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弓 王楠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体育的改革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应正视其中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改革。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现代教育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体育改革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理念,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强身健体为目的。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体育锻炼等高层次精神追求的需求愈发强烈。体育作为大学基础学科,要在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常态。该文先分析终身体育的内涵,然后探讨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因素,最后探讨依托终身体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的路径,目的是实现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健康教育、技能教育、快乐教育的整合。
一、改革的意义
在新的形势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学教育必须进行深刻改革,以适应新的要求。在大学教育中,体育是分量极重的一门科目,不但关系到师生身体素质,而且对发展国家体育事业意义深刻。文章探究了部分在大学体育改革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進措施,以此推进体育改革的进程,促进大学体育教育的良好发展。
二、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体育教育重视不足
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中,主要以考核文化课程为主,体育往往在以升学为主要目的的情况下,不被学校和学生重视,这样的固化思维到了高校阶段也比较突出。部分高校没有对体育教学改革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必要的力量,单一地追求文化课成绩,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经常能看见学生在经历过紧张考试后,容易出现过度放松的情况,高校忽视了对学生健康问题的关注。
(二)体育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大多以运动技术水平为主要培训标准,而忽视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体育改革主要的执行人员为体育教师,部分体育教师个人运动技术水平虽然很有优势,但是在教育方式和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好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学习效率。部分教师的观念没有得到及时转变,认为高校体育与其他学习阶段一样,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是边缘化的学科,教学上重形式而轻视了实质,因此大多数上体育课的学生认为只需要排列站队,小跑两圈,做做准备运动就行了,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三)体育教学的目标性不强
高校体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文化课以外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部分高校认为体育教育是一门帮助性学科,并不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忽视了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很多高校的体育课大部分时间是交给学生自由活动,而教师更多的是维护秩序,保证学生的安全,这是远远不够的,应重视体育教学的目的性,培养教师的能力,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体育教学场地设施不足
部分高校体育设施老化,体育器材陈旧,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缮,没有及时更换更新教育教学设备,导致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这一因素制约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除此之外,部分高校体育设施在不足的情况下,还保持对外开放,因此更加无法满足师生教学和锻炼的需求,教学设施不足是高校体育改革十分受限的主要原因。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改变高校观念,促进体育教育
高校应重视体育教育的改革,改变固有观念,加大资金的投入与体育场所的建设,定期为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为体育教育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与师资力量。在财力投入方面,在进行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合理考虑体育建设支出,应加大对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为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提高教师素质,提供人才支持
体育教师应该改变固有的观念,将体育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体育运动,利用好新的设施与条件进行体育教学,不应该将体育这门课程边缘化。高校不应该仅重视运动水平的训练,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对教师进行培训,从根本上加强对高校体育的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为体育教育提供人才方面的支持。
(三)关注教学目标,树立教学方向
高校应把握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充分认识体育建设的积极意义,重视体育学科,在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培训考核时,着重于体育教学目标进行考核,促进教师教学意识方面的加强。高校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在进行教学安排和教案编写方面,抓住体育教育的目标,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锻炼,以此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完善教学设备,增强物质支持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应该把握好体育教学的目的性和积极意义,加强对体育教育的改革,重视体育教育改革的物力支持。在物资保证方面,应该及时更新与改进陈旧的体育设备,定期对体育设施及场所进行维护,及时采购新的体育设备,扩大体育场所的建设,在满足教育与学生日常锻炼的需求前提下,对外开放部分体育场所,为教师教学和学生日常锻炼提供场所和设备支持。
结束语: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育素养,帮助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大学体育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课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还处于薄弱状态,体育教学改革已成为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孙娜.浅析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休闲,2019(07).
[2]马春光. 探索通识教育视域下的大学体育教学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 2018(08).
作者简介:张弓(1979.3-),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讲师;
王楠(1980.3-)沈阳师范大学教务处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