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站在刘禅的角度读《出师表》

2020-11-28 07:51但晓梅
文存阅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先帝出师表刘禅

但晓梅

摘要:《出师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之前。

关键词:君臣之间的失礼

提及刘禅,相信很多人是不屑的。很多人眼中的他昏庸黯弱,亲信宦官,远避贤能,胸无大志,苟且偷安,不懂得治理政事;不仅独享了“扶不起的阿斗”的称号,更为悲催的是,这个称号总被人们用来嘲讽那些庸碌无为不堪大用之人。其实,单从刘禅在位四十年,是三国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一点来说,刘禅应该是很有智慧的,称他为“昏君”颇失公允。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也曾给予刘禅极高的评价:“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出師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之前。其时刘禅只有20岁,继位四年。为了国内政局稳定,保证北伐顺利,诸葛亮呈上此表。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刘禅继承先帝遗志,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侫三条建议,并追忆往事,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情感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文天祥身陷囹圄,大义凛然曰:“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在《书愤》中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无不赞颂了诸葛亮的“忠”。

然而,《出师表》是写给刘禅的,如果站在刘禅的角度来解读,估计不但不会获得如此高的称颂,反而会私底下怪罪诸葛亮的“失礼”吧。

君臣之间的失礼。凡人都渴望得到尊重,何况皇帝。可以说,凭借着托孤和先帝高度的评价,诸葛亮之于刘禅,始终是占据着相当大的心理优势的。《出师表》的三条建议、十三次提及先帝,又让诸葛亮占据了人伦的、政治的、人情的、舆论的高地。表文的前半部分,刘禅不被尊重、诸葛亮有失分寸可谓严重。“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事无大小”“悉”等表述,不能不说是在打脸刘禅。政务、军事上的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先咨询臣子,然后才能施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是不是暗指刘禅是一个什么事都不明白、无法决策的皇帝?是不是说皇帝自己拿主意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必能”的说法是不是过于武断?这些话,无论是字面意思,还是言外之意,无不批评了刘禅的无能。大事也就罢了,小事也要咨询实施,而且是向指定的人,这让一国之君情何以堪?又让皇权的威仪何在?如果刘禅不遵照执行,是不是就违背先帝的“遗诏”了?是不是就没有“察纳雅言”?是不是就“内外异法”了?是不是就“亲小人远贤臣”了?我们不是讨论刘禅是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也不是否定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是想反思一下这种劝谏的打脸效应。

我们知道,蜀国自刘备、关羽、张飞相继离世后,诸葛亮是大权独揽,一言九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如果刘禅也想做一个揽权的皇帝,刘诸二人势必水火不容,蜀国的灭亡必定更早。刘禅或许是“难得糊涂”吧!诸葛亮事必躬亲,士兵要接受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他都要亲自过问。大事也就罢了,小事也是如此,一定是明智之举吗?

人们希望的,一定是没能做到的;所以说提出希望,也是一种间接地批评。比如说我们希望学生按时到校,一定是这个学生时常迟到。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又对刘禅提出了怎样的希望呢?“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如此看来,刘禅是一个在纳言、表达、自信、赏罚、自我决断等方面都有缺陷的皇帝。但联系诸葛亮对十八岁的刘禅的评价来说,刘禅登基一年后的表现与登基三年后的表现判若两人。作为“托孤”的首辅大臣,作为“相父”,诸葛亮应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吧?关于宠信宦官黄皓,刘禅对姜维讲了自己的看法:“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可见刘禅心里明镜似的;这又未尝不是一个年少皇帝对大权旁落的“叛逆”?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一句读来也是如鲠在喉。是不是暗示在位四年的刘禅对他的臣民毫无“殊遇”?是不是暗示大家伙如此卖力拼命,全是看着先帝的面子而已?又是不是暗示蜀汉的臣民忠于的只是先帝而非当朝的皇帝?即便事实如此,作为大臣,这样表述,恐不合适吧?

同僚之间的“无礼”。表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推荐的忠臣,点到了名字的有四人:侍中郭攸之、费祎,黄门侍郎董允,将军向宠;提及官职没有点出姓名的有三人: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样荐贤,会不会造成其他大臣的心理阴影呢?会不会褒奖了少数而挫伤了多数?原来在丞相的心目中,只有这七人是忠臣啊。诸葛亮虽贵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以这样的方式分类同僚,实为不妥。

作为丞相,辅政四年,诸葛亮平时对刘禅一定是有过类似的谏言和建议的。若刘禅是明君,表文中“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的嘱咐不能不说是在“画蛇添足”;若刘禅是昏君,《出师表》自然会与平时的进谏一样,不会收到什么效果。通过表文中不可谓不严厉的措辞上推断,《出师表》在提建议、表忠心的同时,更多的恐怕是一篇出征前为巩固后方根基而对皇帝的权利宣言吧。

猜你喜欢
先帝出师表刘禅
河南省中考真题
出师表
《出师表》节选
出师表(节选)
王洛勇朗读英文版《出师表》,网友:诸葛亮英语八级
《出师表》阅读题湖南邵阳市试题
《出师表》的思想格局及蜀汉政治背景探寻
刘禅北伐
刘禅北伐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阿斗”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