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南开,300350)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从经济、哲学双重视野出发,对劳动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为抨击资本主义制度、捍卫无产阶级利益提供了科学的理论辩护和实践引领。当前人类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发展形势和现实挑战发生巨变,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国语境和时代语境,从不同视角对劳动问题作出时代解读。
马克思从“劳动”出发诠释世界历史和人类历史的真谛,强调劳动对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突出广大劳动者作为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重要地位,为人类前进道路指明了基本方向。
1.劳动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的劳动历史观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以满足自身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又结成了初步的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实践特别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劳动关系的变化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资本主义劳动关系下,国家政权成为少数剥削阶级的专政工具,资本家无偿占有无产者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两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冲突。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改变无产者的悲惨命运,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目标。
2.劳动者是历史创造者
在“劳动实践创造世界历史”,“劳动的主体是劳动者”这两个基本前提下,马克思合乎逻辑地推导出“广大劳动者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这一科学结论,其科学性在于社会生产力的现实生成离不开人以劳动为中介,与自然界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物质交换,在“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过程中促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社会生产力不仅受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质量优劣的影响,还受到劳动者自身主体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资源丰富与否和生产力水平高低不一定成比例的原因所在。除却外在于人的自然条件制约,劳动者主体条件即身体和心理素质、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创新能力、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造成了经济发展的现实差异。
习近平深化了劳动之于历史、之于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重申了劳动者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创造性地将劳动范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征程相联结,指明了实现中国梦、开创美好未来的现实路径。
1.劳动创造社会,劳动群众是主体力量
2016年,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提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2],这一论述延续了马克思将劳动发展史作为“理解全部历史的锁匙”的观点,强调劳动是人之为人、有别于动物的根本区别,劳动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社会建设过程中,“我国亿万劳动群众是主体力量”[2],中华民族的成就和辉煌离不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脚踏实地的辛勤付出,这一论述印证了劳动者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论断。“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2],突出了劳动者的素质能力是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成败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彰显了党和国家对知识储备多、专业技术好、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新型劳动者的迫切需求。
2.将劳动范畴与新时代相结合,提出劳动开创未来
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创造性地将劳动范畴与时代背景、中国国情联系起来,“劳动开创未来”这一论述使劳动的本质获得进一步深化。2015年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他提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3],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归根到底要靠劳动,唯有劳动方能铸就时代荣光。基于劳动之于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习近平号召全社会广大劳动者要“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4],强调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现时代劳动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中,广大劳动者要坚持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各自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勤恳奉献,以不懈奋斗开创美好光明未来。
习近平从历史角度对劳动进行了相关论述,既遵循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又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这些论断极具针对性地回应了现实关切,阐明了劳动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劳动历史观。
马克思用科学的理论揭开资本主义形式平等的虚伪面具,指出劳动异化的四重表现,以反题的形式表达了劳动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在深层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现实回答。
1.批判旧世界:劳动异化的反题中蕴含着劳动主体性思想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尖锐地指出劳动异化的四重表现,这些表现的反题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主体性思想。其一,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生产得越多反而获得得越少,越发受到劳动对象的统治。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者应当充分占有和享用自己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生产得越多对应的是获得的越多。其二,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的异化。由于劳动外在于人,因而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是肉体虐待和精神摧残,而马克思认为劳动应当是与人的类本质相统一的自在自主的活动。其三,劳动者同类本质相异化。旧社会的劳动者在基本生存需要的驱使下才进行劳动。马克思认为人们应当在生产劳动发展的基础上自由自觉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其四,人与人相异化。由于劳动产品并非归劳动者享有而是全数为资本家占有,造成了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劳动者失去劳动活动的自主性,为了获取最基本的生存资料而被迫劳动,造成了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生存竞争;为争夺市场、资源、劳动力,资本家们无所不用其极,造成了资本家之间的狼性竞争。马克思深刻地批驳了人与人关系的对立,在他看来这种关系应当是和谐融洽的。
2.揭示新世界:阐发了“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观
马克思在深层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现实回答。他从人民立场出发,确立了为全人类谋求解放,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观,科学地预见了异化劳动转变为自己类本质的生命活动,劳动由谋生手段转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当然,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只仰望星空,还脚踏实地地为我们指出了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现实之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无法从其自身内部获得解决,因而工人阶级必须团结起来并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革命形式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在此基础上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过渡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基于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提出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不可避免地残留着资本主义的印记,此时的平等仍然不是完全的平等,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来保障权利平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社会财富充分涌流,可以不再实行按劳分配,而是采取按需分配的分配正义原则以保障真正的平等。人民立场赋予马克思劳动价值观历久弥新的活力,使来自遥远的19世纪的理论至今闪耀着真理的璀璨光芒。
当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造成了劳动价值感不强、劳动者主体地位尚未获得充分彰显、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问题昭示使命,习近平在坚持马克思为人类谋求解放的劳动价值观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劳动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对“劳动主体的体面性”和“劳动分配的正义性”的重视和关注,对弘扬崇尚劳动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积极作用。
