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空域安防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0-11-29 12:12:02杨懿鹏
法制博览 2020年26期
关键词:空域民用飞行器

杨懿鹏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一、监狱空域安防简介

(一)监狱空域及监狱空域安防

空域,是因需要划定的一定范围的空间。监狱空域是一个不成熟的概念,它指对监狱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等构成直接影响的空域。通常意义上讲,监狱空域往往是监狱所在区域的上方及其临近空域。监狱空域安防,是对监狱空域进行安全防范,避免和制止任何通过监狱空域对监狱执法过程造成影响甚至破坏的行为发生。

(二)监狱空域安防现状

就国内而言,依托信息技术,各省监狱纷纷加大了对安全防范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监狱物防、技防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监管安全防范长效管理机制已逐渐成熟,监管秩序的持续稳定得到了有效保障。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应急指挥系统、AB门外来人员审批系统、会见管理系统、巡更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应用系统的效率与精度不断提高,狱内计算机、监狱专网、服务器、存储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尽管很多监狱已逐步配备无人机拦截设备、无人机等现代化设备设施。但就广泛意义而言,因空域监管的相对滞后导致由无人机引发的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无人机等民用飞行器因其体积小、造价低、容易获得,也从空中给监狱安全带来了新的隐患和直接威胁。据报道,2016年4月福州某监狱上空深夜常有无人机徘徊,并在监舍、教学楼、行政楼、驻监武警营区等场所上空绕飞甚至悬停,存在投放危险物品、拍摄监管设施等重大隐患,给监狱管理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就国外而言,无人机等民用飞行器时有“黑飞”到机场、监狱、核电站、军事基地等敏感空域,对个人隐私、单位隐私以及社会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风险,甚至可能威胁国家安全。据美国“侨报网”2018年6月报道,在全美各地,先进的无人机已被犯罪分子用来将毒品、武器、手机,甚至色情刊物偷运进监狱。其中南卡罗来纳州的该情况最为严重。仅2017年,全州各地就报告了超过28起无人机监狱走私事件,犯人在某些情况下经无人机投递获取手机后,有的逃逸,有的发生了互殴事件。据“福克斯新闻”报道,偷运者使用绳索或金属线将装载有违禁品的包裹附着在无人机底部,然后通过手持遥控器来控制飞行并卸下装载物。无人驾驶飞机可使用GPS坐标飞到1/4英里远的地方,几乎难以侦测到,这也使得执法人员几乎无法找到控制无人机设备的人。

二、监狱空域安防面临的挑战

监狱空域安防所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以民用无人机等小型飞行器为代表的飞行物,有着“低、慢、小”的特点,既低空、慢速、小型飞行目标。这类飞行器通常活跃在1000米以下,速度较慢,雷达反射面积小,以致难以发现和捕捉,更为处置和应对带来严峻挑战。加之入手门槛低,容易购得,目前市面上百元左右即可购得,且按照《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空机重量在4千克以下、起飞重量在7千克以下的无人机,由无人机驾驶员自行负责飞行,不需要持有证照。正因为如此,监狱空域安防挑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型飞行器使用人群大众化带来的挑战

小型飞行器尤其是以民用无人机为代表的消费级飞行器,由于其在航拍摄影、快递送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使用者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且操作简便。但相对于有人驾驶飞机驾驶员均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而言,民用无人机使用者只有极个别能在驾驶能力和风险意识方面赶上飞机驾驶员,且民用无人机使用者素质参差不齐、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有部分操作者安全意识淡薄,这也就为引发安全事故带来隐患。另一方面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数量庞大、增长迅速,这也为无人机“驾驶员”的管理带来了难题,同时还面临管理成本等诸多问题。

