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芳
摘 要:建筑行业发展中,生态建筑设计观念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我国生态建筑理论和实践发展时间较短,且正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建筑设计人员应深入研究生态建筑理论,依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就地取材,广泛应用生态建材,以此建立生态建筑观。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整体生态建筑观;就地取材
1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中,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建筑设计中也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由此产生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理念中也得以全面深化,其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打造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空间。
2 生态建筑观概述
生态建筑观是将建筑视为完整的生态系统,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主要由人、建筑、植物和能源共同组成有机整体。采取有效措施组织系统内部的生物及非生物因素,能够促进物质及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中的合理循环及转换,从而营造更加高效率、低污染和有利于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现阶段,我国建筑事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学中融入生态学是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效方式,一方面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生态建筑观能够加强建筑设计中资源应用的合理性,构建基于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3 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观的意义
3.1 充分满足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
目前,我國建筑发展中,需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质量对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城市建设中,建筑设计和建设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建筑单位需采取有效措施为人们创造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打造和谐和舒适的居住空间。
3.2 有利于节约能源及资源
目前,我国应用于建筑中的资源较多,社会发展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规划人员在土地规划过程中更加重视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加大建筑面积的使用率,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大范围使用自然建筑材料及本土建筑材料。
3.3 充分满足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我国经济、文化和科技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得以显著提升,对建筑环境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舒适度要求、美观性要求、安全健康的要求等。生态建筑可有效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居民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废物的回收再利用。人们在自然舒适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亲近大自然,也可增大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率,为居民打造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
4 生态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壮大,生态建筑设计观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我国建筑生态理论的发展和研究起步比较晚,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建筑理论还处在初级阶段。对此,建筑设计人员要对生态建筑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各地在资源、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做到自然资源的因地制宜,生态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利用。在建筑设计中有效融入生态化建筑技术,实现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广泛应用。
4.1 生态建筑设计布局中的应用
如在生态建筑布局过程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理论,应全方位考量建筑的自然环境,基于宏观角度开展建筑设计,提高住户的满意度,丰富住户的体验。另外,建筑空间布局设计也会受到建筑局部微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建筑空间布局中,若无法保障布局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则会使建筑局部出现较为显著的热岛问题。热岛现象会对城市建设和市民的居住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全方位考量地区的气候特征、常年风向和日照时间等。
在居住区布局设计中,还需科学规划设计建筑的高度和密度,以营造和谐的居住空间,提高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协调性。居住空间布局过程中,为全方位满足居住人员对城市景观观赏和社交活动的基本要求,设计人员一方面要科学应用居住区的自然景观,另一方面也需科学应用多种要素优化室外空间设计,以此全方位满足居民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4.2 生态建筑通风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建筑设计中,通风设计在建筑生态性能评价中尤为关键,建筑室内与室外的通风条件直接关系到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节效果。如居民的居住环境通风条件不佳,也会增加空调的使用时长,加大电能消耗。因此,基于生态建筑理论,务必高度重视生态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设计,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风向及居住者对居住空间和居住环境的要求,完善建筑室内外通风设计。如夏季室内湿度较大,这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空气流通,从而全方位满足住户的通风及换气需求,确保厅、室等空间具有良好的环境。冬季相对干燥寒冷,则可采取有效的设计措施科学调节室内外通风换气的方式,切实加强门窗的气密性。
再者,合理利用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措施,完善建筑内环境的通风及自我调节能力,以有效减轻由于气候因素对室内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切实优化建筑空间的生态通风性能。也就是说,在建筑通风设计中,设计人员不仅需全方位考量门窗结构及尺寸等因素,还要将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有机结合,以全方位满足住户的基本需求,降低建筑能耗,为建筑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3 生态建筑设计材料中的应用
生态建筑设计中,合理选择并应用建筑材料对建筑的稳定性、耐久性和生态性均会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在多种建筑材料中,合理应用外墙保温结构(如图1所示)是极为关键的一种生态建筑节能技术。该技术一方面可有效调节建筑的温度,另一方面也可降低电能的消耗,以此达到建筑节能的总体目标。但是基于环保材料应用现状不难看出,在选择外墙保温结构的过程中,要科学选择保温材料,同时也应结合建筑材料的类型和结构形式,合理划分其类别,科学布置建筑物的区域。
生态建筑设计中选择保温材料时,一方面要保证材料自身具有较为理想的保温效果,另一方面也应具备调节室内温度,降低能源消耗,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的作用。再者,设计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建筑房屋的防水性能,增强保温层结构的稳定性,以便于合理应用太阳能和采集雨水,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打造滿足生态环境建设要求的绿色建筑。
4.4 生态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建筑理论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将节能设计作为重点,在该项目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新能源技术。当前,太阳能发电技术和地热能技术均广泛应用在生态建筑当中。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诸多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产品自身的节能性优势更为明显,故而设计过程中的选择空间有所加大。如在太阳能发电技术及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在建筑屋顶及外墙面等处设置太阳能采集和存储装置,以此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供住户使用。此外,分布式电源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如图2),用户剩余的电能可直接输入电网,实现用电补偿。上述新技术可以显著推动生态建筑的健康发展,并且也为建筑全生命周期背景下空间的可持续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5 生态建筑植物景观设计的应用
生态建筑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植物景观设计占据着极为关键的位置。除传统小区绿化设计以外,植物景观也可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手段与建筑结构有机结合,全方位展现其在微环境调节和美化欣赏等方面的价值。现如今较为常见的植物景观设计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微植物景观嵌入建筑内外交互空间当中、屋顶植物景观的优化设计以及外墙植物景观设计。
微植物景观嵌入设计主要在阳台上设计植物景观,从而提升空间的审美价值和观赏性。屋顶植物景观设计中,在屋顶设置大面积植物景观一方面可改善小区绿化效果,另一方面也可吸收雨水,降低屋顶渗漏的可能性。外墙植物景观设计中选择攀爬类植物可使建筑外墙被植物覆盖,从而在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改善周边环境,提高周边的空气质量。所以生态建筑设计中,务必全方位重视景观设计的方法,科学应用景观设计手段,根据建筑实际选择植物景观设计的总体方案。
5 结束语
生态建筑是现阶段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发展趋势,建筑设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全方位了解生态学中的基础性概念,如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利用生态学中的理论和方法,明确影响设计过程、设计决策和建筑系统的主要内容。如今,很多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并未深入研究地球生态系统和其功能。为此,就需要加大该方面研究力度,在建筑设计期间,合理应用生态建筑学理念,以此加快环保型城市的前行。
参考文献:
[1] 王祺.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应用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6).
[2] 马传君.试论当前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观[J].中华建设,2019(7).
[3]葛剑敏.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11).
[4]孙露.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8(17).
[5] 王朝.试析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