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图书质量和出版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今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编辑对电子文档格式的稿件进行合理高效的编辑处理,能够大大提升编辑加工效率和出版物质量。因此,编辑需要提升数字化编辑能力,加强对专业软件的学习,合理处理文稿。
编辑加工是出版物编辑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编辑加工就是要按照图书的质量标准,在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全面地、认真地对存在各种问题的稿件进行处理。其中,编辑的首要任务就是消灭差错,包括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差错,以及文字、语法、逻辑、标点符号等方面的差错。并且,编辑还要对稿件进行结构的调整、文字的梳理,按照规定统一有关用法,核对引文、查对资料等,使稿件逻辑更加严密,文字更加流畅,格式更加规范统一。由此可见,编辑加工工作中要处理的任务繁多,很多问题都是大量重复存在的,必须精心处理,才能保证稿件的质量。传统编辑加工模式是在纸质稿件上进行修改,很多情况下都会将原稿改得面目全非,不仅编辑的工作负担很重,排版和校对人员的工作量也会相当大,同时也可能引入排版人员、校对人员带来的各种错误。现如今,作者多以电子文档交稿,编辑对电子文档格式的稿件进行合理高效的编辑处理,同时运用多种数字化技术进行辅助,能够大大提升编辑加工效率和出版物质量,优化后续排版、校对流程。
目前,数字化技术在编辑加工工作中主要是文字编辑软件、校对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公式编辑工具等的应用。例如,基于文字编辑软件采用的文稿自动化处理技术可有效提高编辑加工效率。校对软件是编辑和校对人员应用较为普遍的纠错工具,通过校对软件对书稿进行字词符号等的校对,可以捕捉到人工校对遗漏的差错,对降低文稿的差错率起到了一定作用。相关领域专业软件和文字编辑软件的交叉应用,可以帮助编辑快速完成专业插图的加工。此外,图像扫描仪及图像处理软件与文字编辑软件的综合应用,也有助于提升编辑加工效率。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是出版业的重大机遇。编辑工作者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都应该有所改变,从而促进编辑加工流程数字化再造。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全面推广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编辑加工的效率和出版物质量,将出版的流程不断优化,这是目前出版行业应该重点研究的课题。
稿件作者对出版社编写要求的不了解,导致其在创作的时候,出现体例格式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编辑在加工稿件时,既要注意标题格式和层次问题,公式、图表的序号格式问题,还要注意段落格式问题等。例如,章节标题序号格式前后不统一,有用汉字的,也有用阿拉伯数字的;图表序号的编排方法前后不一致,有用“图×-×”的,也有用“图×.×”的等;数字和单位之间的空格有无不统一;单位表示方法前后不统一等。对于这类问题,如果在纸质稿件上进行加工,不仅仅会耗费编辑大量时间和精力,还会造成满篇红而看起来混乱的效果,这非常影响后期的排版和校对工作,也容易引起更大的错误和疏漏。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智能化提取稿件大纲,识别体例错误,并且快速修改到电子文档中,使稿件标题层次分明,各项体例格式规范统一,大大减少编辑、排版和校对人员的重复性劳动。
重复内容是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造成书稿内容重复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书稿由多名编写人员合作完成,编写人员在写作时没有及时沟通,统稿人员也没有认真通读稿件,导致书稿内容多处重复、交叉。另一种是,作者不了解出版要求,按照自己的习惯表达方式进行写作,或者为了强调某些内容,不断重复,导致内容多余。在重复内容当中,最常见的就是大段的思想观点重合,相似的图表、公式频繁出现,相同的练习题前后重复出现等。这些对编辑工作的影响非常大。一方面,在进行删减工作时,编辑首先要清楚地掌握重复的内容,然后对重复的章节、图表和公式进行删除,酌情保留需要的文字,同时对全文的章节、公式、序号进行全面的修改;另一方面,有些重复内容前后相距较远,在纸质稿件中编辑不容易发现。在纸质稿件中,靠人工做重复性检查,工作量大,而且很容易出现编辑漏洞。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自动检查重复内容,对重复内容进行标记,并按照相似程度进行分类,编辑可以方便地定位重复内容,进而根据上下文环境进行删减和调整,删减之后的章节、图表序号等也可以再次利用数字化技术重新进行自动排序和修改。由此可见,在对重复内容的筛查工作中,数字化技术的高效和便捷是传统编辑加工模式无法比拟的。
一些文史性书稿、中医类书稿等存在大量引文,原则上引文文字内容应与所引文献一致,因此编辑对引文一般应全部核对。有时一本书稿涉及的引文出处就有上百种,尤其在中医类书稿中,经常需要核对多种古代医籍。可想而知,核对引文工作量巨大,极其耗时。如果通过纸质文献进行查询核对,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文献比较久远难以找到,即使找到文献也难以找到具体引文位置等。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互联网上出现了一大批古籍数据库,如中医古籍全文数据库、国学宝典、瀚堂典藏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具有快捷、准确的全文检索功能,并带有准确版本信息,可以帮助编辑快速核对引文,节省编辑加工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劳动。
一些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对出版物中科技名词的使用做了一定的要求,例如,应用科技名词时要首选规范名词,同一出版物使用的科技名词要前后统一,不宜使用曾称和俗称等。很多作者对现行的国家规范没有充分了解,凭着自己的写作习惯和认知习惯进行写作,书稿中经常会出现不符合国家规范的名词等,编辑需要全书核查统改。在纸质书稿中,编辑翻找名词不方便,容易遗漏。这时,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处理最为合适。目前新兴的审校软件带有丰富的规范词库,可以快速地进行全文审校,将不规范名词查找出来,并可直接修改到电子文档中。有经验的编辑或者专业出版社也有常年积累的词库,可以嵌入新兴的审校软件中,使词库更加全面。文字编辑软件中的基本功能如查找、替换等,在电子文档的编辑加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为作者录入等原因,书稿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别字。错别字是书稿中的基础性错误,必须毫不犹豫地予以清除。具备这项功能的数字化软件较多,可以帮助编辑轻松、快速地消灭错别字。传统出版工作中,校对软件多在校对环节使用,如能在作者交付的电子文档中运用此类工具,则可更有效地发挥数字化软件的优势。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出版工作中具有现实意义。编辑在工作中要合理选择数字化工具,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从数字化软件的功能中,找到编辑加工最高效、最便捷的处理方式,将书稿中的各种问题由繁化简。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重复性强、创造性弱的劳动,大大提升编辑加工的质量和效率,还能促进出版流程的数字化再造,优化排版、校对人员的工作流程,减轻其工作强度,缩短出版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