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阳奇,张泽伟,潘达,孙红英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中国是全球淡水蟹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国家(Cumberlidge et al.,2009)。截止 2020年 5月,已报道的中国淡水蟹类共计2科49属331种(楚克林等,2018;Chu et al.,2018;Huang et al.,2018a,2018b,2020;Naruse et al.,2018;Zou et al.,2018;Gao et al.,2019;Wang et al.,2019a,2019b,2020)。中国淡水蟹类区系以溪蟹科Potamidae为主,物种组成占比高达91%(楚克林等,2018)。
德宏州地处云南省西南部,紧邻缅甸。已有文献对云南省甚至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淡水蟹类的记载不完善。本课题组于2019年5月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进行淡水蟹多样性调查期间,在中缅边境附近的盈江县那邦镇采集到溪蟹科1种淡水蟹,经形态分类鉴定和比较,确认为钦氏中印溪蟹Indochinamon khinpyae。该物种系 Ng和Mar于2018年描述的新种,模式标本采自缅甸克钦邦。本文标本采集地与模式标本采集地仅一山之隔,两地之间有山间密布的溪流水系相连接,具备淡水蟹迁移扩散所需的生境特征。本次记录是该物种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和分布记录。本研究对我国云南省分布的钦氏中印溪蟹进行了首次描述,并初步探究了其种间形态差异,为该物种的系统学和谱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信息。本文中雄性第一腹肢的缩写为G1。
采集获得雄性成体标本2号(标本号:NNUNBDZ01和NNUNBDZ02),雌性成体标本1号(标本号:NNUNBDZ05),均浸置于95%乙醇中,室温保存。所有标本均保存在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NNU)。
使用体视显微镜Nikon SMZ645观察标本的细微形态结构,并拍照记录。与Ng和Mar于2018年所记述新种钦氏中印溪蟹的形态分类特征进行比对、鉴别。使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NNUNBDZ01号标本的形态特征(精度0.1 mm)。
溪蟹科Potamidae Ortmann,1896
近溪蟹亚科Potamiscinae Bott,1970
中印溪蟹属Indochinamon Yeo&Ng,2007
钦氏中印溪蟹Indochinamon khinpyae Ng& Mar,2018
雄性1(成体,标本号:NNUNBDZ01):41.9 mm×32.4 mm;雄性 2(成体,标本号:NNUNBDZ02):53.0 mm×40.5 mm;雌性1(成体,标本号:NNUNBDZ05):47.5 mm×37.5 mm。标本均采自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那邦镇那邦村(97°34'38″E,24°42'46″N,海拔 259 m)。采集人:郝希阳,张泽伟。采集时间:2019/05/07。
鉴别特征:头胸甲微隆,额后叶和眼后隆脊明显隆起;颈沟和H沟深而明显(图1:A);第三颚足坐节矩形,外肢具鞭(图2:A);大螯不对称,步足短而粗壮,指节表面具小刺(图1:A);雄性腹部和其尾节呈三角形(图1:B)。G1较粗壮,整体较弯曲,末节弯曲呈近圆柱形,其末端具一圆形凸出(图2:C、D、E),自然位置下未抵达腹锁突(图2:B)。雌性腹部卵圆形,生殖孔圆形,位于第6胸甲缝上,下缘拱起。
描述:头胸甲微隆,表面具有微细颗粒,额后叶和眼后隆脊隆起明显,前鳃区排布明显颗粒,前侧缘明显隆起,具锯齿状颗粒(图1:A);外眼窝角呈三角形,外缘具齿状颗粒,与前鳃齿之间有缺刻;颈沟凹陷较深,胃区、心区间的H沟深而明显,两侧具隆块(图1:A);后鳃区、心区和肠区整体相连,较为平坦,无明显沟纹间隔(图1:A);第三颚足坐节矩形,外肢粗壮具鞭。
大螯不对称,掌节表面密布皱纹,指节表面具平行的细线;腕节内末角可明显观察到三角状锐刺,且基部具一小刺(图1:A),不动指与可动指内缘具大小不规则的圆钝齿,合拢时稍有空隙。步足短而粗壮,指节表面具有小刺若干,前节表面具有毛状小刺(图1:A),最长步足为第二对步足。
