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考

2020-11-30 05:09蓝婷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侨园 2020年9期
关键词:认同感国人倡议

文 蓝婷(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于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强化与周边国家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济方面的密切合作,又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然而,我国优秀文化在对外传播方面却依然存在着一些障碍,这需要我们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并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便更好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经过近七年的发展,在与沿线各国的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中,不但在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作用,这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相辅相成。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统一性

(一)“一带一路”为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机遇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为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而“一带一路”本身就是历史上中华文化的输出之路,是中国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之路,所以其本身具有浓厚的文化属性。自古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和平共处,德化天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这样的思想无疑是不谋而合的。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必然能发挥重大作用。首先,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最有效的工具,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能让沿线各国人民彼此更深入了解,进而在文化交流中友好共处,将文化共融作为国家合作的重要基础。其次,传统文化的产业化本身就是沿线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现代文化产业对于推动世界经济作用十分突出,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则为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也是文化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能有效提升沿线各国的软实力。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优秀传统化对外传播的的障碍

(一)文化认同感相对不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我国人民与西方文化的接触越来越多,这也使得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在接纳多元化文化的同时,削弱了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同时,“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民族较多,他们在被我们的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也会将他们的文化传播到我国,冲击我国传统文化。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另一方面看,尽管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国人从思想到行为深受影响。然而,中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系统化学习相对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人的文化信仰不够坚定,传承意识和传播能力相对不足。

(二)对外传播创新不足

中华传统文化需要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传播,但传播力度有所不足。同时,就当前我国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缺乏创新。就内容看,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学、传统史学和传统艺术方面,但缺乏这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实践;传播方式也欠缺,书本典籍依然是主要的交流传播渠道,这与现代文化之间本身存在着鸿沟。再加上文化传播一定会遇到文化冲突,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矛盾如何共处,也没有充分考虑。总的来说,在对外传播方面缺乏创新,力度不够。

(三)语言沟通障碍

对于文化传播来说,语言既是重要的内容和文化载体,同时也是文化船舶最重要的工具。所以,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中,语言障碍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随着“一带一路”稳步推进,语言问题也显得越发迫切。沿线各国文化不同,语言千差万别,如果语言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文化传播只能是空话。一方面,语言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文这个载体分开,使其能够在不同载体绽放光芒也同样重要。还有中文推广问题也同样有待加强。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优秀传统化对外传播策略

(一)持续提升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感的持续提升来自于不同层面。从国家层面说,首先要给予高度重视,要加大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国内外创造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运用相关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而提高国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力和认同感。同时,要重视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加强在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所占比重,让中国人成为文化传播和推广的输出者。

对每一个国人来说,首先要重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能将优秀传统文化所代表的的思想融入各种文化形式中,比如儒家的“仁”“礼”等,一方面能够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文化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传播能力。

(二)积极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在现代社会的投射,同时也是当今各国家进行交流的必然选择。所以,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不能固步自封,而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使其更具生命力和影响力。

从内容看,中华民族五千年留下的传统文化内容极其丰富,这就要求人们在继承的同时,选出其中的优秀部分去传播。同时,我们在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中,也应有所选择,在对外交流中吸收文化的先进成分。“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众多,对于这些国家的文化我们要正确看待,并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时要有针对性,满足那些国家对于文化的需求,要让他们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共鸣和认同,这才是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正确态度。

我们要善于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文化的对外传播。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新媒体等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不能脱离这些具有时代精神的渠道,而要善于运用这些传播路径,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多形式、多元化、多层次对外传播。另外,要改变传统文化单向传播的模式,与沿线各国实现文化的双向互动,在互动中体现出中华优秀文化的独有优势。

(三)强化优秀人才培养

毋庸置疑,对外传播中华文化需要大批优秀人才。我国已将“人才强国战略”确定为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充分显示了对人才的重视。所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同样要强化优秀人才的培养。政府要在积极提高对国人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对外交流型人才的培养,诸如语言类、翻译、对外教育等,要为人才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从而为文化传播提供人才储备。

总之,“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让沿线各国更好了解中国,这样对于促进沿线各国交流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认同感国人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Happy Afternoon Tea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2014国人出境游盘点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