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丽萍
当前,微博、微信、抖音等交互性较强的新媒体被广泛使用,“00后”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始居民,也是各种新媒体的活跃用户。由于新媒体的即时性与交互性,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便容易演化成网络舆情,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迅速将高校推向网络舆情的风口浪尖。因此,了解和把握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探索应对策略,是当前高校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管理改革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微信、微博、抖音等是新媒体的典型代表,新媒体区别传统媒体的显著之处就是它的实时性与互动性,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即时发布各种类型的信息,并获得最新的信息。新媒体的主要特点是“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2]。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受到高校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并迅速演化为较大规模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的、甚至危及高校形象和声誉的事件[3]。
舆情,是指公众的态度和意见。网络舆情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通过互联网公开表达的各种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一般具有身份隐匿性、情绪化和非理性等特点[4]。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传播者主要是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公民意识高涨,对突发事件敏感度高,反应强烈,并且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大学生更是喜欢通过新媒体平台,积极发表自己的言论。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情绪极易被调动,对信息缺少理性分析,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便会积极转发及传播,导致舆情的产生。
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自主发布消息,他们关注和发布的信息非常广泛,大多数内容来自于网络,而网络信息除了权威的新闻单位发布的信息外,其他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缺乏把关,缺少真实性。由于大学生发布的信息缺乏把关,内容良莠不齐,有很多甚至是谣言,给高校的舆情应对工作带来了挑战。
当前,随着新媒体平台的不断涌现,大学生发布和接收信息不再依赖传统媒体。抖音、今日头条、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平台成为了大学生发表言论的平台。这些新媒体平台没有时空限制,具有即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传播信息,而高校人数众多,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舆情蔓延,会让突发事件在很短时间内形成社会舆论热点。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高校师生能快速地接收到信息,并参与评论和转发,网络舆论参与者增多,范围扩大。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单是在校师生,社会各界人士都会关注学校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以及最终的处理结果。一旦处理不好,网络舆论就会难以控制,破坏学校的形象和声誉,从而影响学校正常秩序。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涉及学校的安全稳定与声誉。当前,虽然各高校已经意识到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一些高校并没有将网络舆情预防与应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在资金、设备、人员配置上投入不足。一旦发生网络舆情事件,仅仅依靠宣传部门处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效果难以把控。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监管必须要依靠成熟的监测技术,通过网络监测,拦截及封锁不良信息。大多数高校都没有相应的设备或购买网络舆情监控服务,监测手段落后,未能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大多数高校没有完善的网络舆情监管和预警机制,尤其是在微信、微博等言论自由的新媒体平台,更没有相关的制度和技术对学生言论加以监管,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而预警机制的不完善,使很多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上手忙脚乱,不能及时妥善处理舆情事件。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官方媒体受到冷落,尤其是喜欢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基本都是从新媒体平台上获取信息。而大部分高校还是按以往的宣传方式,固守官方网站,有些高校也设立了官方的微信公众号,但是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也还是一些通知和学校的一些领导活动报道,因而不能吸引学生,所以没有影响力。因此,当发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由于影响力不足,高校官方媒体就缺乏话语权。此外,大多数高校在处理网络舆情时,回应不及时,导致各种谣言四起,更难夺回话语权,从而使舆情应对工作更加难以开展。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最关键是防患于未然。网络舆情都有一个演化过程,如果高校能在网络舆情的萌芽状态就把控全局,则能有效预防网络舆情的爆发。因而,要加强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控能力,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一方面,学校要投入资金,构建舆情实时监测平台,对学生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实行有效的监测和引导。另一方面,高校要成立舆情管理队伍,可由学校的师生组成,及时解答校内学生的疑惑,引导大学生如何正确客观看待事件,防范网络舆情的发生。
当发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高校舆情管理队伍要“把握好时度效规律”[5],抢占先机,及时主动发布权威信息,说明事件的真相,以掌握话语主动权,引导舆论,平息舆情。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过程中,要适时发布相关信息,通报事件的最新进展,从而提升信息透明度,不让舆情事件继续发酵。舆情事件处理完毕后,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网络舆情应对方案。
在新媒体时代,发布信息不能全部依赖传统媒体。高校也不能仅仅依靠官方网站单一渠道发布信息,要想在网络舆情上抢占话语权,除了建设运营好官方网站外,还要建立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平台,打造官方新媒体宣传阵地,一旦发生网络舆情事件,学校官方新旧媒体同时发声,抢占舆论制高点,有效引导舆论方向。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和知名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合作,多渠道发布学校的信息,提高学校官方媒体的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高校要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必须要有一支技术专业知识过硬的宣传团队,宣传团队除了老师,还可以挑选善于宣传的学生干部。宣传团队除了要与传统媒体紧密联系,还要懂得在新媒体平台建立学校的宣传阵地,发布学校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要懂得网络舆情引导的规律,把握时机,及时平息舆情事件。高校要定期开展网络舆情应对培训,邀请专家来讲课,让师生学习舆情应对的思维、方法和策略,提高宣传队伍舆情应对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