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先霖
摘要:为了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师”的相关规定,确保疫情时期网络授课的教学效果,积极探索适合美术课堂网上教学、引导小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新模式,更有效、更有序地开展线上美术教学活动,探索适合小学生美术线上作业创新的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线上美术作业;“无标准答案”;素材收集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大流行”使许多人的生活摁下了暂停键乃至停止键。身为普通人,我们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在这种情况下,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对抗疫的最大支持。具体到美术学科教学,老师和同学们都需要借助网络来进行教学与辅导,学习与美术作品相关的创作技法。美术创作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设计的重要环节。从美术作业中可以反映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同时还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帮助老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由此可见,充满智慧的作业设计是一节成功的美术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美术课堂教学的难点就是如何对学生的绘画进行正确的引导。绘画创作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一环,只有正确地进行少儿绘画辅导,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反之,辅导不当,就会抑制、妨碍学生的发展。
我们通过近两个月的线上教学得到了一些经验:学生能否创作出高质量的美术作业,有三个环节十分重要:一是素材的收集和运用,二是绘画技法的传授,三是作品的点评。我们教师在线上网络直播教学的课程必须紧密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并且不断地更新,添加新的内容和元素,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一、素材的收集和运用
学生完成美术作业之前需要进行素材的收集和整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积累素材的多少与艺术创造有着直接的关联。为了让学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首先得从作业材料的收集开始。为保证教学质量,每次上网课前几天,我们都会通过企业微信群发布信息,提前告知学生准备所需的学具,以及需要收集的相关素材。现在网络资讯发达,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量,而同学们都具备上网查找相关知识的能力和习惯,因此,我们建议学生通过百度、美术网、博物馆等素材库找资料。同时,老师也做好示范,根据教学内容事先收集相关素材,上课时进行展示,教会学生收集、甄别、选取恰当的材料,“授人以渔”。同时,这些优质的素材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拓展思维、激发创作激情。
例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主题,内容多,范围广,我们就引导学生以小见大,细心观察站在抗疫最前线的医护工作者,各行各业心无所畏惧、勇敢向前的逆行者,全面了解病毒的相關知识(比如病毒攻击人体的途径、全面阻断病毒侵害的方法等)。此外,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强大的祖国是我们抗疫胜利的有力保障,感知国家的力量。我们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描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主题的兴趣,让他们有感而发,充满对抗疫工作者的感激之情。
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各式各样,来源也各不相同。有观看影视获得的,有主动上网查找的,有在微信朋友圈获得的,有家人聊天提到的,有的是隔离期间在自己居住小区内的所见所闻。所有的画面汇集成同学们创作的激情,挥洒在画纸上,成就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自从线上授课以来,我们老师收集到的学生优秀作品很多,是平时的两倍以上。待疫情过去后,学校打算把这些优秀的学生作品以专题的形式推送出去。
二、绘画技法的传授
美术教育是全方位的,包括人文涵养、情感体验、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但是绘画技法的掌握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如果学生掌握了绘画技法,那么他的作业肯定不会差。美术课的最大特点是直观性,如果不加以示范,学生如何知道运笔的方法、动势、速度?如何体验墨的干湿浓淡以及水、墨、色在宣纸上的神奇效果?如果没有这样的示范,学生怎能感受美术的魅力?过去,美术老师面向黑板,背对着学生在讲台上面边讲边画,学生观察的视线被遮挡了没有?粉笔板画描绘的细节看清楚了没有?老师的讲解听懂了没有?心里没底啊!现在的网络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我经常会在上课之前录制小视频,把作画过程、步骤展示清楚,对于重要的环节还会配上解说,留足让学生观看的时间,当不能第一时间理解的时候,还可以点回看,让学生有效掌握绘画技法。
例如,在上“小桥,流水,森林”这节线上课程的时候,我用录制工具录制了一个微课小视频,先通过铅笔来打稿,告诉同学们作画思路和画稿的布局:哪些地方画主要的东西(主体部分),哪些地方画衬托的东西(背景),哪里应该留出空白,哪里将要加什么东西、原因是什么……再用笔细致地勾勒出桥梁的轮廓,表现出流水的质感,用茂盛的森林做背景,突出需要表达的前景。上色的时候,我采用大对比度方法,达到层次分明、虚实结合的效果,让整幅画面明亮艳丽。学生在上网课的时候能看到我的作画过程,听到我提示的重点和难点,了解作画的顺序与步骤,尝试利用这一作画的方法和步骤来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这样,学生就学会了绘画的技巧,能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三、作品的点评
教师采用好的作业点评方式对学生后续提交的作业质量有促进作用。自开展网络教学以来,学生一直保持着对美术课的浓厚兴趣,上课热情高涨,很少有缺课的现象。老师们每次下课前都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把作品通过微信提交。在微信里,老师对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评价,它可以是评分与等级,也可以是写文字评语,还可以把优秀的作品推送“上墙”。实际上,网络课堂的操作中还有许多方法可供选择。例如,老师上课时可以把同学们的作品调出来供大家欣赏;利用美图秀秀或者Photoshop把多人作品进行组合,拼接成一幅新作;可以把一幅作品现场进行增删、修改等等。评价不光是用语言表达,还可以是各种图片、视频、手势,头像甚至动画。
学生提交的作业经老师评阅之后,还可以拿回去再修改,再次提交给老师评阅,直到学生自己满意为止。英国教育家、社会学家史宾赛曾说:“对孩子的一次喝彩胜过百次训斥。”美术也是一个“无标准答案”的学科。因此,对于不同学生的作品也需要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以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评价基础较弱的学生时,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造型、构图、色彩方面来评价,让他们找到灵感和技巧方法,多鼓励赞扬好的、有创意和独特的方面;对于基础较强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继续发挥与众不同的想象力,多思考画面中的细节来丰富绘画作品。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提升学习的兴趣。美术作业没有标准答案,这就给教师和学生留下更多的空间,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评价手法,因材施教,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激发了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网络教学带来了美术作业评价的一些变革,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角度、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等。自从开始网络教学以来,我们科组的老师对评价学生的作品有了许多新的体会,比如它具有“及时性”,有的学生提交作业很快;批改作业还有“方便性”,老师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批改作业;“大众性”也是它的特点,被老师推送上墙的好作品,全年级的同学都可以来“围观”和学习,发表评论,增长见识,提高艺术修养。
要灵活运用线上教学方式,让精彩的作品层出不穷,关键在于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和绘画创作,去感受创作的乐趣,使他们不再感到美术作业是无味的,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美术课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孩子画得很好、很像,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画家,而是要让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将美的情感倾注在作品中。让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美术学习和创作的乐趣,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