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新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2020-11-30 20:23徐光顺
国防 2020年4期
关键词:安全观战略国家

徐光顺

内容提要: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家安全战略,是筹划指导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活动的方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一直高度重视维护国家安全,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制定与实施了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的国家安全战略,有效保障我国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强起来”。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以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而达到崭新的高度与境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的根本保证。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国家最根本的利益。国家安全战略是筹划指导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活动的方略,是“国家实现和维护自身安全状态的科学和艺术”①杨毅:《国家安全战略理论》,18页,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一直高度重视维护国家安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制定与实施了内涵不同、特点鲜明又一脉相承的国家安全战略,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保障我国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强起来”。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以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而达到崭新的高度与境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的根本保证。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也是新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奠基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国家安全战略主要基于保障新中国“站起来”制定与实施。

(一)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国家安全战略原则,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中遵循的指导方针。新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不是结盟战略,也不是搭车战略,更不是屈从战略。无论国家安全环境多么严峻,压力多么巨大,新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毛泽东早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就宣告:“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46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在开国之初采取“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废除了旧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斩断了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屈辱联系,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势力和影响。对外交往中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开展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不结盟、不称霸,不信邪、不怕鬼,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二)打破政治孤立和遏制

国家安全战略环境既是客观的存在,也随主观努力而改变。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西方列强百般敌视新中国,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在经济上封锁、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威胁,妄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之中。毛泽东纵观国际风云,认为帝国主义不是铁板一块,“国际形势,我们历来有个观点,总是乐观的。后来总结为一个‘东风压倒西风’”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40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决心和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一边倒”政策,巩固了新生的政权。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毫不犹豫开展反美苏两霸斗争。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势利导,调整外交战略,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1971年11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相继与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新中国从此走向广阔的国际舞台,打破了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战略孤立和遏制,为新中国开创了有利的国家安全战略环境。

(三)巩固新生社会主义政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的安全是传统安全,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是“站起来”,即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对此,毛泽东强调,“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43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我们现在工业、农业、文化、军事还都不行,帝国主义估量你只有那么一点东西,就来欺负我们”③《毛泽东文集》(第六卷),3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新中国相继建立各级人民政权,镇压反革命,肃清国民党反动势力;进军新疆、西藏,实现了大陆的完全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政权得以巩固。当家做主的中国人民革命激情燃烧,社会气象焕然一新,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确立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

(四)反击武装侵略

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环境致力于国内建设,但外来武装侵略始终是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没有生存就没有发展,和平不会从天而降。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对华遏制战略,毛泽东毅然决然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美国打一场有限战争,以战止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之战、立国之战。针对美国对中国台湾的军事干涉,毛泽东先后指导了两次对台军事斗争,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有力反击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在与美蒋对台斗争中夺取了主动。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同时面临来自美苏的军事威胁,为维护领土完整,我军先后进行了对印度边境反击作战、对苏联边境反击作战等。这一系列的军事斗争是民族走向独立进程中必须跨越的关隘,打出了民族尊严和地位,为后来聚精会神搞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和平环境。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安全战略由邓小平开创,经江泽民、胡锦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时期,国家中心工作转向发展经济,国家安全战略主要基于保障新中国“富起来”制定与实施。

(一)坚持以改革发展促安全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邓小平科学预见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世界格局正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全球化深入推进,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国家实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增强国家实力,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来改变国家安全战略环境。这一时期,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关门搞建设转向全面改革开放,国家安全观实现了从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向以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尤其是经济安全为基础的综合安全观的转变,军事战略方针也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转入和平建设轨道,经济建设布局从强调三线建设调整为“特区——沿海——内地”的发展新格局。邓小平强调,“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8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同时,在外交战略中始终奉行不当头、不扛旗、不称霸、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方针,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

(二)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国家安全本质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安全。邓小平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作为谋划国家安全战略的最高准则。改革不是变色,对外开放不会屈从西方。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郑重宣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同时,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他在谈到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时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89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针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给中国安全造成的威胁,邓小平严正指出:“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对这一点我们比过去更清楚了。”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面对一些西方国家假借人权之名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邓小平强调,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真正说起来,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在改革开放中,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始终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

(三)稳定压倒一切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急剧变革,新旧社会矛盾交织。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社会利益的不断调整、外来多元思潮的冲击、西方和平演变等都会带来社会动荡,国内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必须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安全环境。邓小平把国内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反复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我们党始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经济在快速持续发展中保持社会长期稳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对民主的诉求强烈。邓小平强调,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中国正处在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如果追求形式上的民主,结果是既实现不了民主,经济也得不到发展,只会出现国家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我们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但匆匆忙忙地搞不行,搞西方那一套更不行”。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84、2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针对在改革开放中出现主张“全盘西化”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邓小平旗帜鲜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遇挫折,邓小平始终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一片光明,从而保证了我国改革开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破浪前进。

