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应用型课程改革研究

2020-11-28 07:51苏聪聪李娟芳李丽慧
文存阅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苏聪聪 李娟芳 李丽慧

摘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指导思想,结合普通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自我特点和工程造价专业特点,对《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构建课程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开发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对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将现代教学手段和现代学生特点与《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具体内容有效结合。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应用型课程;课程改革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工程造价专业核心专业课程,课程建设与实践的研究目标是将在职业场所中工作的内容、工作的流程、工作的环境、工作的团队等等引入课程之中,在学生没有真实步入职业场所之前,有一个良好的仿真式的工作开端。学校不仅仅解决了学生的技术问题,同时重视和开展学生能力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工作实战。将在校的学习看作是职业场中的工作,在工作层面上突出了实践性。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也是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定位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工作实际密切相关,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工程法律等内容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共48学时,3学分,开设学期为第五学期。前导课程包括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工程材料、工程建设法规、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后续课程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初步进行招投标文件的编制,进行招标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初步具备工程施工合同的进度、质量、造价、索赔等内容的管理能力,形成良好职业素质。本门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确定的核心能力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基于实际岗位能力对课程进行了以情境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感、参与度和获得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

(二)课程设计方案

以项目为载体,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设置学习情境,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习工作工程知识,培养工作能力,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重构

基于工作过程,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每一个情境均包含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全过程,在由易到难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经过多次类似的工作过程的模拟,实现专业知精熟、能力递进式提升。

(四)知识重构

基于层层递进的理念,对知识点进行重构了六大模块能力,典型工作情境下知识体系的构建、面向工作岗位,培养工作能力。

三、课程建设实施过程

(一)大纲修订

1.明晰本课程和毕业要求之间的支撑关系

(1)本课程主要支撑毕业要求具体内容为:能够进行工程项目策划及投融资分析、工程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工程招投标策划、合同策划、工程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工程计量与成本控制分析、确定合同价款、工程合同与风险管理的能力;具备编制和审查工程投资估算、概预算、工程招投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资金使用计划及工程成本规划、工程结算文件、工程变更和索赔文件、竣工决算报告、工程造价审计、工程造价纠纷鉴定文件的能力。根据“OBE”理念,设定本门课程的学习成果为:学习成果1.掌握招标投标的流程和特点,能够熟练撰写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编写投标文件;学习成果2.熟悉建设工程合同内容,能够根据招投标文件及建设工程合同内容对工程项目建设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和协调。

(2)根据“高等学校工程造价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方案”对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根据“OBE”理念,学习成果做了调整,便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计算和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计算,并体现了创新方面的要求。

2.优化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在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后,将考勤成绩所占比重降低为平时成绩的20%;增设课程单项训练(实训)表现成绩,与课堂提问共同构成课堂表现成绩,占平时成绩的40%;作业成绩比重增加到40%,充分体现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调整后的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三者所占权重分别是0.20、0.40、0.40。

在期末考试题目上由原来的注重知识考查向能力考查过渡,考查学生利用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中增加案例题,所占分值不低于30分。本课程目前考核内容为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所对应的教学目标,实行多个阶段、内容综合、多方参与、形式多样的综合考核模式,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果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价。

(二)教学资源库建设

1.案例库和实训项目库建设

(1)案例库

本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除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外,还融入了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可以在课下准备,课堂上通过角色分工,完成相应实训内容。为此,建设了专项练习库、素材库、案例库、实训库等教学资源。

(2)实训库

以真实案例为背景,依托许昌学院招标项目,建设了实训库,包括许昌学院实验楼项目、绿色建筑材料实验室建设项目等3个项目,利用实训库的项目,学生完成招标策划、开标、评标等内容的实训。

2.微课与网络资源

为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有效地学习,本门课程在建设过程中还为学生准备相关视频资源,为学生答疑解惑。为学生推荐“中国招标采购论坛”、全國各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网络资源,根据课程的进度,布置任务,学生在相关网络资源获取相关信息,作为课程案例,开展线上线下学习。

3.信息化资源建设

在信息技术使用上,主要依靠“微助教”平台,教师上传课件等资源、方便学生预习和课后反复学习和练习;组织学生去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体验前,对学生提出思考的问题,学生实习体验中观察并思考相关问题,然后在讨论区留言,互动讨论,老师予以点评。通过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的混合式教学,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4.习题库建设

为了强化学习效果,建设了习题库,为学生提供完成习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平台,强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5.教学大纲及教案

修订了教学大纲,以产出为导向,编制了课程教案。课程教案注重课堂设计,包括课堂导入、新课讲授、课堂讨论、课后思考、课堂小结等环节,每一个环节均精心设计,为提升教学效果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教学内容组织

“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原则,基于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要求进行了本门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组织,首先对课程目标进行了分解,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然后对每一个目标的实现,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其中单项训练包括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实习和相应的单项训练。

四、课程评价与效果

本门课程所获取的知识、能力,可以通过学生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效进行检验,学生在工程管理企业、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行业的实习,需要具备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相关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全面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以及合作沟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从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可以看出,实习单位对学生在熟悉招标、投标工作流程和工作岗位无缝对接能力、工作态度的方面都得到了肯定,也说明本门课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门课程所含知识与能力是国家注册造价师、国家注册建造师重点考查的内容,牢固掌握本门课程知识与技能,能够有力促进学生对上述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本门课程有助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参加如全国建设类高校工程招投标应用技能等类大赛并获得相关奖项。

参考文献:

[1]张航川.公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J].交通世界,2019,(21):128-129.

[2]文阳.“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1):33-34.

[3]张楠.“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01):119-122.

[4]高盼盼,许国贺,齐立萍,李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8(15):67-67.

[5]王钰.高校整体转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研究——以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2017,(43):204-205.

作者简介:

苏聪聪,女,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教学和科研。

项目基金:

2017年许昌学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CU2017-YB-046)。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