1.劳动主体的体面性
2015年,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集中阐述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保障就业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主体性思想。
第一是要尊重劳动。劳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是人自然属性的终极说明,在一切生产要素中处于本源性地位。劳动虽有分工之别,但并无所谓高低贵贱之分,社会需要多样化劳动才能实现良好运行。在社会主义社会,要杜绝一切资本为重、轻视劳动,脑力劳动、复杂劳动为重,鄙视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的不良风气,“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3]。第二是要尊重劳动者。新时代的精彩与辉煌正是无数平凡劳动者绘就的,“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任何职业的劳动者都为社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社会各界应给予他们平等的尊重。习近平特别在社会上号召人们向劳动模范学习,他们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所有劳动者中最为杰出的代表,要让他们身上闪耀着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向导。第三是要保障全体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成员都能获得相应的就业机会,“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3]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习近平更是针对“新就业形态”提出“顺势而为、补齐短板”的应对措施,强调通过补足法律法规短板的方式保障劳动者切身权益,促进广大劳动群众得以体面劳动、体面生活。
2.劳动分配的正义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强大阻力,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存在的分配不正义问题亟待解决。习近平以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形成以公共资源分配同等、劳动成果分配平等、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等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分配正义性重要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
在公共资源分配方面,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但由于先天自然原因和政府优惠政策导向,造成东西部、城乡、不同行业之间资源分配不等,两极分化问题不断加重。为扭转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人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5]等措施以促进公共资源在全体劳动人民中更加公平地分配。在劳动成果分配方面,与我国国民收入总值持续增长相伴随的是城乡、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此习近平提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求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也能分好蛋糕。“要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完善分配制度不断拓宽人民的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规范、合理”[5],这种依据贡献分配的原则为激发劳动者积极性,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供了较为公平的统一标准,让劳动者得其所应得。在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方面,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旨在通过先发展起来的群体和地区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带动落后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为保障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一系列分配正义原则的实施力图改善社会中存在的劳而不获、不劳而获、多劳少获和少劳多获等不公平的分配现象,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
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决定了劳动职业的快速变化、劳动者在不同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加速流动,现代社会的发展亟需具备掌控全局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工人。过去那种单纯依靠传统学校的模式日渐式微,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马克思提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结合,对无产阶级儿童和少年实行分级教育的思想,丰富了教育的内涵。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马克思认为伴随现代工业革命的新一轮冲击,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劳动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6]。能否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需求,掌握不同生产部门的职能要求,成为事关工人自身发展前景、关系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劳动教育,“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7]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现代分工对劳动者造成的片面性,劳动教育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承担局部生产的个人转化为可以交替承担不同社会职能的个人,但依旧无法摆脱资本主义机器生产下,人也变成了纯粹生产剩余价值的机器、无法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结果,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尽管如此,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仍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尽可能减少人的片面化发展,马克思指出要“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8]311,这一论述凸显了生产劳动的重要地位,强调将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结合,丰富了教育的内涵。
2.要重视对无产阶级儿童和少年的劳动教育
马克思认为现代工业吸引大量的儿童和少年参与社会生产建设,这是积极进步且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现象,但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现象变得扭曲和畸形。他强调“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每个儿童从9岁起都应当成为生产劳动者”[8]269,不管是在劳动过程中获得教育或是以劳动为目标进行教育,都应该在学龄就开始普及,这是符合最普遍自然规律的趋势。马克思关于少年儿童劳动教育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教育方式上,“对未成年劳动者应按不同类别循序渐进地施以智力、体育和技术方面的培训”[8]270,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进行分层,逐级设置内容不同的课程,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应当分配一些具有游戏性质的劳动,给予他们的实际作业应具有劳动的性质,对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实际作业应当是真正的生产劳动,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少年儿童生产出来的产品还可以进行销售以补偿学校的开支,马克思的这些论述勾勒出了现代职业教育的雏形。在教育内容上,要对儿童和少年等受教育者进行智育、体育和技术培训,“这种培训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8]270,可见,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教育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不仅包含理论层面的理解和认知,还包含实践层面的操作和运用。
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亟需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人才,学校教育却出现劳动教育缺位的情况。基于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我国当前学校教育的突出问题,围绕“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的根本目的,习近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教育观。
1.“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相融合”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本质要求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893,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0]。从四育提升为五育,把德智体美劳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中,集中彰显了劳动教育的价值。习近平强调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要坚持五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以劳动涵养品德,反映出亲身践行在德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劳动增强智能,体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劳动强健体魄,体现了劳动对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作用;以劳动助力美好生活,体现出唯有通过劳动才能发现和创造美。总之,习近平强调必须重视对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即新一代青年的劳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2.“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习惯”构成了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主要因素
