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华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昆山 215300)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通过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等环节,运用计划、决策、运作和控制等一系列手段进行管理。加强财务管理不仅能真实地反映民办高校的资金运营情况,更能在开源节流上发挥作用。民办高校无论是营利还是非营利,充盈的资金保障才是学校正常运转、健康发展的保障。通过加强财务管理,理顺各项经济业务的关系,控制业务成本开支,加强学校整体资金的运营能力,尽可能实现学校经济效益最大化。
民办高校的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学生的学费,学校的日常运营和发展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学校的每一项资金方面的决策,都要慎之又慎,避免由于决策不当将学校陷于艰难境地。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真实地反映财务情况,提供更多的财务数据是领导决策的主要依据。同时检查相关政策的可行性、识别风险、控制及降低风险也是决策是否可行的方向指导。
民办高校的财务人员由于受制于前端冗繁的工作,将精力大部分放在核算工作上,财务管理和分析方面的工作参与并不多。在加强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拓宽思维的角度,可以提高整个财务队伍的管理水平,进而为完善学校财务管理提供人才储备。
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方面的管控制度可分外部制度和高校内部制度。外部管控制度指政府部门颁发的有关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制度,高校内部制度指民办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
经调查,大多省份没有出台民办高校的财务制度,有的使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有的使用《政府会计制度》,少数省份针对民办高校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比如江苏针对民办高校出台了《民办高校会计制度》和《江苏省民办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分别从会计核算、财务体制、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净收益分配、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财务报告与分析等方面制定了规范,但是这些制度是2002年制定的,至今已实行近20年。这导致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相对落后,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财务管理的能力与公办学校相比,差距日益扩大。
民办高校财务信息化核算一般都有配备软件,但模块较少,仅能支持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等财务基础性核算工作。而很多公办高校都已经实现了从预算到智能生成凭证到与银行付款系统无缝对接及后期分析工作等等的财务系统集成化。民办高校受制于经费有限,导致财务工作重心在前端的记账、付款、核算上,这类核算型工作业务量大,时间消耗多,效率很低,久而久之,财务人员疲于应付收款付款、记账对账工作,没有精力和时间提升管理能力,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成效甚微。
民办高校的收入大体包括学生学费、经营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其中财政补助收入大部分用于发放学生奖助学金,学校只是代收代付。而经营收入一般的民办高校也并不多,所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学生的学费。民办高校在学费上没有政府补助,办学成本较高,学费较公办高校高出一倍左右,学生拖欠学费现象普遍存在。收入的单一和高额的欠费导致学校的办学资金不足,日常运营日益困难。
民办高校在财务分析的工作上相对薄弱,许多分析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内在的实质的问题没有挖掘出来。大部分学校只注重事后的报表分析,没有事前事中的分析与预警;只注重某个事项表面的分析,没有深入到实质探寻原因的分析;只注重财务相关指标的分析,较少联系学校的长期战略和发展规划,对于给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不大。
财务管理制度是民办高校各项经济业务的有力依据,是学校收支的保障,也是民办高校提高综合管理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与需要,这就要求财务管理制度不断的跟进和完善。比如预算管理,建校初期经济业务量小,支出预算适合由校长一支笔签核;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翻倍增长,相关经济业务量也翻倍增长,此时,支出预算若还由校长一支笔签核,不仅无法体现重要性原则,对调动中层干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也没起到作用。所以要在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学校情况的详细政策。同时将制度汇编成册,发放给各部门依照执行。制度汇编的内容包括:(1)上级部门发布的财务管理、税收政策、资产管理、专项管理、科研管理等的政策法规。(2)学校制定的财务管理、核算管理、收费管理、专项管理、资产管理、科研经费等制度。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民办高校可根据自身业务和资金情况分批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支付这类时间消耗多的会计基础性工作,提高学校的财务办事效率,也让财务人员从冗繁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初步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内容可包括:预算管理系统、智能报账系统、网上自主缴费系统、对接第三方支付系统。