢,是个难得的文化古村。

石邮“乡傩”是我国已知现存最古老的傩品种,是南丰古傩的代表,它的傩仪、傩舞、傩面具、傩服、傩乐、傩具都保留较多的原生形态特征,是中国傩文化的浓缩和典型,依然保存着汉代原有的信仰形态,比周边省份的傩文化更古老,更粗犷豪放,更具原生形态特征。

石邮傩文化民俗村最有价值的是它呈现出的汉民族艺术,以及汉民族老百姓原初的生存状态和性格。村民谦恭、守道,长相端庄、大气,同时民风极为淳朴、坦直,堪称原汁原味的最后汉族。难怪当代作家陈彤、刘春、晋永权在合著的《最后的汉族》一书把石邮村誉为“汉族最后一个村落”。

猜你喜欢
曾巩南丰蜜桔
来了南丰不思归
新余蜜桔冻害的农业气象指标及防御措施
省音协赴鄱阳、南丰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新余蜜桔科技小院项目获评通过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曾巩生平
四月,是你的谎言
新余蜜桔留树保鲜试验结果初报
南丰蜜橘逢大年
江西新余:又是一年蜜桔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