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翔 徐 平
1.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2.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大学生的数量在逐年递增,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是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高校在教育方面、就业指导方面依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何将保证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心仪的工作,提高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挑战。对此,从高校思政教育角度出发,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并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是应对当前就业问题的重要研究方向。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会因为就业问题而感受到无形的压力,毕业后就业择业也会有很多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下,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面对就业问题,高校也更容易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指导。
高校教育工作中,思政教育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价值观念的建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全球一体化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大学生走在时代的前沿,在多元化思潮冲击下容易受到影响,再加上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会造成学生心理、价值观念、行为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需要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基础,积极做好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其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提升,对人才的需求包括专业技术、综合素质、一定的经验等等。但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往往出现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不足,或者综合素质水平有限的情况,很难适应社会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即将面临毕业的学生以及已经毕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方面将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容易处在迷茫、不自信的低迷状态,限制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目前而言,主要的问题是当前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内容方面不够完善、针对性不强,学生的自我定位不足,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质效用并没有体现。
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这为大学生的就业以及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层次、实践经验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结合,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建立,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得到提升。同时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的结合,能够针对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情况,制定符合社会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的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更加符合企业人才战略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通过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水平。这样两种教育的结合,能够更加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就业知识、专业素养、心理承受能力、综合素质水平、思想道德品质等等。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对于自身的定位,对毕业后的发展和成长做出合理的规划,将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传播给学生,让学生更加理性、全面的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择业的现实情况。
就业指导教育主要是以专业就业情况、职业生涯规划、行业现状、行业形势等等为主要内容,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就业指导。但是当前社会企业所需求的人才类型有较大的变化,以往只要求专业技术水平,现在开始要求经验、实践能力,还要求所需人才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企业具有一定的忠诚度等等。基于此,思政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思政教育能够弥补就业指导教育的不足,并且从思想政治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更加符合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从而提升就业能力,更好的进行就业和择业,并帮助学生拓宽社会成长空间。
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融合,需要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的支持,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对思政教育工作方面也具备较强的教育指导能力。首先,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多方面专业就业内容的了解,包括专业知识素养、行业现状、行业发展趋势、就业观念、求职材料、面试形式技巧、就业协议、用人单位要求等。还需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指导教育能力,包括自我价值肯定、勇于面对、艰苦奋斗、职业道德、就业心理、知识素养、道德素养等等。因此,对于教师队伍能力的要求是非常严格且高标准的,因此高校应对高素质教师队伍进行定期培训和积极培养,保障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和全面性,为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建立教师队伍的基础。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进行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完善,积极使用新时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教学便利条件。例如互联网教育资源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的采用,互联网社交软件平台的日常教育工作管理运用等等,积极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学生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并针对学生结构以及当代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以学生更加喜爱的教学形式进行职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能够提升就业指导课堂教育的趣味性,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实现思政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的融合开展。
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体系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是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建立并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体系,首先需要为教师队伍提供保障,在进行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前,首先需要对高校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其中的不足与缺失,从而进行改善和创新,以此建立长效教育机制,避免一成不变的教育内容,要时刻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调整。
其次,对不同年级大学生情况进行问卷形式的大数据统计,了解学生对于就业、择业、行业、专业的不同认识程度以及矛盾问题关键点,并针对性的制定思政与就业指导教育内容。
积极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进行演讲报告,并对以往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进行信息汇总,以供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给予更多的参考。将社会发展与学校课程教育联系在一起,建立一个校内外协同发展的科学教育机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师资教育保障。
在实现思政教育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整合的过程中,对两种教育过程中载体的整合需要着重关注,以发扬民族精神、融入真情实感为基础,积极进行教育重点的突出,寻求更加符合的教育方式途径。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背景下,需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建立符合大学生的新型教育方式。要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以实际、客观、经典的案例进行分享,让学生在实例分享中能够找到共同点,对今后就业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此同时,建立网络信息平台,随时随地的接受最新的资讯,受到正确思想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可以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发表在网络平台上面,促进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教师在平台之中可以了解学生思想发展动态。
在教育载体资源整合过程中,不应局限于固定模式、固定思路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积极进行创新教育。例如,反面教材展示,就业创业失败案例学习,学生讲述身边的故事等等,通过多变、灵活的教育内容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教育参与程度,更好的实现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教育的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
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但与此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融合在一起,是继承与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教育影响,促进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并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