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金
初中数学知识点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并不深奥,大部分是在他们的认知能力接受范围内的.但是学生在运用知识点的时候却经常发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反复难改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与知识点掌握积累水平的基础上,探析造成易错知识点的原因,由此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进行预防与纠正.
一、初中数学易错题形成的主要因素
1.新旧知识点区分不明晰.学生在进行新的知识点学习及运用时,是在原有的知识认知水平上进行的,所以会受到原有经验知识的影响.当新的知识与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较高的相似度时,若不能恰当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原有的概念便会对新学的知识点产生干扰,这也就是心理学中所指的前摄抑制现象.其中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别的数学知识点,往往造成影响最大.
例如,七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时,受到之前所学的积的乘方法则(ab)2=a2b2的影响,易形成错误的用法(a+b)2=a2+b2,从而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产生干扰.
2.知识点概念掌握不精准.数学的知识点概念是学生进行解题的前提,在数学的各种题型中,充分理解掌握知识点都是正确解题的“敲门砖”,其次才是正确运用知识点.但是数学概念大多有很强的抽象性,同时又要求保证其准确性.概念的抽象性导致学生知识点的把握不精准,这样一来导致学生概念理解不透彻,无法正确运用知识点,从而导致正确率的下降.
3.题目分析理解不充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解题时,对于题目所罗列的一系列条件,分析理解不够充分,也会增加题目的错误率.学生对于题目的分析理解不充分,往往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只能注意到题干中的明显信息,而无法深层次发掘题干中所隐藏的潜在信息;二是对于当题目包含多方面的信息,综合性强时,无法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无法领悟题干的本质,对题目的解读不够.这两方面造成学生即使理解所学的知识点,也无法很好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点运用到解题的过程中.
二、针对初中数学易错题采取的教学策略
1.知识点教学时提前干预.针对原有知识点对新学概念的干扰作用,以及概念中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充分准备课堂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应当着重对这些方面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原有的知识经验虽然会对新接触的概念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充分运用原有知识也能帮助新学概念體系的搭建.
例如,在进行等腰三角形的知识点教学时,它与等边三角形有着区别与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能巩固原有的等边三角形的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2.利用范例加深印象.不同的知识点,因易错原因的不同,学生在应用时会出现不同的错误.教师在进行不同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针对易错之处,应选取恰当典型的例题进行教学.利用示范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该知识点,提前消除或解决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疑惑.在获取正确答案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解题思路,发现易错点,理清解题步骤.利用范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教导学生形成一种严密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形成一种严密的逻辑思维.
3.错题整理的充分重视.虽然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这也是因为在失败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才逐步走向成功.数学的学习也正是如此,只有在错题中不断地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和完善解题思路,才能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学生不合理的学习习惯及对于错题整理的不够重视,很多学生往往是教师对错题进行讲解之后,便将错题抛在脑后,这对数学学习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同时,错题整理并不是简单地将正确答案进行誊抄,而是分析整理错题及其隐藏的知识和思维漏洞.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错题整理,教导学生通过错题完善知识点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严密性.
数学中的易错题现象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结合易错题的多方面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可以减少易错题的发生,但是无法将其彻底根除.同时易错题的发生并不是代表着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好坏,它只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不断尝试.教师应该将易错题视为一种教育资源,通过合理引导,来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和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