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城洲 汪坚杰 江杰
摘要: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为社会各个领域稳定供应电能的前提条件。但是随着社会用电量越来越大,保障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的难度也越大。因此智能电网调度这一理念被提出,需要针对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展开研究,进而保证社会的供电需求得到满足,达成供电目标。本文基于探讨电网调度运行中的故障及處理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网调度运行;故障;处理措施
引言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调度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间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机构,担负着组织、指挥、协调电网运行的重任,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机构,若出现错误就会给客户、电网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损失。
1电网调度工作的主要特点
(1)全面性,电网调度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电网调度中的某部分风险很快能导致系列的电能应用故障,对其中部分故障的定位与控制,有助于整体事故的预防。电网调度是一个多部门联合的工作,各个部门虽然岗位职责不同,有工作的差异性,但各个工作的流程与技术形式均可能产生调度风险,在联动模式下,电网调度的故障也比较多样化。(2)风险性,电网调度中,受到人员操作影响或者是外力干扰,可能发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事故,其风险性较高,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以高度的安全责任感进行电网调度排查,清理故障,保证常见故障有相应的预防的方案,能够准确定位故障问题,进行排查与维护。(3)技术性,电网调度运行故障的发生,与技术操作有很大的关联,所以要充分应用高新科技进行电网调度技术控制,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技术操作必须认真、细致,应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监督,对可能的故障问题进行预防处理。
2电网调度运行期间的故障分析
(1)母线故障,母线故障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类型,可分为单相接地故障、金属性接地故障、间歇性接地故障等。造成母线故障的原因较多,包括:(1)人为因素所引发的故障,包括误碰、操作失误等;(2)母线上设备故障所造成的故障。例如连接在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与装在母线与开关之间的电流互感器故障、母线绝缘子与开关套管闪络等。(2)综合自动化系统故障,在电网调度期间,综合自动化系统故障也是一种常见故障,表现为数据不刷新、主站死机瘫痪、无法遥控、通信中断等。综合自动化系统故障会直接影响电网调水平,降低电网运行能力,必须要予以关注。一般在电网调度运行期间,主备UPS发生故障后,不会发现交流信号输出的情况,并且主服务器也会自动退出运行,导致自动化系统故障出现故障。此时需要关闭自动化系统中的分路开关与UPS开关,再关闭工作站与各服务器的开关。同时在电网调度电源分配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作站→服务器”的顺序依次关闭;如果蓄电池逆变供电,交流失电,要立即减少设备负荷,观察设备的状态,确保最小调度运行。
3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检修计划编制质量以及执行刚性有待提高
配电网电力设备众多,地理结构复杂,检修工作量大,制定检修计划时不仅要考虑检修任务的合理性,电网的安全约束以及检修公司的检修能力,还要考虑优化设备检修时间和优化检修时负荷转移等综合因素,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工作经验以及责任心均有很高的要求。若管理者对工作量安排不合理,易造成班组承载力超负荷,増大工作出错概率。
3.2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中的危险点
任何工作都无法避免危险点的存在。危险点主要指的是在任何工作的场所发生,对于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的行为。由于在电网调度运行的过程中危险点十分复杂且多变,与此同时,具有隐蔽性强这一特点。因此,工作人员应当采取高效的技术手段,从而实现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中危险点的预防控制。作为电力单位应当从工作环境、技术手段、企业内部控制以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考量,只有这样才能够分析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排除。
3.3调度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部分电力调度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个别人在操作前不做危险点分析,调度业务的流程不清楚,对操作票审查不仔细。这些因素不仅威胁人员自身安全,而且增加了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
4故障处理措施
4.1优化故障点控制路径
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故障发生,相关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巡检制度,通过巡检制度掌握电网的运行情况,依托科学合理的巡检方法,对易发生故障的区域强化训练,确保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制定处理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巡检工程中做好记录,针对疑似故障的位置,做好标记,通过适当增加巡视频次等方法,了解目标区域的故障现象,避免故障发生。结合本单位的统计资料,对电网调度过程中的相关危险点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常见故障的表现特征,制定科学有效的故障处理措施,这是避免故障发生的有效手段。
4.2合理配置现行电网电压等级
电压等级的配置要点在于以下几点。其一是要做好短路电流的分析,要综合考量不同的变电电压组合,此外要对配电网的电压等级进行简化,合理限制配电网的短路电流,提升配电的整体效率,进而达成配电网自动化的目标。其二是要简化变电的层次,为了保证电能输出的功率,要确保低压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得到提升。同时应当在电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线损率,进而保证供电质量得到提升。其三是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必须对我国电压等级进行重新规划,通过适当的调整使电网效益实现最大化目标。通过联络开关的设置保证电压等级过渡的稳定性,使新老配电网并列运行。
4.3加强对危险点的预防控制
结合电网调度经验,分析危险点的常见位置,进行预防控制,应针对不同的危险点、潜在的不明显的危险问题等,制定针对性的预警方案设计,减少突发危险。结合调度规律的分析,进行故障排查,通过技术观察与信息测量,了解电网调度的实时状态。对电网调度运行的有关参数等进行分析,根据指示灯等报警装置,做好早期排查工作。将不同的故障分级,按照故障层级进行预防处理,应采取较为专业的检测设备,通过信号的接收与分析,提高故障判断的准确性。
4.4数据服务技术
智能电网运行数据收集与处理,依然面临着一项核心问题,需要针对性解决。因横向的数据交换较为复杂,会导致大量冗余数据的出现,在电网运行时部分冗余的数据会使数据之间的误差更加明显,融合更难,分级调度交换缺乏灵活性。因此可以选择利用SOA数据服务,加之标准接口与注册中心,这样能够解决自动化调度系统出现的诸多问题,达成数据共享的目标,继而将管理落实到电网设备运行的全生命周期。
4.5加强调度标准化建设,提高协同作业能力
建立规范化的工作督导机制,对电力调度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和指导,提高业务水平。建立一套完善的调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电网调度的各项工作进行考评,提升调度管理的整体水平。
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和策划电网调度,能够控制电网的高效运行。在此过程之中危险点往往具备不可控性,作为工作人员应当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从而确保电网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参考文献
[1]肖汉生,陈超.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农电管理,2019(11):47.
[2]赵得玮.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0):127-128.
[3]董昌腾.电网调度运行全过程风险跟踪与动态调控技术[J].电子测试,2018(24):103-104.
[4]张波,董君.电网调度运行中的故障和解决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