这些系统可实现从预算的编审、使用,到预约报账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对接银行实现第三方直接支付,整个过程都由系统智能完成,避免了多次重复录入的工作,节约了教职工等待和财务工作人员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当然,当基础工作建设完成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的职能,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分批建立校园采购平台、固定资产采购平台、科研管理系统、财务信息查询、财务分析系统、绩效评价系统、领导决策支持系统、移动端口等。这些系统有助于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可以加强对各项业务的管控,实现财务数据共享,同时通过建立分析模块,实现数据的实时汇总、整合、分析功能,实时反映学校整体财务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和依据。
首先,民办高校也为社会分担了培养人才的任务,政府可以给予民办高校一定的政府补助。通过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等多种方式帮助民办高校增加收入。另外政府可在政策上对民办高校扶持优惠政策,缓解民办高校资金紧张的局面。
其次,民办高校也要积极探讨,多方位筹集资金。例如根据学校自身产业特色,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利用学校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结合到企业生产实践中,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将科研成果转换为经济效益,为学校创造收益。还可以通过提高学校知名度,多方吸引社会捐赠。可通过毕业学生校友会、当地企业家协会、当地文广部门等宣传学校,吸引社会更多人士关注到学校;可在举办各种学生活动中,以冠名的方式拉入企业的赞助;也可与当地政府各部门加强联系,积极承办政府举办的大型活动,学校参与到整个活动的组织管理中,提高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或是积极参加当地的公益活动,参加敬老爱幼的活动,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提高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吸引各方对学校教育事业的支持。
最后,加强欠费的管理。对学生欠费,进行分类,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于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校企合作班、困难生经济补助等方式帮助他们。对于恶意欠费的学生,通过加强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教育,说明缴纳学费的义务和意义,督促学生主动交费。同时学校也要多宣传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从根本上杜绝学生欠费。
首先,应结合学校的整体发展,建立财务分析的时间框架。具体包括:长期战略决策分析、中期策略决策分析、预算年度日常管理分析。长期战略决策分析是对学校5年以上的目标进行分析,要立足在学校整体战略之上,可按年度进行,分析的内容包括:宏观的政策经济等环境、目前民办高校发展的机遇及壁垒、其他与自身水平相当民办高校的情况、本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分析。针对学校的外部及内部资源,可进行财务数据的综合描述,也可对非数字的因素进行分析。中期策略决策分析是针对学校2-5年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要建立于学校的规划中,可半年进行一次。目标的分解可引进平衡计分卡,从财务(收入支出)、客户(学生对学校满意度、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运营(招生、教学、就业)、能力(老师、信息、组织与激励)方面进行分解。利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比较的方法对相关绩效进行考核分析,对投入产出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对于不确定的有风险事项,要及时反映,尽早进行风险管控。预算年度日常管理分析要配合学校的年度计划,是对中期举措的细化,是对细节的管理,可按月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学校信息数据的展示、挖掘绩效的原因、提出改善的建议。
其次,民办高校应建立自身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在收入管理的分析中,可分析各项收入与总收入的比率,也可环比分析各项收入每年的变化,逐年分析学校收入的变化及趋势,抓住学校发展的方向。支出预算分析,可设置教学支出、教学人员支出、行政支出、教学设备维修支出等各项支出比重,来分析学校支出的结构及教学业务的占比,及时调整支出的方向。在资金管理中,结合预算,要分析出每月资金净流量,能够更合理的调度学校的资金。风险管控工作,可利用资产负债比来揭示学校的偿债能力,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民办高校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需依赖财务人员整体素养的提升。学校应制定政策,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参加培训,多与兄弟院校或公办高校沟通,多学习多取经,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管理工作的能力。学校还应该在财务部门内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鼓励财务人员及时浏览财政厅、教育厅、税务局的网站,了解政策的动向。鼓励部门内部及时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整体提高队伍的素质。另外,作为学校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还应该增强财务人员服务意识,在预算、资金、内控、收支方面更多地为领导出谋划策,为学校风险的管控提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