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医药院校西方文化课程思政途径初探

2020-11-28 07:25阎彦
时代人物 2020年24期
关键词:西方文化英美文学课程思政

阎彦

摘要:新的国际形势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除培养其专业能力之外,特别要加强对外语人才的思政教育。西方文化类课程,是外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教学中,教师从教学内容入手,深挖思政元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从教学到实践,将思政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赢。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学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关键词:西方文化;英美文学;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湖南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英美文学课程‘以阅读促思政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1. 从教学内容到实施环节,全方位育人

1.1挖掘教学内容:价值引领,因“材”施教

为了让课程思政顺应国情和国际形势,帮助学生更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感,同时又能将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使思政取得更深入学生之心的效果,教师们从教学内容入手,梳理、分类、提炼出时事、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素质情怀等不同类别,结合学生的特点,融入思政内容。主要归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结合时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涌现出了很多备受争议的事件。如一度在网路沸沸扬扬的“日月同天”与“武汉加油”事件。当学习美国《独立宣言》时,其语言风格为“语言平实”,目的是为了便于被各国各个阶层的人广泛理解。联系“武汉加油”事件,学生恍然:平实的口号不是因为缺乏文化内涵,而是走“群众路线”,让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理解、认同、受到鼓舞。经过这样的思政教学,结合时事,加深了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

在疫情中,如何看待生命,理解死亡,英国诗人济慈的《夜莺颂》,给了我们以诠释。课堂中老师展示了武汉重病老人看夕阳的那张照片,顿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共鸣。不但理解了诗歌的含义,更产生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疫情之下,生死之间,生命才是第一位,不分国籍。

第二,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学艺术总是相通的。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有着相异之处,也不乏相似之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英美与中国文化的对比,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自豪,增强文化自信。

又如美国大批作家用“美国梦”作为作品主题进行创作。结合美国文学史及文学作品分析,学生清楚了解美国梦的来源、发展以及为何破灭的社会根源。对比中国梦,从梦的内涵、提出的背景、两者的本质区别来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含义,从而坚定中国梦必将实现的信心,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怀。

第三,取其精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鼓舞人。通过对英美文学中优秀作品的理解与赏析,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如雪莱、拜伦的诗,无不体现出他们的革命情怀;华兹华斯、爱默生等人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物质主义的厌恶;狄更斯的小说,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与冷酷;朗费罗写下“活在当下,每日进步”的激励人心的诗句......在教学中,教师将文学作品与学生的现状相结合,能有效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鼓励其努力奋进。

1.2 教学实施:多层面、全过程育人

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实施采用“线上+线下、课堂+实践、学习+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面切入,贯穿教学全过程。

第一,线上+线下。线上资源是线下资源的有力补充。线下教学之后,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与教师进行线上沟通与反馈。这种模式有力保证了课程思政的形式灵活,素材典型,反馈及时,教学效果长效。

第二,课堂+实践。课堂之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加强思政教育的深度与长效性。配合课程,教师组织了英美文学经典读书会,在读书会中,学生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悟与困惑。通过这些活动,教师能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对其思想进行引导。

第三,学习+创新。根据本专业为中医院校英语专业的特点,教师组织学生成立了英语公众号,旨在用英语传播中医药文化。公众号迄今已推送文章近百篇,几乎都是学生原创或翻译。新冠疫情期间,更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推送了大量中英双语文章,内容包括中医抗疫知识、中国抗疫故事、预防新冠肺炎知识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对中医的热爱,增强其对中国文化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并且,以本公众号为依托,申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已获得省级立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开展与学习相关的研究,学习与创新紧密结合。

2.教学效果与特色和亮点

以英美文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为例,注重学生的思想引导,使其既能领悟到西方文化的精髓,又不会被某些资本主义思想腐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本课程立足中西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文学作品既是课程的内容,也是思政教育的助力。将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完美结合,线上+线下、课堂+实践、学习+创新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思政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接受与好评。

高校文科类学生特别是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中都不可避免接触西方文化。随着网络的发达,大学生也越来越容易接收到西方的资讯。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其具备应有的辨别能力,同时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变得尤为重要。将外语课程内容与思政紧密结合,将专业学习内容变成思政教育的载体,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与可推广性。

参考文献

[1]符燕津.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02)

[2]唐洁.大学英语分级体系中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20(10)

猜你喜欢
西方文化英美文学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探究提升高中学术历史课堂有效路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探析
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和多元化的出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