首先,劳动意识是对劳动的价值判断、情感表达和行为意向,是劳动对象和实践过程以观念的形式在劳动者头脑中积极、能动的反映,对劳动实践行为具有指导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1],“三爱”活动中的“爱劳动”鼓励青年学生树立高度自觉的劳动意识,通过自我约束的道德自律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昭示着习近平将树立劳动意识、提升劳动实践能力提升至战略高度。
其次,劳动精神是劳动意识的升华,是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的被迫劳动的根本否定,集中体现了个体意识的共性特征,对国家、社会的价值取向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10]伟大的事业要以伟大的精神为支柱,劳模精神是时代的向导,习近平高度重视在学生群体中弘扬和培育劳动精神,将培养和造就具有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时代新人提升至社会发展重大命题的高度。
最后,劳动习惯是在长期劳动实践活动中养成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劳动意识是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当前部分青少年出现劳动意识淡薄、轻视劳动、厌恶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2013年,习近平面向全国各族少年儿童提出“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12]2014年,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时指出“要通过各种措施和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13]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引导学生要养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3]的良好习惯。这些论述集中彰显了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力求使学生在自主劳动中发现自我,在实践教育中成长成才的教育观。
3.“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是劳动教育实施的科学路径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劳动教育淡漠化、边缘化,诸多薄弱环节亟待改进的情况。2015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切实抓好关键环节,通过保障劳动课程时长、组织开展校内校外劳动、鼓励家务活动等措施,“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14]今年3月20日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在把握基本内涵和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互联互通的育人机制,以强大的教育合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提升学生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可见,习近平立足时代发展的高度,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注重衔接,对我国劳动教育体系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和教育发展规律。
马克思在深入剖析资本和劳动关系的基础上,颠覆和超越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政治哲学批判,用劳动概念代替“沉思内省”,强调只有通过劳动解放才能实现人类解放,只有劳动人民才是解放全人类的根本政治力量,实现了从观念政治论到劳动政治论的伟大转向。
1.通过“劳动解放”实现“人的解放”
马克思敏锐地发现,劳动原本应当是人的自由自觉本性的确证,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枷锁下却成为异己的、反对人的力量,为资本的繁殖和剥削提供了场所和手段。马克思指出,劳动与资本颠倒关系的解决不能依靠精神力量或资本本身,而是要借助劳动本身的力量,要想实现真正的人类解放,仅仅依靠“宗教解放”“政治解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实现劳动也即生产的彻底解放。他不再拘泥于传统政治哲学的“沉思内省”传统,而是以“改变世界”为己任,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和解剖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说明资本主义难以调和的内在矛盾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在无情批判旧世界中推进现实的变革,建立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世界。
2.无产阶级组成政党是实现解放的必要前提
为了将自己从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中解放出来,无产者开始奋起反抗资产阶级,但由于知识、能力、觉悟、经验等方面的局限,“自在的无产阶级”在理论水平和阶级意识上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斗争往往带有强烈的自发性,因此需要一种政党组织来引导启发。马克思指出,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立,这种自发的斗争才能转变为自觉的斗争,无产阶级才能从自在阶级彻底蜕变上升为自为阶级,劳动人民才能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性,将自己从资产阶级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进而成为解放全人类的根本政治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用武装力量推翻剥削阶级建立专政政权后,必须大力发展劳动生产,实现所有权和生产关系的无产阶级化,不断积累生产资料,才能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从而跨越过渡时期、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清晰地阐述了劳动和人类解放、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紧密联系,为马克思主义劳动政治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石。在新时期,习近平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论述了“劳动”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意义,强调如何对待劳动、如何对待劳动者、如何处理劳动关系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劳动彰显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
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因劳动而生,劳动彰显了党的阶级属性。从建党之初,以解放劳苦大众为宗旨,到执政以来,依靠劳动人民的支持成长壮大并带领人民砥砺奋进书写民族复兴的宏伟篇章,党的发展历程深刻体现了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由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中国要依靠人民建设。2014年,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首先就是阶级立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阶级性是最重要、最鲜明的属性。在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再次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取向中,劳动群众始终居于主体地位。这些论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饱含着对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深厚情谊。
2.如何对待劳动、如何对待劳动者、如何处理劳动关系是严肃的政治问题
劳动赋予党以阶级属性,也决定了如何对待劳动、劳动者,如何处理劳动关系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社会问题,更是必须加以严肃对待的政治问题。在如何对待劳动方面,习近平指出“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肌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共产党人发扬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四风’的重要保障。”[13]劳动已经成为检验一个政党性质的晴雨表,习近平强调要将劳动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推进,号召广大党员和干部弘扬劳动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劳动、勤勉工作,从而保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如何对待劳动者问题上,要坚持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和基本依靠力量,“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都不能忘记、不能淡化,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3],深刻反映出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政治宗旨,彰显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在如何处理劳动关系方面,习近平强调党委和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始终“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抓实抓好。”[16]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事关党的执政之基,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要求,其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其深远。
总之,习近平劳动观以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聚焦劳动、劳动主体、劳动分配等范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和启迪意义。特别是在弘扬崇尚劳动的社会风尚,激发广大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削弱劳动异化的消极影响,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强调劳动者素质能力的提升,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效实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推进,习近平劳动观所蕴含的现实价值和实践魅力将得到进一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