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玮玮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无锡 214045)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最早倡导者之一;他把毕生心血投注于教育事业,积极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总结和提炼了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陶行知的职业教育理念依旧熠熠生辉,对促进当下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帮助与支持。
20世纪早期,许多人对职业教育存在误解,他们单纯把职业教育理解为以解决生计为目的的教育。针对这种情况,陶行知提出用“生利主义”阐释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他指出,“职业作用之所在,即职业教育主义之所在”,“中国读书的人不去生利,是一个极不好的现象”,“职业教育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应以生利为主义”。[1]25这里的“生利”,不是狭隘的产生钱物,而是通指创造物质财富,增加社会价值。对此,陶行知是这样论述的:“生利有二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是。”[1]25从某种程度上看,类似于今天社会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陶行知的“生利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包括了职业教育的四大要素:教师、学生、课程、设备。
在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中,师资位于四要素之首。陶行知认为,“职业教育既以养成生利人物为其主要之目的,则其直接教授职业之师资,自必以能生利之人为限”[1]26。他提出,衡量教师是否具备职业师资,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生利之经验”“生利之学识”和“教授生利之法”。三者中,“经验尤为根本焉”。“天下未有无生利经验之人而能教人生利者”,“无生利之经验则以书生教书生,虽冒职业教师之名,非吾之所谓职业教师也”[1]2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职业学校的设施配置是开展教学的前提。“有生利之设备,方可以教职业;无生利之设备,则不可以教职业。”[1]29陶行知主张,职业学校应综合运用“自有设备”和“职业界之设备”,尤其发挥“职业界之设备”的功能,“此盖利用他人生利设备以施职业教育之彰明较著者也”[1]29。
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在生利主义教学目标之下,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须以充分生利为标准”。同时,为了确保教学效果,陶行知主张“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成一事再学一事”,由易如难、由简入繁,开展小班化教学。由此,“学生毕一课,即生一利;毕百课则生百利,然后方无愧于职业之课程”[1]30。
有生利之师资、设备、课程,若不关注生利之学生,也不能达到生利效果。学生是未来生利的创造者,是职业教育的落脚点。陶行知考察分析了当时实业教育的现状,提出学生“择事不慎”“择业不当”导致实业教育鲜有成效的两大原因。“吾人对于一业,才能、兴味皆最高,则此业为最适。因其最适而选之,则才能足以成事。”[1]30故而,他主张学生根据自己的才能和兴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并通过职业试习科检验自己是否对给职业具有真兴趣。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纵观当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但仍有一些因素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总的说来,高职教育教师队伍中存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缺失、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双师型”教师紧缺等情况。受高职院校本身层次、就业者就业观念等主客观条件限制,高学历人才大多不愿到这类学校任教。而到高职院校求职的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少数来自企业、行业和科研机构。“大多数教师的实践工作年限偏低,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和必要的专业技能,有实际工作经验技能的骨干教师和专业教学带头人匮乏。”[2]教师来源结构单一,兼具理论教学的素质和实践教学的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短缺,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不适应产业升级、技术发展的要求,尚不能有效支撑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3],这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人才,对实训和实习条件的要求较高。2010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职业学校应当具有与专业设置相匹配、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实习设施和仪器设备;要有与所设专业相适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4]
实际的办学情况是,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院校,难以达到教育部所规定的办学条件。教学中,受硬件设施缺乏,设备简陋陈旧等因素限制,人才培养中所要求的实践教学环节无法实施,只能沿袭传统的“学科式理论灌输”模式,使得高职教育或多或少偏离了应有的教学轨道。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高职课程设置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受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师师资、学生认知能力、实训设施、课时等主客观因素影响,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结构失衡、实践课程缺乏、课程过于理论化、内容与社会脱节、滞后与行业发展等情况较为普遍。[5]67
此外,高职学校课程的设置着眼于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难以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受工作年限和行业实践经验等因素影响,不能将行业的前沿动态、企业的运营模式与课本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授课时难免延用理论灌输的模式,加上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学校的实训设施限制,课程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客观来讲,社会中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还不是特别高,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种低层次教育,学生毕业后只能成为普通技术工人,是蓝领。为了前途,家长和学生不愿意填报高职院校;而那些选择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也因为学业成绩限制无法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就读,这才退而求其次。[6]高等职业院校成了学生无奈的选择,专业学习兴趣受挫,增加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隐忧。
学生的才能方面,数据显示,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新增从业人员中,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7]诚然,高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但社会发展急需的是综合能力素养较强的人才,因此高职学生也必须具备多种职业能力。2010年以来,教育部向高校推广CVCC认证项目,即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解决问题、创新创业、信息处理等三个模块十一项能力的认证。[8]若以此标准加以衡量,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陶行知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尽管诞生于半个多世纪以前,但对当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启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论证师资的重要性时曾说过一句话:“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与大学对师资的要求不同,高职院校更需要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教师,这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高职院校可通过拓宽教师招聘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培训等方式提升师资水平。陶行知曾提出:“养成职业师资之法有三:收录普通学子教以经验学术与教法;收录职业界之杰出人物教以学术与教法;延聘专门学问家与职业中之有经验者同室试教,使其互相砥砺补益。”[1]28对于招录的应届毕业生,高职院校可搭建企业平台,组织他们参加行业活动,拓展专业实践经验。也可根据各专业课的专业特色和教学要求,面向社会和行业企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或技师,通过教授其教学方法,使其转化为优秀的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教学设备也是影响其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完善的设备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了平台,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实践平台的缺失,无疑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
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家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和顶岗实习标准,改善各专业集群的实践教学条件,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和教学需求,建设智能化、多形态的实训室。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整个行业、对社会的设备开发与利用,深化校企合作,有序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校内外实训设施的综合运用,既能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又有助于提高岗位适应能力,一举数得。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的课程的设立绝不能形同虚设,相反的,要接地气。在编排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校的专业实际和行业的前沿需求。
学者梁建军提出,专业入门课程要求“会”,专业核心课程要求“精”,专业提升课程要求“懂”。[5]68高职院校可遵循“基础—专业课基础—专业课”的课程模式,立足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从基础学科慢慢向专业课、专业核心课渗透。多门专业课程之间,要处理好课程的过渡衔接问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同时,协调好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比重,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深化理论。文化课方面,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应以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为主线,开设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课程,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工匠精神。
陶行知认为,“学生择事不慎,则在校之时,学不能专;出校之后,行非所学”[1]30。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对口就业的有效途径。
各高职院校在招生时,可以综合运用线上调研、线下宣讲、咨询会等途径,充分向学生及家长展示专业特色及行业前景;家长可结合学生兴趣、学习情况、工作预期等因素从中做出选择。入校后,学校可开展专业认知教育和实践活动,邀请行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来校做讲座,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等等,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热情。同时,学校也应当完善学生学习管理办法,制定和完善学生转专业和转学的章程。若学生在某专业领域具有强烈兴趣且有一定特长,转专业更有利于其能力与专长发挥,可依托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允许学生适当调整所学专业。此外,学校还应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加强就业指导,使学生“学而安焉,行而乐焉”。
陶行知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可充分汲取前人的思想理论智慧,结合实际,探寻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