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现代高新技术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建设

2020-11-30 03:36赵永同
法制博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服务平台经营者

赵永同 曾 旭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一、调查背景

(一)信息经济的急速发展

信息经济是指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向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渗透形成的,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信息产品生产和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新经济模式。在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信息经济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不断攀升,《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指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力。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法律服务网站、法律服务APP、法律服务小程序等线上法律服务平台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服务方式结合了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优势,解决了传统法律服务方式简单、服务面相对狭窄、不能即时解决法律问题等痛点。[1]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法律需求亟待解决

现阶段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完善,再加上某些企业的法律保护意识不强,因此导致很多企业面对例如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税务、债权债务特别是公司的章程设计等法律实务问题时,不能够及时正确应对,或者即使想到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却由于资金不足、寻找专业的法律服务团队的成本过高,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快速地解决这些法律问题,从而带来十分惨痛的后果。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公司管理制度及股权制度分配不够合理完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等法律风险难题。[2]

二、高新技术企业对互联网+法律服务需求数据分析

本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20年1月向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包括广东装备智造与信息创新创业园、创锦创业园、广州天河区软件开发园、弘科创业园企业等)企业管理者发放调查问卷89份,回收84份,回收成功率达94.38%,问卷内容包括企业遇到的经营性纠纷、法律问题、解决纠纷的方式以及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的使用意愿等多方面,数据真实有效,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所调查的问题。具体数据分析如下:

(一)高新技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遇到不正当竞争

在国家推动创新创业的号召下,无数的市场新生力量出现了,但同时由于市场规则尚不健全,政府监督管理缺乏力度,一些企业铤而走险,选择以不正当竞争的方式谋取利益。问卷数据显示,95.45%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者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遇到过不正当竞争的行为;18.81%的经营者在日常经营中遇到竞争者以他人名义来订购商品,从而了解商品的递送情况和货物的库存情况;22.72%的经营者遇到商业机密被泄露的情况(知识产权技术被窃取、盗用等);31.81%的经营者遇到竞争对手使消费者对该经营者与其对竞争对手的营业所、商品或工商业活动产生混淆的“搭便车”行为;31.81%的经营者遇到竞争者采用虚假宣传,损害经营者的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的行为;面对普遍存在的不正当竞争,高新技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应该恪守诚信原则,增强法律意识,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采取司法救济的手段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二)高新技术企业常遇到法律纠纷并因经营者法律风险意识不足而遭受损失

我国目前的法治环境和社会诚信基础等因素直接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法律风险的产生和不可避免,比如,相关立法不完善、执法不公正等容易引发高新技术企业的法律危机;再如,合同相对方不诚信导致的违约、欺诈等。问卷数据显示,59.09%的高新技术企业遇到过合同纠纷;22.72%的高新技术企业遇到过劳动争议纠纷,18.18%的企业遇到过知识产权纠纷。但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本身法律意识淡薄,对企业所面临的法律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做决策时常常忽略法律风险,或是意识到了法律风险却不去寻求专业的法律意见,数据显示,有将近六成(59.09%)的经营者遇到法律问题选择自己上网自行查找解决方法或向亲友寻求帮助,只有四成的经营者会询问律师或向法律平台寻求帮助。有86.37%的经营者表示曾因法律风险意识不足而遭受一定的经营性损失。据有关数据统计,欧美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0年,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3年,广大的中小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在正常经济时期,中国每年大约有100万家企业倒闭,这其中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美国企业家为防范法律风险平均支出的比例占企业总收入的1%左右,而我国企业的实际支出还不足0.02%,而且其中以大型企业为主,高新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支出少之又少。由此可见,法律风险意识不足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甚至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寿命。

(三)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者对法律服务表现出相当的购买意愿

绝大部分调查对象,愿意花钱购买法律服务,77.28%的经营者愿意花费500元以上购买法律服务;29.81%的经营者愿意花费500元—1500元去购买法律服务;9.09%的经营者愿意花费1500元以上去购买法律服务,13.63%的经营者愿意花费诉讼标的额的5%及以上购买法律服务。在问卷问题:“为了感谢您的用心填写,我们打算通过小程序为您提供免费法律服务,请问您愿意选择下列哪些服务?”中,59.09%的经营者选择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和咨询相关的法律服务;50.00%的经营者选择了合同实务相关的法律服务;18.19%的经营者选择了诉讼业务转接的法律服务,4.45%的经营者选择了其他非诉业务。这就说明,绝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已经具备了法律风险意识,对法律服务,特别是合同实务相关和企业风险管理相关的法律服务有迫切需求,并且对法律服务产品有相当的购买意愿,但愿意在法律风险方面投入高额费用的经营者还是较少。可以预见,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法律服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会更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欢迎。

(四)高新技术企业愿意尝试互联网+法律服务,但存在一定顾虑

问卷数据显示,52.94%的经营者愿意尝试使用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如微信小程序等新颖的服务方式来解决法律纠纷,47.06%的人存在一定顾虑,具体情况罗列如下:36.36%的经营者认为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良莠不齐,虚假宣传不在少数;18.18%的经营者认为使用互联网+法律服务效率更低,体验感更差,不如传统的法律服务模式;22.73%的经营者认为,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内容质量有待提升;13.63%的经营者认为缺乏相关的监督机制;4.55%的经营者有隐私、商业机密泄露的顾虑。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各种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带来的用户体验却并不好,实际上,连接大众的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并没有迎来用户的爆发,也并未改变业内的生态,大众解决法律纠纷的方式仍以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法律服务为主。可见,互联网+的法律服务模式虽然拥有巨大的潜力,但还并不成熟,还需继续摸索。

三、未来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发展方向

问卷数据显示,对于问题:“您更看重法律服务的那些方面?”中,72.83%的经营者更看重法律服务的专业度;64.05%的经营者更看重法律服务的质量;36.40%的经营者更看重法律服务的效率;18.15%的经营者会更看重法律服务的价格。由此可见,互联网+法律服务发展的核心应是法律服务的质量和专业度,而并非仅仅让用户体验到法律服务的便捷。互联网是提高法律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但优质、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本身,才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核心。因此,未来互联网+法律服务的发展方向应是法律服务的专业化。笔者在此对互联网+法律平台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做到法律服务过程的流程化,各个流程节点的标准化,全部流程的可视化,使得法律服务质量的高低不受办案律师水平不同而产生过大差异。二是持续挖掘和培养高水平的服务者,提供服务给有给付能力和愿意给付合理对价的客户,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服务团队,而非一支价格低廉的团队。如此,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3]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服务平台经营者
明清珠江三角洲基塘区的田场与经营者
密码服务平台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经营者》征稿启事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