(二)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

随着小型飞行器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加优质的材料、更加强大的电池和续航能力、更加广泛的用途、更加先进的传感、更加精准的悬停、更加短暂的延迟。以民用无人机为代表的小型飞行器不断朝着自动化、智能化迈进。随着进入“5G”时代,高速的网络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然后,由于黑客劫持技术等同样快速发展,技术不断革新,民用无人机等小型飞行器无法避免地被不法分子和别有用心的黑客盯梢,从而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三)立足监狱空域安防实际存在的挑战

正是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对监狱空域安防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是信息化建设及各项安防措施涉及大量资金投入,这也就意味着安防措施的更新迭代有一个过程。而小型飞行器的使用者却可以花费极少的资金就购买到最新技术的产品。二是危害发生的随机性。无论是别有用心、不良动机的民用无人机使用者有意为之,还是误操作导致民用无人机“路过”监狱上空,危害情形的发生都随着操作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对于监狱空域安防,则是不知何时发生、不知何处发生的随机行为。三是无人机监管的滞后性。依托飞速发展的P2P、P2C模式,民用无人机等小型飞行器得以大量销售,但是由于监管机制的相对滞后,部分厂家在民用无人机内加装了“特定区域悬停”等功能,加之符合标准的小型无人机无需持证飞行,这对监狱空域安防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监狱空域安防对策及未来发展

(一)可行的监狱安防对策

2010年,司法部修订《监狱建设标准》中提到:“为防止通过直升机等航空器劫持罪犯,高度戒备监狱罪犯室外活动区域宜设置必要的防空网、防空索等防航空器劫持的设施”,明确将中大型飞行器列为安防对象。但对民用无人机等小型飞行器无明确要求。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监狱空域安防,可有以下几方面对策:一是将监狱空域纳入法定禁飞区域和管控系统禁飞范围。监狱主管部门与国家民用航空局、国家空管委等保持密切沟通和联系,主动化解监狱空域安防重难点,消除安全隐患。二是继续增配监测、反制设施设备。在监狱周界增设反无人飞行器系统、光电跟踪系统、射频干扰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并通过无线电监测识别软件、雷达监测识别软件、光电识别软件等不断扩展其功能,真正在监狱空域同样筑起铜墙铁壁。增加无人机打击枪等设备配置,增强涉及监狱空域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强化人员意识培训,确保空域安防相关设施设备有人能用、有人会用、有人善用,确保值班民警专人负责无人机打击枪等设备并能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

(二)监狱空域安防发展展望

监狱空域安防是监狱安防的其中一环,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监狱空域安防不会脱离监狱安防而孤立存在。如何将监狱空域安防更好地融入监狱安防的全盘考虑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话题。因此,监狱空域安防监测和反制设施设备能否自动、高效的运行,实现“智能化”;狱内无人机巡查,能否在复杂地形和建筑物密集区域快速掌握信息、快速做出研判、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监狱地面警力与无人机分队能否高效协同作战,进而实现无人机侦测、巡视、实时传输、红外成像、喊话、抛投等技术与警务实战充分结合运用;监狱空域安防监测和反制设施设备及狱内无人机能够通过物联网、云平台,结合大数据分析,辅助更高效、更精准地完善态势感知体系都成为了我们值得思考、值得探索的方面。

四、结束语

监狱空域安防的建设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监狱空域安防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以跟上时代的进步。研究监狱空域安防现状,分析监狱空域安防相关对策,既是一种思考,也是一种探索。同时,监狱空域安防能否与传统安防体系相融合、相促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在监狱空域安防方面,我们还需勤加思考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空域民用飞行器
高超声速飞行器
我国全空域防空体系精彩亮相珠海航展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本资民用 切莫为殃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20
复杂飞行器的容错控制
电子制作(2018年2期)2018-04-18 07:13:25
民用安防的新势力
民用GPS自主式欺骗技术与应用
电子测试(2017年23期)2017-04-04 05:06:54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短时空域扇区交通流量预测
浅谈我国低空空域运行管理现状及发展
基于能量空域调控的射频加热花生酱均匀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