雄性腹部和尾节呈三角形(图1:B),第1、2胸节愈合呈宽三角形;第3、4胸节愈合,表面具一极浅缝线(图1:B)。G1较粗壮,整体较弯曲,自然位置下未抵达腹锁突(图2:B),末节弯曲呈近圆柱形,稍弯向背内方(图2:B、C、D),其末端具一圆形凸出(图2:E)。
图1 钦氏中印溪蟹,NNUNBDZ01Fig.1 Indochinamon khinpyae Ng& Mar,2018,NNUNBDZ01
图2 钦氏中印溪蟹,NNUNBDZ01Fig.2 Indochinamon khinpyae Ng& Mar,2018,NNUNBDZ01
对标本进行形态特征数据测量,与钦氏中印溪蟹模式种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表1),发现本研究所采集标本的主要形态特征量度与钦氏中印溪蟹模式种基本相符:头胸甲长为32.4~40.5 mm,头胸甲宽为41.9~53.0 mm,均在模式种头胸甲的长宽范围之内。G1次末节与末节之比为2.5~3.0,比值与模式种相比略高,雄性腹部第6节宽度与长度之比为1.8~1.9,与模式种的比值范围相符。
表1 钦氏中印溪蟹新记录种与模式种形态特征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new record species and type species of Indochinamon khinpyae Ng& Mar,2018
栖息地:生活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那邦镇枯水期缓慢流动的溪流石块下,水面宽度约3 m,水深0.4~0.7 m,溪边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图3)。
分布:中国云南省;缅甸克钦邦。
图3 钦氏中印溪蟹生境Fig.3 Habitat of Indochinamon khinpyae Ng& Mar,2018
钦氏中印溪蟹在头胸甲和雄性腹部的形态变化较为多样(Ng&Mar,2018),相对于亚成体,成体头胸甲的沟纹会加深,雄性腹部第6节宽度与长度之比也会变大。与模式种正模相比,新记录种头胸甲颈沟及H形沟沟纹稍浅(图4:A、B),腹部第6节宽度与长度之比更小(图5:A、B);与模式种副模相比,新记录种头胸甲沟纹较深(图4:A、C),腹部第6节宽度与长度之比稍大(图5:A、C)。新记录种雄性个体(NNUNBDZ02)G1次末节与末节比值约为2.5,处于模式种G1次末节与末节比值范围(2.3~2.7)之内;另一雄性个体(NNUNBDZ01)的G1末节长度相对较短,G1次末节与末节之比约为3.0,高于模式种,而由于钦氏中印溪蟹G1次末节与末节比值具有一定的变化范围,说明其比值在不同的个体间较为多样。G1形态方面,新记录种与模式种正模相比,其末节顶端略尖(图6:D、E),次末节收窄,整体形态差别不大;与模式种副模相比,新记录种末节形态与之一致(图6:D、F),整体形态与之相符。本次所采标本虽与模式标本相比略有差异,但仍可确认为钦氏中印溪蟹。
图4 钦氏中印溪蟹新记录种与模式种头胸甲背面形态比较Fig.4 Comparison of dorsal morphology of carapace between new record species and type species of Indochinamon khinpyae Ng& Mar,2018
图5 钦氏中印溪蟹新记录种与模式种雄性腹部形态比较Fig.5 Comparison of male abdominal morphology between new record species and type species of Indochinamon khinpyae Ng& Mar,2018
图6 钦氏中印溪蟹新记录种与模式种雄性第一腹肢形态比较Fig.6 Comparison of male first gonopod morphology between new record species and type species of Indochinamon khinpyae Ng& Mar,2018
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南部偏远的边境地区有着潜在的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调查和发现价值,有必要深入开展调查工作,以充实和完善我国淡水蟹类多样性本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