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中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及其工作机制的构建

2020-11-28 07:25贾宛航
时代人物 2020年23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工作机制文化自信

摘要:基于西方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产生的重要影响,本文对文化育人中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及其工作机制的构建,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具有良好思想价值观念的优秀人才。关键词:文化育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机制

作者简介:贾宛航(1988-),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南阳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关乎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党还是国家对此都非常关注。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必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文化方面,大学生更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所以,必须重视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为我国主会经济发展建设,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现代化优秀人才。

一、文化自信的相关概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高校招生数量逐渐增多,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显著提高了全民综合素质,促进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支柱力量,也是我国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基于大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发展变化情况,也充分反映出了整个社会最前沿文化的发展情况,对推动前沿文化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文化文育,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继承和推陈出新中华文化的重要环节,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的兴起,西方思潮进入我国,对我国社会前沿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腐蚀了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其丧失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

但目前,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都发生的了一定的偏离,文化自信发展遇到了瓶颈。很多大学生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盲目追西方所谓的民主思想,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产生了质疑。由于这种错误的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为严重地影响,进而也影响了大学生的行为,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建设是极为不利的,甚至也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的发展进程造成严重地阻碍。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培养,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加强文化教育,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做好思想保障,也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更多优秀人才[1]

二、文化育人中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意义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就针对高校教育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通过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推动我国精神文化进一步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重要依托,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形成强大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个民族才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进步。由此可见,文化自信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民族自信,同是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和表达,是中国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风雨而不倒的重要根基。

三、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西方普世思潮的挑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间的交往也变得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普世价值理论逐渐传入到我国,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西方普世价值理论的扩散。该理论主要受到美化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思想价值观念,主要强调民主和博爱,同时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思想。

大学生虽然对世界及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偏差,进而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受到西方普世价值影响的大学生会对共产主义及其能否获得成功产生怀疑,同时对我国现行政治和经济制度产生不信任感,盲目推崇西方所谓的民主政权。特别是当前我国的社會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促进大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进而导致大学生丧失文化自信[2]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保证我国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是影响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审美品趣等各个方面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学生丧失文化自信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怀疑。因此,无法是为了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还是为了强化大学生文化及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我国精神文化建设进程,都要求必须加强中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在文化育人过程中,有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增加对中华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帮助大学生树立并坚定文化自信心。

(三)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建设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文化教育推动我国社会文化事业大发展的关键境,更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继承者,可以说,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为全民族文化的发展建设创造活力,就离不开离大学生的参与和支持。同时,对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包括民族气节、民族品质等等,大学生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基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道德思想价值观念,是促进大学生养成优良品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成长为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关键。在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下,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已刻不容缓,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事业的重要任务。

(四)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现实需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信息实现了实时传播,同时也成为现代人们交往的重要手段。网络的发展,既对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西方腐朽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西方腐朽思想的冲击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腐蚀,导致大学生逐渐丧失了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使其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形成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而在人生道路上做出错误的选择,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高校必须积极实施文化育人教学策略,重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积极创设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为中华文化发展建设培养优秀英才。

四、文化育人中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及其工作机制的构建

(一)提升大学生文化鉴赏能力

基于文化育人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是必不少的。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鉴赏能力,才能够真正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意识到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对中华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效增强民族凝聚力。要提升大学生的文化鉴赏力能,高校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拓展阅读视野,通过阅读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增强大学生对于文化的鉴赏和理解能力,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去伪存真的能力,提高其对重点的发现和筛选能力,真正发现文化的深刻内涵[3]

除此之外,高校也要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运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切实感受体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加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情感体验,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华文华,从而有效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完善文化素养教育的品性

高校文化素养教育品性,也是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有效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首先高校必须加强文化素养教育建设,完善文化素养教育品性。高校要有效完善文化素养教育品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必须加强文化素养教育宣传,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意识,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文化育人机制。

在文化素养教育过程中,必须对导向指标进行系统,以培养大学生能力,提高大学生素质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要实施多元化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高校要重视实践教育的作用,加强实践教育建设。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文化活动建设,对大学生中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培养。

必须明确文化素养教育的目标,针对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要建立多元化的、完善的评价体系,运用多元素评价指导文化素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实施有效培养,从而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得到显著增强[4]

(三)变革和创新教学考核方式

传统教育考核方式主要是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分数也成为唯一的考核指标。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和片面,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地阻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不仅要求人才要具有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同时还要求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基于这一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对高校教学考核方式进行变革创新,创新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由单一的智育转变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考核方面,要重视考核方法、考核内容和目标以及考核指标的多元素,从而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活动,有效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对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增强教师的文化素养培育

在高校教育中,教师的文化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文化素养教育质量。因此,要有效加强高校文化素养教育建设,提高文化素养教育水平,进而通过文化育人策略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实施有效培养,就必须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水平。加强对高校教师文化素养的有效培养,也是高校建设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机制的重点内容之一。

要有效增强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培育效率,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水平,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教师应对中华传统优秀文素的思想道德精华精髓进行自觉汲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取向、准则、基本内涵以及时代价值等等,进行深入地挖掘和研究,从而不断夯实自身的思想道德基础。

除此之外,高校还要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议,全面提高教师队例的文化素养水平,着力构建对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体系,通过多渠道、多層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有效提升高校教师在文化素养方面的教学能力,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培养教师文化素养的过程中,注意,应遴选出一批具有较好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基础的教师,对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从而有效增强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使其成为学科带头人,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5]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接班人,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是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必须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工作机制,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文献参考

[1]霍仙丽.浅谈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与养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6):61-63.

[2]张锅红.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共生的路径研究[J].高教探索,2020(08):101-105.

[3]刘钰涵,刘茂平.高校美育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65-67.

[4]武艳萍.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及培育路径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35(04):12-15.

[5]滕苏苏.微媒体视阈下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探索与反思[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4):100-104.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工作机制文化自信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技术文化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