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说,树立文化自信,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彰显中国大国风范的客观需要。
2013 年9 月和10 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提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要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1]。出版业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如何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探索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新路径、新方法,一直是中国出版业面临的课题。
“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带,也是一条文化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除了经济层面的贸易、交流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层面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连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文化的纽带之一,中国出版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了多元、高质量的合作,通过推动一大批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技、学术等方面图书的“走出去”,提升了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国内出版企业“走出去”积极性日益高涨,成绩斐然。一批有影响力的出版企业、图书产品成功进入国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万安伦表示,立足于丰厚辉煌的出版历史和创研精神,按原史、原著、原理及方法论的“三原一方”逻辑来构建中国自己“领跑世界”的出版学科体系,既是出版发展的历史呼唤,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2]。
然而,机遇和成绩的另一面是严峻的挑战。首先,最大的挑战是文化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66 个国家50 多个语种,而在目前在我国出版物出口中,外文图书数量非常有限,此外中文出版物涉及的内容、品种也很单一;其次,出口的学术出版物规模小,影响力弱,无法全面彰显中国优秀学术成果蕴含的四个自信;再次,出版企业竞争力弱,品牌建设不足,对世界出版市场认识有限;最后,图书出版“走出去”相关人才缺乏,现有的人才缺乏海外图书市场、版权贸易经验。为此,中国图书出版企业必须紧抓“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在内容建设、国际合作、项目建设方面练好基本功,才能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贡献。
出版物作为一种文化商品,与一般商品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是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体,是物质形式与精神内容的统一体,其中社会价值、精神内容居首要地位。这就是说,不论出版物的载体如何变化,内容永远是核心,即必须坚持“内容为王”,而资本、技术、渠道仅仅是实现内容所蕴含的社会价值的工具。推动出版企业“走出去”,就是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打造好的内容、好的产品,在做好对外输送中华文化的同时,引进优秀的国际文化资源。简言之,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出版企业在内容建设上需重点考虑且持之以恒的方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 个方面来进行内容建设。
一是做好传统文化出版“走出去”。中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指出,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鼓励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3]。为此,国内出版企业要深挖中国传统文化选题,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同时,在弘扬中华文化的路上,要加大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文化、经济需求的选题比重,深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往来的生动故事,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优秀的图书产品。近年来,我国出版界已经推出了一批展现中国精神风貌、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品图书,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认同,但还需在内容、叙事上进一步提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更加有力量、有温度的作品。
二是做好学术出版“走出去”。作为学术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学术出版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方式,学术出版“走出去”是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18 年中国出口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图书总计94.45 万册,1 010.38 万美元,占整体图书出口数量的8.85%、金额的19.87%[4]。成绩值得肯定,但需注意的是,当前学术出版“走出去”面临“互联网+”的挑战,因此,为了提高学术出版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一方面要创新出版物的选题,挖掘、利用各种学术资源;另一方面,要创新学术图书的出版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电子书、数据库建设,深化与国外数字出版平台的合作,加大数字版权贸易。
三是做好数字出版“走出去”。随着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产业“走出去”已成为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新的突破口。2008—2017 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从2008年的556.56 亿元增长到2017 年的7 071.93 亿元,收入年均增长率约为32.64%[5]。下一步,要探索数字出版“走出去”新模式,出版企业需要整合优质数字出版资源、搭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深入开发和经营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提供更多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户需求的产品。例如,可以通过新媒体、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把音视频以二维码形式加入图书之中,以此实现文字与视听的有效结合,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2003 年可以说是出版业“走出去”的元年。因为在2003 年1 月,时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的石宗源在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提出了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五大战略”,首次将“走出去”战略作为新闻出版的重大国家战略之一;同年,还全面启动了扶持中国图书“走出去”的“金水桥计划”[6]。自此,一系列扶持出版“走出去”的鼓励性政策相继出台,我国出版业开始了“走出去”的新征程。
在政府支持的各类项目中,作为出版业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项目——“丝路书香工程”,是我国唯一一个专门针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翻译出版我国优秀作品的出版项目。其自2015年实施以来,资助项目语种已经从最初的30 个增加到2018 年的42 个,4 年间增加了40%[7]。
此外,我国也以项目为抓手,积极展开与国外的图书出版合作。2014 年,中国和塞尔维亚签署了关于加强中塞作品互译项目的合作备忘录;2015 年,中国和白俄罗斯签署了《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白俄罗斯新闻部关于“中白经典图书互译出版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①。人类对文明的渴求和认同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在利好形势下,我国出版企业要紧抓各类工程、项目提供的机遇,积极推动中国文化的输出,提升国际影响力。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出版业“走出去”要取得实效,还需在具备扎实的内容创新力、强劲的项目内生推动力的基础上,创新国际合作出版的模式。
就出版企业来说,“走出去”的方式主要有出口贸易、版权贸易、国际合作出版、建立海外出版机构四种路径。柳斌杰在以“共享与共赢:新时代中外出版合作创新”为主题的2019 国际出版企业高层论坛上指出,进入新时代,开展国际合作既是中国出版业实现出版强国目标需要,也是中国出版业不断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为此,国内出版企业应该积极利用有利条件,通过各类出版计划,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出版、版权贸易平台。据统计,2018 年,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版权贸易协议从2016 年的3 808 项增加到7 100 余项,增幅为86.5%。其中,图书是版权贸易的核心产品,占年输出版权数量的92.9%,占引进数量的97.6%[7]。可以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出版企业必须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出版企业在国际合作中都会面临所生产的图书产品无法适应本土文化的问题,其中原因主要在于单向度的输出。可见,本土化、差异化战略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迥异,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因此,要生产适合当地人民认同的图书产品,就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国民性格、思维、文化价值观。同时,要要积极与当地的出版机构合作,挖掘本土人才,建立国际编辑部,进行国际组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进一步拓展本土市场,以此提高内容策划、品牌的精准度、适应度、特色化,从而形成“走出去”的拉力,加快国内出版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在新形势下,出版企业需要做好以上“三力”建设——内力、推动力、拉力外,还需加强人才建设。优秀的出版人才是出版企业“走出去”的保障,要大力培养懂语言、版权贸易、数字出版、国际市场的新型人才。出版企业是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主体之一,其必须认识到一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生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产品的责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注释
①参见国际在线、新华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