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亚留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
——以某院校中亚班为例

2020-11-29 12:12:02纪洋洋
法制博览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中亚第二课堂宿舍

纪洋洋

常熟理工学院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500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亚各国来华留学的人数在不断增多,各大高校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亦不断加深。为提高留学生管理服务水平,确保中亚留学生更快融入校园生活,适应教学进程,根据中亚留学生步入校园后的实际适应情况及实际需求,某院校采取了系列管理措施,保障中亚留学生与校园的良性交流,促进中亚留学生与大学校园环境更快融合。

一、中亚留学生管理中面临的挑战

(一)旷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

根据某院校中亚班留学生一年的上课出勤统计情况(排除已履行请假手续的),58位留学生中,仅1位全勤,旷课20节以内11人,15人旷课超过60节。

(二)宿舍住宿情况较差

根据某院校中亚留学生住宿情况反应,中亚留学生宿舍问题包括:晚上在宿舍使用音响放音乐、男生女生夜里串门、晚归、夜不归宿、使用违章电器、宿舍内烧饭等。

(三)人际关系矛盾频发

某院校的58名中亚留学生,其中30名来自乌兹别克斯坦,27名来自哈萨克斯坦,1名俄罗斯籍但成长在哈萨克斯坦。虽然仅涉及到两个中亚国家,但仍存在较大文化差异,同一国家的学生来自不同城市也有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加之学生年龄差距大,造成中亚留学生之间亦有人际沟通矛盾,引发争执。

(四)第二课堂活动吸引力不足

某院校开设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运动会项目等活动,对于中亚留学生来说吸引力不足,面向留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种类和数量的选择较为有限。超过一半的中亚留学生表示希望参加校园各类课堂外活动来开拓视野、提升沟通能力,但不太能适应中国校园社团活动。

二、中亚留学生管理中问题成因分析

(一)时间安排不适应

据初步调查,58位中亚留学生中,休息时间在23点之后的有42人,占72.4%;其中34人在24点之后休息,占58.6%。而在课程安排方面,根据笔者与乌兹别克斯坦学生交流,乌兹别克斯坦某所大学一天的课程安排是9点至10点20,10点30至11点50,12点20至13点30。某院校中亚留学生的课程安排为上午8点至12点四节课,下午1点半至3点半两节课,晚上6点30至8点20两节晚自习。

相较于某院校的课程安排,一方面开始时间晚,学生不用早起;另一方面结束时间也早很多,学生能够开始各类课外活动。学生们在适应中国课程时间安排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无法按时出勤上课,加剧了上课迟到、旷课的现象。

(二)在校期间目标不明确

对于中亚留学生,根据笔者给出的调查问卷,58位中亚留学生对于来华念书的目标选择,16人选择“学好中文回国就业”,24人选择“中国高等教育学费低”,11人选择“周围朋友同学都来了”,7人选择“其他”。由此看出,有明确的求学目标的仅16人,占27.6%,其他中亚留学生的来华求学目标并不清晰,求学动力不足,导致留学生对课业关注度不足。

(三)对专业忠诚度低

本届中亚留学生所修专业为商科,包括市场营销(国际贸易方向)和经济与金融。对于专业学科性质及特点认识,中亚留学生几乎处于未知状态。根据调查,仅2位同学明确表示自己希望修读市场营销,其余56位同学对于将要学什么,表示不清楚、不了解;有超过15位同学表示希望选择其他专业。

(四)气候环境不适应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属大陆性气候,哈萨克斯坦全年中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为二月,平均气温为-16.6°C;全年中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为七月,其平均气温为20.7°C。乌兹别克斯坦一月的平均气温为0.0°C,是全年最低的,全年中最温暖的月份为七月,其平均气温为27.8°C。①

据中亚留学生介绍,哈乌两国均有冬季供暖。而该院校教室没有暖气和空调,宿舍虽提供空调,但空调的供暖能力不及暖气。此外,夏季的哈乌两国显然不及中国东部的夏季炎热。这就导致中亚留学生无法适应气候环境,坚持在教室上课有困难,更倾向于在宿舍取暖或避暑,造成上课出勤率偏低、迟到率较高的现象。