(四)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军事手段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保底手段。改革发展需要和平环境,但我们不会乞求和平而放弃捍卫国家利益。20世纪70年代末,越南在我边境屡屡挑起事端,我军果断发起自卫反击战,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宣示中国在主权领土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在收回香港问题上,邓小平严正指出,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波动,“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在台湾问题上,我们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从未承诺放弃武力。邓小平强调:“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因此,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39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国防现代化是国家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军队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我军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20世纪80年代军队裁员100万,90年代裁员50万,2003年裁员20万,人民解放军实现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国防安全战略主要基于保障新中国“强起来”制定与实施。

(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安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习主席深刻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⑤《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4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基此,习主席在2014年4月15日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并全面系统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原则”和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处理好的“五大关系”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0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五大原则”,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五大原则”,实质上就是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五大关系”,强调了维护国家安全必须统筹好的五大方面: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拓展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国家安全战略新视野。党的十九大又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上升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思想。进入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生命健康、国家安全和发展带来的重大风险和挑战,习主席又强调要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②参见《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载《人民网》,2020-03-06。,标志着我国国家安全战略内涵日臻完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大安全观”,体现了我国对国家安全规律的深刻把握,是谋划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布局的总纲和指南。

(二)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更加多元、环境更加复杂,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迫切需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习主席谋划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战略目标,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把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局来推动。他强调,“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维护国家安全,要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来把握规律,立足防范风险的大前提来统筹,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背景来谋划”③《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12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明确其主要职责为“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84~85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14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强调“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纲要》,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⑤《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载《人民日报》,2015-01-24。。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并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此后,相继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完善国家安全体系”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强调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提高防范抵御国家安全风险能力,高度警惕、坚决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四中全会从制度和能力上丰富拓展了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目标任务。

(三)建设强大现代化军队

习主席在谋划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中,始终把军队建设作为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强调“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平发展就没有保障”①《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52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进入新时代,国家安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转换、新旧秩序更迭、新旧体系更替的关键期,国际形势的发展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中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由大向强、将强未强的时候往往是国家安全的高风险期;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某些域外大国已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对手,不断加大对我战略遏制和围堵的力度;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国际军事竞争十分激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海外利益空前拓展;国家尚未实现完全统一,我们同周边多国存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军事威胁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可低估。必须高度警惕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高度警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高度警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危险。纵观世界历史上的大国兴衰,崛起国家的背后总是站立着一支强大军队。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聚焦备战打仗,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坚决捍卫和平,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威慑战争、打赢战争,为国家安全提供坚强后盾。

(四)推动世界共同安全

在维护世界共同安全中实现自身安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的显著特征。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命运与共,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国际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当今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自身安全离不开世界的和平发展。习主席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指出,“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73~274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历史教训表明,搞军事结盟对抗,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将自身安全凌驾于别国不安全基础之上的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无益于国际安全和自身安全。面对国与国相互依存的时代,习主席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③《习近平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载《人民网》,2017-10-18。的世界,努力把国际安全建立在各国相互信任与合作共赢的基础之上,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胁。在处理大国关系上,积极倡导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④《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载《光明网》,2013-09-22。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处理周边关系上,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用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推进区域安全发展与合作,展示中国是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之锚。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打破“国强必霸”的魔咒,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安全之路,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树立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为推动世界共同安全发挥更大作用。

四、新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特点

新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呈现许多鲜明的特点。

(一)注重历史传承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新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发展始终注重历史传承。一是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原则。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不容许外国有丝毫干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主张国家无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结盟、不称霸、不当头、不以强凌弱。二是始终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无论前进的道路上多么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对前途充满信心,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从毛泽东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到邓小平“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再到习近平“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①《习近平: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 不惹事也不怕事》,载《中华网》,2016-07-02。,在抗美援朝、多次边境自卫反击战、反“台独”、钓鱼岛维权、南海斗争等一系列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敢于亮剑、敢于胜利。三是始终注重建强人民军队。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要求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再到新时代明确强国必须强军,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实现民族独立与富强,有赖于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二)彰显与时俱进

时代不断变化发展,新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充分彰显与时俱进。一是目标不断提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是保障国家“站起来”,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是保障国家“富起来”,以发展促安全,增强国家安全实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是保障国家“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实力不断增强。从开国之初被孤立和遏制,到改革开放全方位走向世界,再到今天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在实现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对世界共同安全的贡献越来越大。三是内涵外延不断拓展。从传统安全拓展到非传统安全,从自身安全拓展到共同安全,国家安全战略环境日趋复杂,内外安全联动,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愈加艰巨。

(三)渗透中华文化

文化不是行为,但行为深受文化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新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天下情怀,“国虽大,好战必亡”“和为贵”的慎战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以及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等。

猜你喜欢
安全观战略国家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巧用视频资料进行《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图解
把国家“租”出去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