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物资保障组驻企特派员、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董艳跟在浙江百浩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亚平后面,一会进车间一会去他办公室,询问当天的8 t防护服面料(河南急需的)是否已经准备好。日前,当记者经过测体温、出示“健康码”、登记走进企业时,刚好碰见了这一幕。
疫情来袭,在全国支援武汉的当口,位于兰溪市云山街道的百浩工贸,成了全省唯一列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名单的防护服面料企业,保障国家疫情防控的物资需求。对百浩工贸胡亚平来说,从被动关停原有生产线时的忐忑,到延缓4 000多万外贸订单时的纠结,再到主动放弃每吨高出一半多价格的市场订单,最后甚至积极转型下游产业,做起防护服……一次次后抉择,都是他内心的一次次磨砺。
被迫关停,4 000万外贸订单延缓。早在农历正月初二(1月27日),胡亚平就接到了全力生产防护服面料并由工信部统一调拨的指令,同一天企业复工(比往年早了8天)。企业拥有6条手术服、手术包等医用手术室一次性耗材生产线,2条防护服面料生产线。一开始根本就没工人,勉强招来的10名本地工也只能维持1条防护服面料生产线。接下来的几天,让胡亚平更是心急如焚,手术室耗材的外贸订单接踵而来,6条生产线却始终开不起来。作为外贸企业,百浩工贸与俄罗斯、德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都有外贸往来,若生产线不能恢复,则意味着价值4 000多万元的外贸订单只能延后。对于关系好的勉强可以解释,但很多单子只能眼睁睁看着溜走。无奈之下,胡亚平咬咬牙,把精力全部放在了防护服面料的生产上。
防护服面料是由无纺布和透气膜通过专业胶水粘贴而成,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随着防护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原料缺乏矛盾也日渐凸显。生产没几天,这两样最关键的原料就快用完了。没原料就意味着需要彻底停产,可物资保障组每天下达的硬性指标却一分也不会减。面对这种情况,驻企特派员董艳立即与上级反映,启动了联防联控机制,很快与山东东营的一家企业取得了联系。2020年2月7日晚11点多,5.2 t透气膜从东营出发,直奔兰溪。疫情期间为了防止途中卡点影响送达时间,当地还专门派了警车全程护送。历经12 h后,透气膜终于在第二天中午抵达兰溪,但送货人员饭都没顾得上吃就要返回。这给胡亚平带来了很大冲击:疫情面前,很多事情都应该放一放,大家齐心协力,先把这个困难度过去。
主动放弃,拒绝价格高出一倍的单子。鉴于上游材料供应商还没复工,兰溪市经信局跨省与上海金山区协调沟通;透气膜车间急缺10名普工,兰溪市人社局联系电信部门,向企业周边群发短信,几个小时就招到了人;生产缺了资金,中国银行兰溪支行2天之内就提供了800万元的低息信贷……这些,胡亚平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问题一个个得到解决,防护服面料生产模式也从原来的订单式转为稳定式。产量从一开始的10 t/d,到如今的日均25 t/d,20多天生产了500 t,产值1 500多万元,比过去5年还多。胡亚平庆幸地知道,正是由于特派员和政府部门居中协调,生产才会这么顺利。随后,上门要货的企业也纷至沓来,每吨防护服面料报价普遍高于国家统一调拨的价格(要高1万~1.8万元),但胡亚平却丝毫没有心动。他认为:疫情面前,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全力保障生产,应该把物资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疫情面前,保证国家统一调拨,他们责无旁贷。
1 t防护服面料就可以生产3 500余件防护服,下游10多家国家定点防护服生产企业正常生产,均受益于百浩工贸的满负荷运转,这样的成绩也让胡亚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但这样的自豪感并未持续多久,意外的电话又让胡亚平萌生了另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天,来自本地医院的一个求助电话打给销售总监胡顺风,询问他们除了面料,防护服是否可以做?实际上,企业虽然有防护服生产车间,却一直处于闲置状态,要开启生产线,资质、技术、工人都是问题。然而,让胡顺风感到意外的是这样的求助电话每天都在增加。胡亚平得知这一情况后,在确保国家应急防控物资调拨的前提下,并征得董艳他们的同意,向相关部门表达了这一意愿。在入企调研后,省药品监管局、金华市市场监管局、云山街道给他回复:所有手续全部绿灯,一切从简,先准备生产,如果缺工人,政府帮助给你们调配。因此,胡亚平放心地着手防护服的生产,在短短5 d,就生产出100多套非无菌防护服样品。在2月27日,记者穿上隔离服,戴上隔离帽,经过一道淋风房,来到了企业的无菌车间。车间内,40多名女工戴着口罩、身穿防护服,一针一线缝制防护服,缝纫机的脚踩踏板“嗒嗒”声不绝于耳。且从2月23日起,百浩工贸日产防护服超过1 000套。此外,百浩工贸还向社会捐赠了2万多个医用口罩、1 000多套防护服,总价值20多万。随着疫情的变化,大家的卫生意识也越来越高,百浩工贸的产品结构也将进行适当调整。(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