(五)饮食环境不适应

据中亚留学生介绍,哈乌两国饮食特色是羊肉为主、以牛羊肉羊油等为原料的手抓饭等等,饮食口味较重,偏好甜、辣,爱用胡椒和番茄酱,最常喝的饮料是奶茶和马奶。而我国的饮食环境有着很大差异,蔬菜鱼类多于羊肉等肉制品、纯奶制品亦不多。因此中亚留学生在华饮食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免疫力下降,导致中亚学生在校期间,经常生病,出现感冒、发烧、哮喘、心脏等疾病。饮食不适应造成身体不健康,也影响到中亚留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六)文化传统差异

中亚留学生有其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如主观意识较强、表达观点更直接、个性更奔放、热爱歌舞等。一些留学生喜欢在宿舍举行派对、放音乐,尤其是在当好友生日时,一定要在0点送祝福、送礼物、唱歌等。这就扰乱了宿舍的正常管理。因此一些中亚留学生以需要独立的住宿环境为由提出校外住宿。

此外,因对歌舞传统的热爱,许多学生选择去校外的娱乐场所,这也带来人身财产安全隐患,成为管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

三、中亚留学生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管理工作理念和模式

58名中亚留学生中,超过18周岁44人,14人不满18周岁,其中最大25周岁,最小17周岁。考虑到中亚留学生已经成年或面临成年,所以在习惯、观念、心理等方面已基本定型。因此该院从理念上形成由“制度管理”到“以人为本”的服务型管理模式转变,对于中亚留学生管理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重视从跨文化认同的角度去探寻矛盾的根源,彰显人文关怀,坚持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管理服务理念,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但对于中亚留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方面,该院坚持避免出现“礼仪照顾”,中亚留学生的第一身份是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是原则性问题,在制度面前,该院坚持相互尊重、一视同仁,秉持趋同化管理理念。

(二)基于安全考虑对中亚留学生进行跟踪管理

在中亚留学生抵达中国前,由该院校的对接单位组织集体乘机;抵达中国后,由学院班主任与志愿者接机,第一时间建立网络即时交流的信息平台,初步选定班级学生负责人,同时与本国对接单位保持联络,畅通与中亚留学生的沟通渠道,促进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的建立,确保中亚留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得到解答。目前该院主要采取以下五种渠道联系中亚留学生和发布通知等,进行跟踪管理方式有微信、电话、面谈、邮件和短信。据初步统计,五种方式的使用频率分别为71%、60%、53%、24%和17%。

(三)管理中融入文化共通的第二课堂活动

中亚留学生乐于参加集体聚会式活动,一些演讲比赛、辩论赛,包括商科学院特色的点钞大赛等,并不适合中亚留学生。因此该院先后组织包饺子、包粽子、爬虞山等体现中国传统特色文化的集体活动,为中亚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搭建平台,丰富“第二课堂”,同时增强中亚留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在管理中融入文化共通的课外活动,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是帮助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也是一个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的过程。

(四)完善管理制度

该院在中亚留学生管理工作一方面重视“情”的融入,另一方面也注重“制”的完善,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中亚留学生在华时间短、流动性大,纪律性不强,因而规范中亚留学生在校行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院制定了《中亚留学生综测素质管理办法(试行)》、《中亚留学生奖励办法(试行)》、《中亚留学生宿舍管理规范(试行)》等规章制度,减少管理工作的随意性,使中亚留学生管理工作有序化、常态化。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世界城市气候数据.https://zh.climate-data.org/.

猜你喜欢
中亚第二课堂宿舍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10
热得快炸了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丝路艺术(2018年8期)2018-09-27 09:24:40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海峡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中亚速览
中亚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22
一个都跑不掉
民营油企的中亚并购潮
能源(2015年8期)2015-05-26 09: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