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实施路径研究*

2020-11-30 19:26史晏廷
法制博览 2020年22期
关键词:爱岗敬业工匠培育

史晏廷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山东 聊城 252000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将有力地促进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尊重工匠人才”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纪录片正让我们慢慢找回那种在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的追求与奉献;2020年初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无数的医务工作者奔赴一线,救人民于水火。我们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在已是含饴弄孙的年纪,义无反顾征战最前线,他们鞠躬尽瘁、精益求精的敬业奉献精神不刚好是对工匠精神的弘扬,值得我们青年一代学习。工匠精神体现在无数平凡或又不平凡的岗位上,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传承,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需要一大批有这样精神的人才。

本文将根据时代发展需要,阐述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从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工匠精神内涵入手,结合培育工匠精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如何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到职业教育全过程以及教师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里提到:“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

职业教育已与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紧密相连,职业教育已是培养工匠精神是很关键的一环,很多高职院校也已将工匠精神培育写到了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学生项目化实践中,着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国9亿多劳动力、1亿多是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

这些都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大有可为。

二、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工匠精神内涵

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应以培养学生高度的职业认同感为前提,遵循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坚定追求卓越、勇于变革的创新理念。

高度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是一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赞同或认可,是内心认为所从事的工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从社会层面上讲,它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一性;从个人层面上讲,它是责任感与职业态度的内在动力。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催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专注做自己的事,获得幸福感。

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是一种承诺,是一种义务,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只有珍惜岗位,才能做到爱岗敬业。

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是对工作的一种执着,力求做到最好,并享受产品在自己手中升华的过程,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品质。

追求卓越,勇于变革。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那些兴盛不衰的企业总是有一种精神作为支撑。比如,沃尔玛的企业理念:“尊重每一位员工,每天追求卓越”,也正是在这种核心价值观的激励之下,沃尔玛有了很多创新;“探索未来,打开智能世界新版图”是华为的愿景,创新让他们的5G技术领先全世界。事实表明不断进步,勇于改变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

三、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正遇到的难题

(一)工匠精神社会文化价值尚未得到普遍共识

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尤其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职业教育的春天悄然而来,但我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学而优的仕”人才观念一时尚难改变,“工匠”的社会地位还未得到应有的提高。职业教育、工匠培育面临“国家热、社会冷”的困境。因此,弘扬“工匠精神”时不我待。

可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将“工匠精神”宣传到千家万户,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可为,成功只怕有心人。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只有耐得住寂寞,比别人更用心,才能取得他人无法企及的成就。

(二)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教学条件限制

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力度尚显不足,近些年,不少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确保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训课程、实践环节的完善,鼓励教师采用项目化教学,项目的选取要紧贴地域实际,以促进学生能更好的学以致用。但由于各个学校条件限制,像小班化教学尚难以完全实现、资源分配不足等,工匠精神的培育还未达到预期效果。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有计划的向职业教育倾斜,这些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

(三)家庭教育理念未能与时俱进

很多家长送孩子接受职业教育,大都抱着学一门技术,作为一种谋生的工具,对孩子的期望仅停留在“工”上。而完成由“工”到“匠”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耐心和决心,并保持恒力。

(四)学生自身职业规划的不明朗

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职业规划,对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没有充分的准备,以致于无法对技能提升产生很大的兴趣。比如在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有些学生就对实习机会兴趣不高,不能主动提升自身技能。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却能说明学生对自己并没有很好的规划。不过谁的青春不迷茫,这还需要学校有力的引导。

四、如何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到职业教育全过程

(一)学校层面的引导与重视。比如我校2019年重点工作中提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按照各专业人数5%比例,重点从专业素养、工匠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四个方面开展“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的遴选和培育工作,树立爱岗敬业、甘于奉献、钻研技术、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

(二)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前提,在课程设置上精准着力,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以及追求卓越、勇于变革的创新理念。

职业院校通过公共必修课程、工匠实例宣传等培养学生专心致志、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认同感;通过专业技能实践、教师言传身教、工匠实例宣传等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通过学生课堂项目完成情况评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意识。

(三)充分依托1+X证书制度,利用好政策红利,开展创新的人才评价模式。1+X证书是在保证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鼓励学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也充分表明国家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渴求。学校通过与政府、企业协同营造出重视技能、创建技能社会的良好氛围。实现人人渴求技能,技能皆有用武之地大好局面。

五、教师在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是离学生最近的学习、工作示范者,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得、技能水平的提高,职业态度的形成都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导、行为示范。首先教师要培育自己的工匠精神:丰富知识、提升技能、工作态度专注。学生将潜移默化的受之影响,在不断学习中进步,在不断探索中成长。

高职学生毕业后要服务于企业,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企业的生产、文化有所了解,很多高职院校都提倡老师成为“双师型”教师。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里提到多举措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对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师招聘在学历、企业工作经历要求上给予引导,同时要求高职院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这些都为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做了铺垫,也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

六、结束语

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支撑。高职院校承担着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历史使命,任重道远,必将上下求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爱岗敬业工匠培育
90后大工匠
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访漯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业务审核中心副主任王若宁
工匠风采
爱岗敬业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探析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爱岗敬业成就辉煌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